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辆碰撞损伤鉴定方法研究
事故车辆碰撞损伤鉴定方法研究[20191208101724]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会导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事故损失,就要对事故车辆进行准确的评估。我们都知道,要评估好一辆事故车,就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故车的碰撞受损情况。也就是说要确切地评估出汽车受损的严重程度。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理方案,安全合理地控制修理成本。我国的汽车碰撞损伤鉴定专业也迅速发展,行业内亟须高素质的相关从业人员。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现状做了分析,介绍了汽车碰撞事故以及损伤的类型,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分析更加了解汽车的碰撞损伤。在文中重点说明了如何进行车损鉴定,尤其是对车身的测量,最后通过案例来具体总结车辆事故碰撞损伤的鉴定。
关键字:汽车碰撞碰撞损伤车损鉴定
目 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内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1
1.2.2国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2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 2
2. 事故车辆碰撞损伤的概述3
2.1 车辆碰撞事故的类型和特点3
2.2 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4
2.3 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5
2.3.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5
2.3.2车架式车身的变形倾向6
2.4汽车碰撞损伤类型7
3. 车损鉴定10
3.1 鉴定工具及鉴定评估之前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10
3.1.1鉴定工具10
3.1.2鉴定评估前的注意事项10
3.2 检查的顺序10
3.3 区域1:一次损坏11
3.4 区域2:二次损坏11
3.4.1二次损伤机理11
3.4.2二次损伤的标志11
3.4.3二次损伤的测量12
3.5 区域3:机械损坏20
3.6 区域4:乘员舱21
3.7 区域5:外饰和漆面21
4. 案例分析23
4.1 案例一:车辆正面碰撞损伤鉴定23
4.2 案例二:车辆侧面碰撞损伤鉴定24
4.3 案例三:车辆尾部碰撞损伤鉴定25
5. 总结26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汽车作为一种改变这个世界的工具,从十九世纪末的诞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经过了一百余年。在这期间汽车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汽车的性能和结构也越来越完善。现在汽车已经成了很便捷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但是汽车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众多严肃的问题,像辐射、空气污染、噪声以及交通事故等。其中带给我们最严重的就是车辆碰撞交通事故,治理起来也最头痛,负面效应危害最大。
依据统计情况,在一些收入较低的国家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部分中等收入的国家占了约为1.5%,而在高收入国家大约占了2%。世界各个国家每年都会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车辆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因此能够合理地评估汽车事故损失具备重要意义。当前,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损失赔偿往往难以解决,而有些相关执法人员常常借事故损失评估,暂扣事故车辆。为了有效地减少上述行为,这需要一个更好的评价分析方法评价事故车辆价值。这就要求评估人员能够准确地鉴定出事故后车辆的受损情况,哪些部件遭受损坏了。确定之后,才可以拟定修理工艺,制定修理方案。一辆汽车没有进行准确的损伤诊断,在这样的修复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修复过程和程序的变化,导致维修成本的变化,因为需要控制维修成本,经常导致维修质量不令人满意,甚至留下质量隐患。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
