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校区学生公寓楼设计(附件)

北京路校区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建筑层数为六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一座建筑的设计包含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大方面,首先简约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外形,是一座成功的建筑的外貌体现,一座楼的优雅或是庄重第一眼便能从建筑外观上看出来。其次是稳固经济的结构设计验算,除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十二字真言外,我设计的公寓楼当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抗震规范,防火规范等文献的要求加以完善在设计过程中,全面检验了我大学生使用AUTOCAD、PKPM、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建筑设计成果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等,结构设计成果包括打印版本的计算书,结构施工图等。关键词 宿舍楼,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计算书,结构施工图目 录
1 前言 1
2 建筑设计 1
2.1 工程概况 1
2.2 设计原始数据 2
2.3 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 2
3 结构设计说明 4
3.1 工程概况 4
3.2 结构选型 5
3.3 设计原始数据 5
3.4 设计主要依据 5
3.5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6
3.6 构件尺寸初步设定 6
3.7 荷载计算 6
3.8 施工材料 8
3.9 施工说明 8
4 柱、梁、板的截面尺寸 8
4.1 框架柱截面尺寸 8
4.2 框架梁截面尺寸 10
4.3 框架板尺寸设计 10
5 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11
5.1 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 11
5.2 荷载计算 12
6 内力计算 22
6.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2
6.2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31
6.3 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内力计算 39
6.4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45
7 内力组合 55
7.1 弯矩调幅 55
7.2 弯矩值不利组合 56
8 框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2 荷载计算 12
6 内力计算 22
6.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2
6.2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31
6.3 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内力计算 39
6.4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45
7 内力组合 55
7.1 弯矩调幅 55
7.2 弯矩值不利组合 56
8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6
8.1 基本理论 66
8.2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66
8.3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72
9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78
9.1 楼梯的基本概述 78
9.2 梯段板计算 78
9.3 休息平台板计算 79
9.4 平台梁计算 80
10 现浇楼面板设计 81
10.1 平面布置示意图 81
10.2 跨中弯矩最大值 81
10.3 支座弯矩最大值 82
10.4 区格计算 83
11 基础设计 85
11.1 基础设计资料及计算简图 85
11.2 荷载计算 86
11.3 计算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 87
11.4 基础结构设计 90
12 电算部分 94
结论 142
致谢 143
参考文献 144
1 前言
我的毕业设计为“北京路校区学生公寓楼设计”,学生公寓楼是在校学生每日必经之地,甚至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在宿舍度过,良好的住宿环境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个人的习惯培养以及为人处世社会交际等方面。当今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观念,由此打造一个安静、优雅又不失乐趣的学生宿舍楼是一个声名载道的学校不可或缺的。
本次毕业设计就我们转本班而言是第二次学术性的设计考验,需要我们联系建筑实体与所学的知识系统的完美的结合,考验我们在本科院校所学到的只是是否能够运用到实践中,要求我们将建筑、结构、设备等工程类知识综合地结合起来,来向院校展示我们2年以来的学习成果,检验我们基础知识把握的牢固程度。
一座建筑的设计包含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大方面,首先简约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外形,是一座成功的建筑的外貌体现,一座楼的优雅或是庄重第一眼便能从建筑外观上看出来。其次是稳固经济的结构设计验算,除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十二字真言外,我设计的公寓楼当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抗震规范,防火规范等文献的要求加以完善。校园是学生们除了家以外的第二个成长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学习社交、领悟人生的必要条件,而简单朴素的住宿环境更体现里一个学校对教育的支持。打造一个温馨浪漫又不失实用功能的学生宿舍能为学生们的学业锦上添花。简约朴素,优雅实用便是我建筑设计的主旨。
在设计过程中,全面检验了我大学生使用AUTOCAD、PKPM、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建筑设计成果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等,结构设计成果包括打印版本的计算书,结构施工图等。希望我的初次设计成果能都得到老师的肯定,有错误之处能够及时指出,我更是会积极纠正,将本次毕业设计完善。
2 建筑设计
2.1 工程概况
北京路校区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建筑层数为六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2类场地。建筑物层高3.6米,柱、梁、板均为现浇结构。
2.2 设计原始数据
选取粉土作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pa;
基本雪压 S0=0.35N/M2;
基本风压 W0=0.35N/M2。
活荷载标准值:公寓楼面活荷载为2.0kN/m2,走廊楼面、卫生间活荷载2.0N/m2,楼梯楼面活荷载为2.0kN/m2,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
2.3 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
长长的内廊、八人一间、上下铺、集中盥洗、免费或象征性的收费,这是学生居住实行公寓化以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的典型写照,80年代初恢复高考以后,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有限的教育资金不能跟上高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传统的学生宿舍存在着设计标准低、环境质量差、缺乏人性化设计、建筑形式单一等诸多缺点。我的建筑设计就是围绕解决这些问题来构思的。
1、公寓楼选址:
①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公共场所,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②安静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潜心学习和研究的保障,要注意避开临街的公路、娱乐场所等噪声和噪声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③公寓应在日照通风好、空气清新地段,忌在低洼潮湿地段建址。优良的公寓住宿条件意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并提高寓所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情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11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