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商业办公楼抗震设计【字数:47315】
2 中英文各一份(不少于300字); 2 中英文各一份(不少于300字); 3 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 4 建筑图、结构体系主要施工图一套(设计说明、基础、梁板、柱、屋盖、特征节点施工图等)。 5 外文资料翻译一份(不少于5000英文单词)。三、完成日期及进度2016年02月22日至2016年05月29日,共14周。进度安排 1.调研,收集并消化资料,开题报告。 1.5周 2.建筑方案设计及建筑施工图绘制 2 周 3.结构设计与计算 4 周 4. 结构施工图绘制 2.5周 5.检查、修改 2.5周 6.总结、校对 1.0周 7.答辩 0.5周四、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出版年月等):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5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6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2002) 7 《轻型钢结构设计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8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9 《钢结构设计》 郑廷银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10 《钢结构基本原理》 董军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1 《钢结构—钢结构基础》 陈绍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2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13) 14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82-91) 15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2011) 16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6年 1 月 13 日 学院(系)领导 ??/???(签字) 2016年 1 月 13 日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12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主要进行的是结构设计部分。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图等等。然后把这些结构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再把各个情况下的荷载传递到基础。由于本设计为框架支撑结构,支撑的设计特别重要,支撑与梁,柱的连接等设计。结构设计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 结构方案阶段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物的层数,作用等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次的建筑采用钢框架-中心支撑的结构形式。二 结构计算阶段包括了荷载,内力和各构件的计算。在计算中,额外计算框架与支撑协同工作的情况。三 施工图的设计阶段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结合设计规范来确定结构构件的布置,连接和构建的构造措施。关键词钢框架;中心支撑;抗震设计;内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 建筑设计 1
1.1 工程背景1
1.1.1设计资料1
1.1.2 构件材料1
1.2 工程特点1
1.3 建筑布置2
1.4楼盖结构2
1.5基础类别2
第二章 结构计算4
2.1 结构布置4
2.1.1 平面布置4
2.1.2 竖向布置4
2.2 结构内力计算7
2.2.1 梁柱截面初步确定7
2.2.2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8
2.2.3 荷载计算9
2.3 框架及支撑结构内力计算15
2.3.1 梁的线刚度计算15
2.3.2 柱的线刚度计算15
2.3.3 计算钢架的刚度特征值19
2.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和内力计算20
2.4.1 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计算20
2.4.2 框架及支撑协同工作下的内力计算22
2.4.3 第4轴框架内力计算24
2.4.4 第2轴框架内力计算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13) 14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82-91) 15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2011) 16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6年 1 月 13 日 学院(系)领导 ??/???(签字) 2016年 1 月 13 日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12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主要进行的是结构设计部分。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图等等。然后把这些结构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再把各个情况下的荷载传递到基础。由于本设计为框架支撑结构,支撑的设计特别重要,支撑与梁,柱的连接等设计。结构设计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 结构方案阶段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物的层数,作用等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次的建筑采用钢框架-中心支撑的结构形式。二 结构计算阶段包括了荷载,内力和各构件的计算。在计算中,额外计算框架与支撑协同工作的情况。三 施工图的设计阶段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结合设计规范来确定结构构件的布置,连接和构建的构造措施。关键词钢框架;中心支撑;抗震设计;内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 建筑设计 1
1.1 工程背景1
1.1.1设计资料1
1.1.2 构件材料1
1.2 工程特点1
1.3 建筑布置2
1.4楼盖结构2
1.5基础类别2
第二章 结构计算4
2.1 结构布置4
2.1.1 平面布置4
2.1.2 竖向布置4
2.2 结构内力计算7
2.2.1 梁柱截面初步确定7
2.2.2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8
2.2.3 荷载计算9
2.3 框架及支撑结构内力计算15
2.3.1 梁的线刚度计算15
2.3.2 柱的线刚度计算15
2.3.3 计算钢架的刚度特征值19
2.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和内力计算20
2.4.1 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计算20
2.4.2 框架及支撑协同工作下的内力计算22
2.4.3 第4轴框架内力计算24
2.4.4 第2轴框架内力计算3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