我国对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在引进国外的一些好的设备后,发展速度很快。在我国,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在碰撞修理中的道德问题,没有哪一种商业活动中不存在一些有悖于职业道德的行为。碰撞车辆碰撞修理业也同样存在许多“灰色”地带,在这里也时常发生一些欺诈、诽谤等事情。但修理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一些争端也会改变双方的一些商业规则。显而易见,如果每一个修理企业都设备优良,员工培训良好,始终采用最经济、最可行的修理方法,那么保险理赔员或鉴定员的岗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所有的理赔员都具有相同的竞争力,深知影响一个修理企业切身利益的各种因素和维护这些利益之需所拥有的各种权利,那么修理企业也就没有书写车损报告的必要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总之,我国在汽车碰撞损伤鉴定方面起步晚,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和道德规范,在车损鉴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2.2 国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
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比我国是要早些的,这使得他们在车辆损伤鉴定方面也更加成熟。在北美,由汽车厂和I-CAR共同创立的“区位检查法”经常在事故车碰撞损伤鉴定中使用,从实际应用中也证明了该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交通事故总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有些车辆可能仅轻微损伤而不需修理,其他一些未被修理的车辆可能已严重受损,而被保险公司断定报废而予以相应处理,剩余的需修理车辆便成了那些独立经营或指定的碰撞车修理企业以及汽车经销商属下的碰撞车辆修理部门的生命线。除了每年1280万项碰撞车修理业务外,汽车修理企业还承接如喷漆、活动车窗和汽车改装等作业。总之该行业每年营业额大约169亿美元。但是庞大的业务量、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和显著的经济增长都不能促成其经营成功。目前,在美国大约有36000家碰撞修理企业,而且这个数字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所以每个企业都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在碰撞鉴定方面要做好。随着像计算机测量系统的使用,国外对事故车碰撞损伤鉴定更加成熟了。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
本文是围绕事故车辆碰撞损伤鉴定这一论题展开的。首先,在第一部分总结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并通过对国内外碰撞损伤鉴定的分析,充分说明研究事故车损鉴定相关课题的重要性。然后,在第二部分描述了汽车碰撞事故的类型,碰撞力及车身结构对车辆在事故中碰撞变形的影响。重点在第三部分详细的分析了车损鉴定的方法。
2. 事故车辆碰撞损伤的概述
2.1 车辆碰撞事故的类型和特点
车辆的碰撞事故有是单独一辆车发生的事故,也有由多辆汽车相撞造成的事故,一辆车造成事故时,要么是与路上的物体相撞了,要么就是车辆翻了。在和障碍物碰撞事故中,有前撞、侧撞和尾撞,这里面常见的是前撞和尾撞,侧撞发生的较少。这当中前撞和尾撞又能依据碰撞方向的不同和障碍物的特征再分类。而很少发生侧撞在障碍物也具备一定的速度时还是有可能发生。翻车事故一般是驶离路面或是高速转弯时发生的,翻车路况和事故车辆的车速对其有影响,运气好时人和车都没事,不幸时往往车毁人亡。
汽车在单车事故中一般受到前、后、侧面的冲击载荷,不论是人或动物或物体都有可能是对汽车施加冲击载荷的障碍物。对汽车事故的损害影响较大的是障碍物的性质和运动情况。事故车辆会受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害是由于障碍物性质和状态的多变导致的。
在同一事故中两辆以上的汽车发生碰撞称为多车事故,见图2-1。
图2-1 多车事故
在多车事故中自然不会只是两车发生碰撞造成事故,不过我们对其分析时就研究两车相撞,见图2-2。侧面相撞在两车相撞中是具有极大危险性的典型事故情况,占
图2-2 两车相撞情形
事故的70%以上。城市里的追尾事故,尽管有相对较低的碰撞速度,但由于碰撞会引起乘员颈部受伤乃至残疾,后果很严重。不同车辆所受碰撞的类型在多车事故中是不同的,好比发生追尾事故时,前面车辆受到尾撞,而后面车辆就是前撞,一辆汽车受到侧碰,而另一辆汽车却受前撞。多车事故中,汽车的变形情况各不相同,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这与单车事故是不同的。
(1)在多车事故中的冲击载荷大多不会来自上、下方向;
(2)由别的车辆对事故汽车施加冲撞力,不是阻碍物,车辆的刚性不像阻碍物的刚性那样多变。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止有单车和多车事故,还有这两类事故的综合型事故,如在交通事故中,一个或更多的汽车和行人或其他障碍物碰撞。这种全面的事故分析,可以结合单车和多车事故分析的方法探讨。一辆车的事故状态和结果千差万别,很难用有限的空间来描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单车事故似乎只涉及一个单一的汽车,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车辆本身可能受的损坏比在多车事故更复杂,这由于单车事故有来自上、下冲击载荷,但多车事故中一般不包含这种情况。
