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东大街以南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附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商业购物活动日益活跃,而城市的绝大数商业活动均依托城市主干道路景象,缺乏相当规模、配套齐全的商业街区。东大街及周遍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商贾聚集之地。东大街以南地块又临近淮安市综合性文化憩息公园——楚秀园,区域及自然环境有时非常突出。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淮安市东大街以南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上位规划和满足不同社会需求,极力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绿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关键词 历史文化商业街,生态绿色,以人为本
说 明 书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1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 3
第四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3
第五章 规划原则 4
第六章 规划构思 4
第七章 规划布局 5
第八章 市政管线规划 7
第九章 消防、环卫规划 7
第十章 开发策略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基本概况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淮河河谷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东大街以及其周遍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从古至今就是商人的聚集之地。如今的东大街已经重新修建为仿古商业街。同时东大街以南地块靠近淮安市楚秀园,环境优势非常突出。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第1节 规划范围与要求
规划地块处于淮安市楚秀园以北,淮海南路的东侧,东大街以南,由规划新建道路维合的区域内,规划用地总面积56410平方米。
建设规定
规划地块的规划用地总面积为56410平方米?
绿地率≥35%
建筑密度≤30%
容积率≤1
建筑高度≤24米?
第2节 现状用地条件
道路交通条件
① 外部道路
规划地块有2条主干路,分别为东侧的承德南路和西侧的淮海南路,交通便利。北侧是东大街商业街,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侧为环城东路。
② 内部道路
地块内现状道路为街区内道路,宽度约36米。
用地现状
地块内主要为历史建筑,内部有周信芳故居陈列馆、郎静山故居和都天庙传统建筑,同时还有淮安市第二中学和纪家楼小学。
第3节 建设条件分析
优势条件
自身优势——地块内部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可以重点保护整改。
环境优势——东大街以南地块靠近淮安市楚秀园,环境优势非常突出。
制约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地块内部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欠缺。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
1. 规划原则
1、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特色的居住环境和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2、充分保护现存故居与其周边建筑的现状风貌。
3、立足与地块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运用创新的理念把适用性和美观性良好结合起来。
4、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本规划的弹性和可行性。
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年修正);
4、《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5、《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建筑确定工作方案》(2016年);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
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第四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规划定位
满足于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的需要,营造出内部宜人的环境和古风古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规划目标
设计目标:将淮安市东大街以南地块规划建设成为人、绿、水、城交融的活力历史文化街区,塑造生态、人文兼具的历史文化新景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第五章 规划原则
1、把握实际,提出可行性的措施,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2、注重规划地块与周边地块及其区块内部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3、考虑人在室外活动的视觉和空间尺度,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4、考虑设置标志性的建筑与城市形象。?
第六章 规划构思
1、规划应该充分尊重现状,同时要在现有的路网和建筑布局基础上进行拓展。
2、本规划地块既有城市的居住区的特点,又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属性,通过对该规划区的规划设计,营造出宜人、舒适历史文化商业街形象。
第七章 规划布局
第1节 规划结构
东大街以南地块的规划结构为“一主轴偶,三次轴”。
一条主轴:东西部呼应的城市发展主轴线
三条次轴:娱乐休闲轴、空间景观视廊、历史文化轴。
主轴:淮海南路为城市发展的主轴线,体现现代化城市人文景观形象,并突出该地块作为城市出入口景观节点的作用。
娱乐休闲轴:实现规划地块南侧的东大街与规划内部的联通,确保两个地方人流的来往和疏散的畅通无阻。
空间景观视廊:规划地块右上角规划建设为地块的制高点,从该位置向西南方向的建筑层数逐渐降低,确保人们可以站在制高点观望到地块内部的核心景观区。
说 明 书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1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 3
第四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3
第五章 规划原则 4
第六章 规划构思 4
第七章 规划布局 5
第八章 市政管线规划 7
第九章 消防、环卫规划 7
第十章 开发策略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基本概况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淮河河谷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东大街以及其周遍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从古至今就是商人的聚集之地。如今的东大街已经重新修建为仿古商业街。同时东大街以南地块靠近淮安市楚秀园,环境优势非常突出。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第1节 规划范围与要求
规划地块处于淮安市楚秀园以北,淮海南路的东侧,东大街以南,由规划新建道路维合的区域内,规划用地总面积56410平方米。
建设规定
规划地块的规划用地总面积为56410平方米?
绿地率≥35%
建筑密度≤30%
容积率≤1
建筑高度≤24米?
第2节 现状用地条件
道路交通条件
① 外部道路
规划地块有2条主干路,分别为东侧的承德南路和西侧的淮海南路,交通便利。北侧是东大街商业街,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侧为环城东路。
② 内部道路
地块内现状道路为街区内道路,宽度约36米。
用地现状
地块内主要为历史建筑,内部有周信芳故居陈列馆、郎静山故居和都天庙传统建筑,同时还有淮安市第二中学和纪家楼小学。
第3节 建设条件分析
优势条件
自身优势——地块内部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可以重点保护整改。
环境优势——东大街以南地块靠近淮安市楚秀园,环境优势非常突出。
制约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地块内部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欠缺。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
1. 规划原则
1、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特色的居住环境和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2、充分保护现存故居与其周边建筑的现状风貌。
3、立足与地块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运用创新的理念把适用性和美观性良好结合起来。
4、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本规划的弹性和可行性。
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年修正);
4、《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5、《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建筑确定工作方案》(2016年);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
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第四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规划定位
满足于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的需要,营造出内部宜人的环境和古风古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规划目标
设计目标:将淮安市东大街以南地块规划建设成为人、绿、水、城交融的活力历史文化街区,塑造生态、人文兼具的历史文化新景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第五章 规划原则
1、把握实际,提出可行性的措施,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2、注重规划地块与周边地块及其区块内部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3、考虑人在室外活动的视觉和空间尺度,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4、考虑设置标志性的建筑与城市形象。?
第六章 规划构思
1、规划应该充分尊重现状,同时要在现有的路网和建筑布局基础上进行拓展。
2、本规划地块既有城市的居住区的特点,又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属性,通过对该规划区的规划设计,营造出宜人、舒适历史文化商业街形象。
第七章 规划布局
第1节 规划结构
东大街以南地块的规划结构为“一主轴偶,三次轴”。
一条主轴:东西部呼应的城市发展主轴线
三条次轴:娱乐休闲轴、空间景观视廊、历史文化轴。
主轴:淮海南路为城市发展的主轴线,体现现代化城市人文景观形象,并突出该地块作为城市出入口景观节点的作用。
娱乐休闲轴:实现规划地块南侧的东大街与规划内部的联通,确保两个地方人流的来往和疏散的畅通无阻。
空间景观视廊:规划地块右上角规划建设为地块的制高点,从该位置向西南方向的建筑层数逐渐降低,确保人们可以站在制高点观望到地块内部的核心景观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csgh/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