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某拆迁安置房bim全建模应用【字数:13286】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所选的课题是合肥市某拆迁房项目,设计内容包括对该项目进行全专业BIM模型的建立与碰撞检查优化。工程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通过熟悉图纸,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运用Revit软件完成对该项目的全专业BIM建模,接着使用品茗插件进行碰撞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对碰撞处进行优化工程设计,减少项目具体实施中的错误。通过全专业建模和碰撞检查来发现建模过程中的难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点,从而来体现BIM在设计阶段的价值性、BIM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行业背景 1
1.2选题缘由 1
1.3有关说明 2
第二章 BIM概述 3
2.1 BIM的优势 3
2.2 BIM的施工管理实施 4
2.3 国内BIM标准研究 4
第三章 模型的创建 5
3.1 Revit软件介绍 5
3.2前期准备工作 5
3.3结构专业 6
3.4建筑专业 10
3.5暖通专业 13
3.6电气专业 14
3.7给排水专业 16
第四章 碰撞检查 18
4.1 Navisworks软件介绍 18
4.2碰撞检测 18
4.3导出报告 20
第五章 深化设计 21
5.1管综优化目的 21
5.2管综优化原则 21
5.3深化设计方案 22
第六章 渲染漫游 24
6.1渲染软件介绍 24
6.2效果图及全景漫游 24
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第一章 绪论
1.1行业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全世界建筑行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词汇—BIM。不少建设企业了解到BIM的价值所在后将BIM应用于建设项目中,提高了建设的质量,减少了建设的成本,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了返工的次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这都归功于BIM技术 。BIM技术最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优点在于它的可视化功能,它可以使得许多含糊不清、扑朔迷离的信息用可视化的方法表达出来,将项目建设过程和各种相互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现出来。整个BIM模型既包括了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各项信息,能够将其的3D信息全方位地显现出来,还包含了整个工程的全部信息。项目施工期间,可以运用BIM技术从而很好地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安排,使得各个施工阶段能够准确、高效地相连接,避免浪费时间,拖延工期,提高成本。在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可以做到实时提供信息、分享信息与互通信息,使得项目更加立体可见。
BIM 是模型和信息的结合体,模型与信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BIM又贯穿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可以使得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参与单位基于统一的模型实现协同工作。至今,BIM的应用还未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人员也属于小众。施工阶段运用BIM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BIM技术在施工运用中较为成熟,效果显著;而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只是能够恰当地运用在某些点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更别说是后期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还有更多的未知点需要深入研究。但是行业人员已经认可BIM的价值所在,BIM的发展与推广将有远大的前途。
1.2选题缘由
运用了BIM技术,也就创建了BIM数据库,自然而然也就有了5D关联的数据库,这样工程量可以精准地计算出来,成本预算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效率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可以大幅度提升。BIM数据库的功能真的不容小觑,它可以快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项数据信息。BIM通过将三维功能、可视化功能与时间维度功能相结合,可以给用户带来施工模拟的体验。设计人员运用BIM进行虚拟施工,可以观察到各项问题,预先提出并修改,从而改善项目质量与节省成本。前期时候,运用BIM进行项目的碰撞检测,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对问题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事先减少错误的产生。在进行管道碰撞优化的同一时间,设计师可以对建筑进行优化净空,更深层次地改善项目,提高项目质量。由于本人在大三暑假接触过BIM建模,对建模饶有兴趣。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的错误、遗漏、协调差以及其他质量问题导致大量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超出工期,超出预算,而运用BIM技术,富含信息的三维数字模型可以改善设计交给施工的工程图纸文档的质量、完整性和协调性。通过将各专业自身或交叉进行碰撞检查,可以避免在具体施工时才后知后觉,发现错误并更改。所以选择通过全专业建模,碰撞检查及优化设计来深入地了解BIM技术的价值所在。
1.3有关说明
本次所选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拆迁房项目,该项目地处西园街道,在上品家苑的西方向,东面朝向东至路,北面是香樟雅苑这一小区,南面朝向西太湖路。项目使用的总面积为26034.85㎡,总共的建筑使用面积为92937㎡。其中包含住宅面积与商业面积,分别为66127㎡和4709㎡,当然还有20182㎡的地下面积。由于该项目体量较大,在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中很难完成对整个项目的具体研究,所以选取了Z#1楼作为本次毕设的研究对象。根据项目要求,该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场地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项目总体高度为78.6m,地上有二十六层,地下只有一层;工程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及洞口连梁抗震等级都设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功能为住宅。如图11