2.2 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时,碰撞会最直接地造成损伤。事故车辆所受的损伤因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异而不同。碰撞力越大,车辆所受的损伤就越大。事故车所受碰撞力的方向不同那么遭受的损伤也是不一样的。
碰撞力不但对汽车部件造成直接损伤,还会对车辆产生与碰撞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的力矩。如果是穿过质点的碰撞力,就会使力矩为零,这样车辆不会有旋转倾向,车辆完全承受所受的碰撞,因为这样,车辆所受的损伤会比较大,见图2-3(b)。要是碰撞力不是穿过质心,车辆会因此旋转,力矩的大小决定了旋转角度的大小,见图2-3(a)。这就造成了车辆相撞时会有转动的情况。然而,车辆的旋转虽然减少了撞击力对汽车零部件的损坏,但是这期间比较容易发生二次碰撞、三次碰撞,因而造成更大的损伤。
图2-3碰撞方向与汽车质心的关系
特别在正面碰撞中,驾驶员的反应常常会影响碰撞力的方向。在碰撞发生前,司机匆匆向一边打方向,以避免碰撞,这将让车辆的侧面受到碰撞力,车辆会侧弯变形。事故调察中经常查看司机在进行紧急制动时使车辆在地面滑动留下的轮胎印。车辆进入制动状态时,由于惯性使得车辆从前沿往下俯冲,这常常使车尾部往下变形,车顶板往后移动。
2.3 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
2.3.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
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是承载式车身的主要特点,现在大多数轿车采用承载式车身,车轮所受的负载是承载式车身通过悬架装置传递的。承载式车身只是对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进行了加强,因此变形主要是在侧梁处的折皱或压溃,这种车身的汽车前后横梁是不衔接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扭曲”是不存在的。
(1)车身前部变形的倾向
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哪怕是一个较小的冲击,也会使得保险杠被朝后挤压,令侧梁,保险杠支架,前挡泥板,散热器和发动机罩锁支架弯曲变形,见图2-4。如果碰撞是更严重的,前翼子板会向后挤压前车门,引擎盖铰链朝上翘,前纵梁也可能会形成皱褶,并挤压前悬架横梁使之弯曲,乃至会导致前翼子板裙板和车身前柱弯曲,特别是前车门上部铰链安装部位,前车门会因此下垂,见图2-5。此外,这会使前悬架摆臂弯曲,可能使减振器、前围板等受损,见图2-6。
图2-4 冲击力小时造成的损伤
图2-5 冲击较大时的损伤
图2-6 正面碰撞严重时引起的相关部件的损伤
(2)车身尾部变形倾向
车辆尾部遭受碰撞时,车身尾部会产生变形,它的变形情况与车身前部大致一样。不过车身尾部的刚度较弱,后部的碰撞变形会更大。车身后部大多作为行李箱,没有重要的汽车设备,所以汽车后部遭受碰撞时损失不大。
(3)车身侧面变形倾向
碰撞发生在车身侧面时对承载式车身影响很大。一旦从侧面击中,汽车车门、汽车前部、中心车身支柱,甚至车身底板都会弯曲变形。如果前翼中部受到撞击,前车轮通常会向内挤压,碰撞冲击波从前悬架横梁传到侧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损坏悬架零部件和破坏前轮定位,使轴距产生变化,乃至损坏转向机。常见的车身侧面损伤情况见图2-7和图2-8。
图2-7 前翼子板部位受到侧面碰撞的变形
图2-8 侧面碰撞对车身中部造成的变形
(4)车身顶部变形倾向
从空中掉下的坠落物不单单是对汽车顶板造成损伤,而且车顶侧梁、后顶盖侧板、汽车车窗都会损伤。要是汽车发生倾翻(图2-9),车身支柱和汽车顶板会弯曲,车身支柱两端也可能损伤。车辆倾翻的程度决定了车辆损坏的程度。
图2-9车辆倾翻
2.3.2车架式车身的变形倾向
车架及围在其周围的可分解的部件组成了车身。汽车车身与车架上的柔软部位用于吸收绝大部分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车身使用橡胶件固定在车架上,橡胶件可以减缓从车架传到车身上的振动效应。在强振动的情况下,橡胶垫上的螺栓可能会弯曲造成车架和车身间产生空隙。此外,因为振动的大小和方向,车架可能受到伤害,然而车身却没有。较轻碰撞时,保险杠会被向后推,前纵梁及内轮壳、前翼子板、前横梁及散热器框架发生变形;若是碰撞程度加大,前翼子板就会弯曲变形乃至触到车门,引擎盖铰链会向上弯曲变形并移位触到前围盖板,前纵梁变形严重导致副梁变形;如果碰撞的发生是更加激烈,将会造成前立柱变形,开关车门困难,甚至车门会产生变形;若是前面的碰撞从侧向而来,前纵梁由于前横梁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形。
2.4 汽车碰撞损伤类型
汽车碰撞损伤有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依照汽车碰撞后造成的不同的损伤现象,汽车碰撞损伤可分为侧弯、凹陷、折皱或压溃、菱形损坏、扭曲,见图2-10[7]。
图2-10汽车碰撞损伤类型
(a)侧弯;(b)凹陷;(c)折皱或压溃;(d)菱形损坏;(e)扭曲
(1)、侧弯。汽车前部、中部或后部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发生的碰撞损坏称为侧弯[1]。侧面损坏会有发动机罩不能正常开启等情况。在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横梁的内部和与之反方向的外部会有折皱式侧面损坏。承载式车身汽车车身也能够发生侧面损坏。
