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在村镇建筑中的发展对策研究(附件)【字数:6711】

我国村镇建筑目前采用的主流结构是砖混结构,存在着施工质量低,资源严重浪费、生产效率低、工期长、抗震能力较差的缺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但是装配式建筑则可以克服传统施工方式中施工周期长、效力低、工程质量低等缺点,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方式。所以,推行装配式建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城市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村镇的实践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我国村镇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机会,并给出了推动我国村镇装配式建设的建议建立村镇住宅产业化法令范例系统,加大乡村装配式建筑的宣扬力度,颁布乡村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使装配式建筑在村镇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目录
一、引言 1
(一)背景与发展意义 1
1.背景 1
2.发展意义 1
二、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村镇建筑中的发展现状 2
(一)国内村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2
(二)国外村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2
三、我国村镇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 3
(一)发展农村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势 3
(二)发展农村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机会 3
四、我国村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策 5
推进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的对策 5
五、结语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然而以往的建筑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人们渴望着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此时,装配式建筑理念传入了我国,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犹如注入了新的血液一般,使得我国建筑行业重新焕发了活力。国家十分重视装配式建筑,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基本定型。至此,我国建筑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在国家颁布的政策中,有两个意义重大的文献,它们是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一是《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推出后,全国开始了推进住房产业化的工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市场对住宅产业化的需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量较大,致使重数量而轻质量,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比较迟缓。直到“十二五”后期,质量才得到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呈现出迅猛的趋势。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在此文件中提到“预制房屋的比例达到30%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我国住宅产业化已达数千万户,但仅占全国建筑面积的1%2%。接下来,我国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达到15%,再过5年比重才能达到30%。因此,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做好所有预制建筑的工作。
(二)发展意义
2.1 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与传统建筑相比,预制建筑在造价阶段可以减少模板的使用,而且预制楼房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料也显著减少,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2 带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传统的建设方式耗时且浪费人力,工业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而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水平较高,机械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工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且装配式建筑的成长需要依靠技术创新,这也促使我国的技术逐步进步。
2.3 降低成本
采取预制楼房可一定程度上去除脚手架、模板的使用,而且构件的生产可以使用钢模板进行批量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减缓了劳动力成本制约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这也是预制房屋的造价相对低于传统房屋的主要因素。
二、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村镇建筑中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村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农村建筑中,最主要建筑形式是砖混结构。根据李少荣对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中68个行政村的农村房屋结构研究中,得出砖混结构是我国农村房屋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农村建筑60%以上为砖混结构,其中以烧结普通砖为主的建筑材料占95%[1]。村镇房屋的功能区划分极其不合理,大部分房屋为自建,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而且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房屋的质量在建设过程中难以保证。迄今为止,我国村镇预制建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预制建筑的规模尚小,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外村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在美国有着大面积、多样化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装配式住房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住房扶植与安全法》,同年一并颁布了严格的行业标准,并一直沿用至今,已有四十几年的发展经历。除品质外,美国更加重视美观、舒适和个性化的房屋组装。据美国产业住房协会统计,2001年美国预制房屋数目到达1000万套,占美国房屋总数的7%。在美国,大城市的住房主要是混凝土和钢制装配式住房,而在小城镇,主要材料是轻钢和木料。美国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社会化等程度都很高,已经达到接近完美的程度,这和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也体现出装配式建设的确是一条可行的、完善的道路。美国装配式零件的生产十分完善,客户可以经由产品目录采办各种自己想要的部件。这些零件结构性能较好,通用性较强,也十分容易自动化生产。
德国预制构件建筑首要采取层合板、混凝土和剪力墙布局系统,采取构件组装和混凝土布局,耐久性好。德国的建筑能耗是世界上下降最快的,其发展也非常全面。近年来,有人提出发展零能耗的被动建筑,从大型节能建设到被动建筑,德国都采取了预制房屋来实施,预制房屋与节能标准完全融合,使德国在预制构件的技术上领先于全世界。构成强大的预制产业链: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研发、施工、布局、水、暖、电等互助供给提供技术支持。施工企业与机械设备供应商紧密合作,促使机械设备、先进材料、物流等相互配合,挣脱了模块尺寸的限制。
三、我国村镇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
(一)发展农村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势
1.生产效率较高,显著地提高了农村住房建设的效率。预制楼房是由工厂用机械化装备建造预制构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安置。由于工厂可以在装配线上使用机械化设备生产预制构件,所以就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安置过程当中,只需对关键部位进行浇筑即可,这样就削减了现场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难度。由于施工工序少,所以受气候和季节约束少,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2]。
2. 装配式建筑有着严格规范的生产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村镇的住房质量。由于预制构件是在工厂里按照钢模板直接生产的,因此可以准确、严格地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砂石料粒径和配筋,因此预制构件的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而后,工厂采取自动化设备进行流水线生产,生产工艺较现浇工艺而言更加简单,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在预制构件生产中,可将抗震设防要求直接纳入建筑结构体系,提高农房的整体抗震水平,增强抵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3]。最后,由于生产规范化,预制构件尺寸的偏差小,从而保证了现场安装过程中的精准,最大限度地削减了现场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而确保了乡村房屋的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2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