中国矿业大学教1南楼设计(附件)
高校教学楼做为一个公共空间,能够承载非常多内容,其中包括教学功能、交流功能、休憩功能等。最为一个完善的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也要彰显“教学”理念。高校教学楼设计核心就是内容,也就是赋予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让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个专门行动的地方,而是能够开展更多集中化功能。例如开展联合办公形式,该中设计模式斌能够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范围,同时也能够实现知识分享,从而完成各项学习目标。师生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共享知识、技能、信息、想法,这样能够不但拓展高校教学楼的公共功能,提高更好教育服务。关键词 教学楼,框架结构,基础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 工程概况与基本的原始资料 1
1.1.1 气象资料 1
1.1.2 水文地质资料 1
1.2 荷载资料 2
1.3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4 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2
2 结构的选型与结构的布置 3
2.1 结构方案的选择 3
2.2 结构布置 3
2.3 梁柱截面 尺寸确定 4
2.4 材料强度确定 4
3 荷载计算 5
3.1 屋面横梁竖向线荷载 5
3.1.1 永久荷载 5
3.1.2 活荷载 6
3.2 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 6
3.2.1 永久荷载 6
3.2.2 活荷载 6
3.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3.1 永久荷载 7
3.3.2 活荷载 7
3.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4.1 永久荷载 7
3.4.2 活载 8
3.5 风荷载 9
3.6 地震作用 9
3.6.1 总重力的计算 9
3.6.2 地震作用计算 11
3.6.3 框架自振周期计算 12
3.6.4 地震作用计算 12
3.6.5 计算多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层间弹性位移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框架内力计算 13
4.1 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13
4.1.1 弯矩分配系数 13
4.1.2 杆件固定端弯矩 15
4.1.3 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16
4.1.4 内力计算 17
4.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1
4.2.1梁固端弯矩 21
4.2.2 纵梁偏心引起的柱端附加弯矩 22
4.2.3 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22
4.2.4 内力计算 22
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
4.3.1 水平风载作用下框架层间剪力 41
4.4 地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44
4.4.1 0.5(雪+活) 44
4.4.2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51
5 框架内力组合 54
5.1 荷载组合 54
5.1.1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一般荷载组合) 54
5.1.2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54
5.2 截面控制及最不利内力 54
5.3 弯矩调幅 54
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70
6.1 框架梁截面设计 70
6.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0
6.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2
6.2 框架柱截面设计 72
7 楼梯结构的计算设计 89
7.1 梯段板计算 89
7.1.1 楼梯板荷载计算 89
7.1.2 楼梯板内力计算 89
7.1.3 楼梯板配筋计算 89
7.2 休息平台计算 90
7.3 梯段梁计算 91
7.3.2 楼梯梁内力荷载 91
7.3.3 楼梯梁配筋计算 91
8 现浇楼面板设计 91
8.1 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92
8.1.1 C区格 92
8.1.2 D区格 93
9 基础设计 95
9.1 设计资料 95
9.2 边柱基础 95
9.3 基底尺寸的确定 95
9.4 地震验算 96
9.5 基底结构设计 97
9.5.1荷载设计值 97
9.5.2 A柱 97
9.5.3 (BC)柱基 98
10 电算 99
10.1 工程概述 99
10.2 设计依据 100
10.1.1 设计规范和标准 100
10.3 设计条件 101
10.3.1 设计安全等级 101
10.3.2 结构计算参数 101
10.3.3 荷载取值 102
10.3.4 风荷载 105
10.3.5 雪荷载 106
10.3.6温度荷载 106
10.4 上部结构计算书 107
10.4.1 计算软件输出文本 107
10.4.2 结构层指标曲线 130
结 论 148
致 谢 149
参 考 文 献 150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工程概况与基本的原始资料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 工程概况与基本的原始资料 1
1.1.1 气象资料 1
1.1.2 水文地质资料 1
1.2 荷载资料 2
1.3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4 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2
2 结构的选型与结构的布置 3
2.1 结构方案的选择 3
2.2 结构布置 3
2.3 梁柱截面 尺寸确定 4
2.4 材料强度确定 4
3 荷载计算 5
3.1 屋面横梁竖向线荷载 5
3.1.1 永久荷载 5
3.1.2 活荷载 6
3.2 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 6
3.2.1 永久荷载 6
3.2.2 活荷载 6
3.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3.1 永久荷载 7
3.3.2 活荷载 7
3.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4.1 永久荷载 7
3.4.2 活载 8
3.5 风荷载 9
3.6 地震作用 9
3.6.1 总重力的计算 9
3.6.2 地震作用计算 11
3.6.3 框架自振周期计算 12
3.6.4 地震作用计算 12
3.6.5 计算多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层间弹性位移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框架内力计算 13
4.1 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13
4.1.1 弯矩分配系数 13
4.1.2 杆件固定端弯矩 15
4.1.3 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16
4.1.4 内力计算 17
4.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1
4.2.1梁固端弯矩 21
4.2.2 纵梁偏心引起的柱端附加弯矩 22
4.2.3 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22
4.2.4 内力计算 22
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
4.3.1 水平风载作用下框架层间剪力 41
4.4 地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44
4.4.1 0.5(雪+活) 44
4.4.2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51
5 框架内力组合 54
5.1 荷载组合 54
5.1.1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一般荷载组合) 54
5.1.2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54
5.2 截面控制及最不利内力 54
5.3 弯矩调幅 54
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70
6.1 框架梁截面设计 70
6.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0
6.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2
6.2 框架柱截面设计 72
7 楼梯结构的计算设计 89
7.1 梯段板计算 89
7.1.1 楼梯板荷载计算 89
7.1.2 楼梯板内力计算 89
7.1.3 楼梯板配筋计算 89
7.2 休息平台计算 90
7.3 梯段梁计算 91
7.3.2 楼梯梁内力荷载 91
7.3.3 楼梯梁配筋计算 91
8 现浇楼面板设计 91
8.1 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92
8.1.1 C区格 92
8.1.2 D区格 93
9 基础设计 95
9.1 设计资料 95
9.2 边柱基础 95
9.3 基底尺寸的确定 95
9.4 地震验算 96
9.5 基底结构设计 97
9.5.1荷载设计值 97
9.5.2 A柱 97
9.5.3 (BC)柱基 98
10 电算 99
10.1 工程概述 99
10.2 设计依据 100
10.1.1 设计规范和标准 100
10.3 设计条件 101
10.3.1 设计安全等级 101
10.3.2 结构计算参数 101
10.3.3 荷载取值 102
10.3.4 风荷载 105
10.3.5 雪荷载 106
10.3.6温度荷载 106
10.4 上部结构计算书 107
10.4.1 计算软件输出文本 107
10.4.2 结构层指标曲线 130
结 论 148
致 谢 149
参 考 文 献 150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工程概况与基本的原始资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