(2)、凹陷。它是车辆的前罩区域低于标准的状况,车身受碰撞损坏时是凹下去的。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或追尾事故时,事故车辆都有可能存在凹陷。汽车的一侧或两侧都有可能存在凹陷,损坏车辆的车门和翼子板之间明显上窄下宽,车门门眼处也可看到过低。凹陷是在交通事故中一种很普通的碰撞损坏类型。尽管在汽车车架本身上折皱或扭结并不明显,但是一定的凹陷会破坏汽车车身的钣金件的结合。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会导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事故损失,就要对事故车辆进行准确的评估。我们都知道,要评估好一辆事故车,就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故车的碰撞受损情况。也就是说要确切地评估出汽车受损的严重程度。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理方案,安全合理地控制修理成本。我国的汽车碰撞损伤鉴定专业也迅速发展,行业内亟须高素质的相关从业人员。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现状做了分析,介绍了汽车碰撞事故以及损伤的类型,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分析更加了解汽车的碰撞损伤。在文中重点说明了如何进行车损鉴定,尤其是对车身的测量,最后通过案例来具体总结车辆事故碰撞损伤的鉴定。
关键字:汽车碰撞碰撞损伤车损鉴定
目 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内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1
1.2.2国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2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 2
2. 事故车辆碰撞损伤的概述3
2.1 车辆碰撞事故的类型和特点3
2.2 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4
2.3 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5
2.3.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5
2.3.2车架式车身的变形倾向6
2.4汽车碰撞损伤类型7
3. 车损鉴定10
3.1 鉴定工具及鉴定评估之前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10
3.1.1鉴定工具10
3.1.2鉴定评估前的注意事项10
3.2 检查的顺序10
3.3 区域1:一次损坏11
3.4 区域2:二次损坏11
3.4.1二次损伤机理11
3.4.2二次损伤的标志11
3.4.3二次损伤的测量12
3.5 区域3:机械损坏20
3.6 区域4:乘员舱21
3.7 区域5:外饰和漆面21
4. 案例分析23
4.1 案例一:车辆正面碰撞损伤鉴定23
4.2 案例二:车辆侧面碰撞损伤鉴定24
4.3 案例三:车辆尾部碰撞损伤鉴定25
5. 总结26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汽车作为一种改变这个世界的工具,从十九世纪末的诞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经过了一百余年。在这期间汽车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汽车的性能和结构也越来越完善。现在汽车已经成了很便捷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但是汽车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众多严肃的问题,像辐射、空气污染、噪声以及交通事故等。其中带给我们最严重的就是车辆碰撞交通事故,治理起来也最头痛,负面效应危害最大。
依据统计情况,在一些收入较低的国家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部分中等收入的国家占了约为1.5%,而在高收入国家大约占了2%。世界各个国家每年都会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车辆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因此能够合理地评估汽车事故损失具备重要意义。当前,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损失赔偿往往难以解决,而有些相关执法人员常常借事故损失评估,暂扣事故车辆。为了有效地减少上述行为,这需要一个更好的评价分析方法评价事故车辆价值。这就要求评估人员能够准确地鉴定出事故后车辆的受损情况,哪些部件遭受损坏了。确定之后,才可以拟定修理工艺,制定修理方案。一辆汽车没有进行准确的损伤诊断,在这样的修复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修复过程和程序的变化,导致维修成本的变化,因为需要控制维修成本,经常导致维修质量不令人满意,甚至留下质量隐患。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