/
图11 合肥市蜀山区拆迁房项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行业背景 1
1.2选题缘由 1
1.3有关说明 2
第二章 BIM概述 3
2.1 BIM的优势 3
2.2 BIM的施工管理实施 4
2.3 国内BIM标准研究 4
第三章 模型的创建 5
3.1 Revit软件介绍 5
3.2前期准备工作 5
3.3结构专业 6
3.4建筑专业 10
3.5暖通专业 13
3.6电气专业 14
3.7给排水专业 16
第四章 碰撞检查 18
4.1 Navisworks软件介绍 18
4.2碰撞检测 18
4.3导出报告 20
第五章 深化设计 21
5.1管综优化目的 21
5.2管综优化原则 21
5.3深化设计方案 22
第六章 渲染漫游 24
6.1渲染软件介绍 24
6.2效果图及全景漫游 24
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第一章 绪论
1.1行业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全世界建筑行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词汇—BIM。不少建设企业了解到BIM的价值所在后将BIM应用于建设项目中,提高了建设的质量,减少了建设的成本,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了返工的次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这都归功于BIM技术 。BIM技术最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优点在于它的可视化功能,它可以使得许多含糊不清、扑朔迷离的信息用可视化的方法表达出来,将项目建设过程和各种相互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现出来。整个BIM模型既包括了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各项信息,能够将其的3D信息全方位地显现出来,还包含了整个工程的全部信息。项目施工期间,可以运用BIM技术从而很好地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安排,使得各个施工阶段能够准确、高效地相连接,避免浪费时间,拖延工期,提高成本。在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可以做到实时提供信息、分享信息与互通信息,使得项目更加立体可见。
BIM 是模型和信息的结合体,模型与信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BIM又贯穿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可以使得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参与单位基于统一的模型实现协同工作。至今,BIM的应用还未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人员也属于小众。施工阶段运用BIM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BIM技术在施工运用中较为成熟,效果显著;而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只是能够恰当地运用在某些点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更别说是后期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还有更多的未知点需要深入研究。但是行业人员已经认可BIM的价值所在,BIM的发展与推广将有远大的前途。
1.2选题缘由
运用了BIM技术,也就创建了BIM数据库,自然而然也就有了5D关联的数据库,这样工程量可以精准地计算出来,成本预算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效率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可以大幅度提升。BIM数据库的功能真的不容小觑,它可以快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项数据信息。BIM通过将三维功能、可视化功能与时间维度功能相结合,可以给用户带来施工模拟的体验。设计人员运用BIM进行虚拟施工,可以观察到各项问题,预先提出并修改,从而改善项目质量与节省成本。前期时候,运用BIM进行项目的碰撞检测,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对问题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事先减少错误的产生。在进行管道碰撞优化的同一时间,设计师可以对建筑进行优化净空,更深层次地改善项目,提高项目质量。由于本人在大三暑假接触过BIM建模,对建模饶有兴趣。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的错误、遗漏、协调差以及其他质量问题导致大量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超出工期,超出预算,而运用BIM技术,富含信息的三维数字模型可以改善设计交给施工的工程图纸文档的质量、完整性和协调性。通过将各专业自身或交叉进行碰撞检查,可以避免在具体施工时才后知后觉,发现错误并更改。所以选择通过全专业建模,碰撞检查及优化设计来深入地了解BIM技术的价值所在。
1.3有关说明
本次所选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拆迁房项目,该项目地处西园街道,在上品家苑的西方向,东面朝向东至路,北面是香樟雅苑这一小区,南面朝向西太湖路。项目使用的总面积为26034.85㎡,总共的建筑使用面积为92937㎡。其中包含住宅面积与商业面积,分别为66127㎡和4709㎡,当然还有20182㎡的地下面积。由于该项目体量较大,在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中很难完成对整个项目的具体研究,所以选取了Z#1楼作为本次毕设的研究对象。根据项目要求,该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场地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项目总体高度为78.6m,地上有二十六层,地下只有一层;工程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及洞口连梁抗震等级都设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功能为住宅。如图11
/
图11 合肥市蜀山区拆迁房项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