我国对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在引进国外的一些好的设备后,发展速度很快。在我国,汽车碰撞损伤鉴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在碰撞修理中的道德问题,没有哪一种商业活动中不存在一些有悖于职业道德的行为。碰撞车辆碰撞修理业也同样存在许多“灰色”地带,在这里也时常发生一些欺诈、诽谤等事情。但修理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一些争端也会改变双方的一些商业规则。显而易见,如果每一个修理企业都设备优良,员工培训良好,始终采用最经济、最可行的修理方法,那么保险理赔员或鉴定员的岗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所有的理赔员都具有相同的竞争力,深知影响一个修理企业切身利益的各种因素和维护这些利益之需所拥有的各种权利,那么修理企业也就没有书写车损报告的必要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总之,我国在汽车碰撞损伤鉴定方面起步晚,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和道德规范,在车损鉴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2.2 国外汽车碰撞损伤鉴定发展概括与现状
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比我国是要早些的,这使得他们在车辆损伤鉴定方面也更加成熟。在北美,由汽车厂和I-CAR共同创立的“区位检查法”经常在事故车碰撞损伤鉴定中使用,从实际应用中也证明了该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交通事故总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有些车辆可能仅轻微损伤而不需修理,其他一些未被修理的车辆可能已严重受损,而被保险公司断定报废而予以相应处理,剩余的需修理车辆便成了那些独立经营或指定的碰撞车修理企业以及汽车经销商属下的碰撞车辆修理部门的生命线。除了每年1280万项碰撞车修理业务外,汽车修理企业还承接如喷漆、活动车窗和汽车改装等作业。总之该行业每年营业额大约169亿美元。但是庞大的业务量、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和显著的经济增长都不能促成其经营成功。目前,在美国大约有36000家碰撞修理企业,而且这个数字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所以每个企业都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在碰撞鉴定方面要做好。随着像计算机测量系统的使用,国外对事故车碰撞损伤鉴定更加成熟了。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
本文是围绕事故车辆碰撞损伤鉴定这一论题展开的。首先,在第一部分总结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并通过对国内外碰撞损伤鉴定的分析,充分说明研究事故车损鉴定相关课题的重要性。然后,在第二部分描述了汽车碰撞事故的类型,碰撞力及车身结构对车辆在事故中碰撞变形的影响。重点在第三部分详细的分析了车损鉴定的方法。
2. 事故车辆碰撞损伤的概述
2.1 车辆碰撞事故的类型和特点
车辆的碰撞事故有是单独一辆车发生的事故,也有由多辆汽车相撞造成的事故,一辆车造成事故时,要么是与路上的物体相撞了,要么就是车辆翻了。在和障碍物碰撞事故中,有前撞、侧撞和尾撞,这里面常见的是前撞和尾撞,侧撞发生的较少。这当中前撞和尾撞又能依据碰撞方向的不同和障碍物的特征再分类。而很少发生侧撞在障碍物也具备一定的速度时还是有可能发生。翻车事故一般是驶离路面或是高速转弯时发生的,翻车路况和事故车辆的车速对其有影响,运气好时人和车都没事,不幸时往往车毁人亡。
汽车在单车事故中一般受到前、后、侧面的冲击载荷,不论是人或动物或物体都有可能是对汽车施加冲击载荷的障碍物。对汽车事故的损害影响较大的是障碍物的性质和运动情况。事故车辆会受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害是由于障碍物性质和状态的多变导致的。
在同一事故中两辆以上的汽车发生碰撞称为多车事故,见图2-1。
图2-1 多车事故
在多车事故中自然不会只是两车发生碰撞造成事故,不过我们对其分析时就研究两车相撞,见图2-2。侧面相撞在两车相撞中是具有极大危险性的典型事故情况,占
图2-2 两车相撞情形
事故的70%以上。城市里的追尾事故,尽管有相对较低的碰撞速度,但由于碰撞会引起乘员颈部受伤乃至残疾,后果很严重。不同车辆所受碰撞的类型在多车事故中是不同的,好比发生追尾事故时,前面车辆受到尾撞,而后面车辆就是前撞,一辆汽车受到侧碰,而另一辆汽车却受前撞。多车事故中,汽车的变形情况各不相同,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这与单车事故是不同的。
(1)在多车事故中的冲击载荷大多不会来自上、下方向;
(2)由别的车辆对事故汽车施加冲撞力,不是阻碍物,车辆的刚性不像阻碍物的刚性那样多变。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止有单车和多车事故,还有这两类事故的综合型事故,如在交通事故中,一个或更多的汽车和行人或其他障碍物碰撞。这种全面的事故分析,可以结合单车和多车事故分析的方法探讨。一辆车的事故状态和结果千差万别,很难用有限的空间来描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单车事故似乎只涉及一个单一的汽车,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车辆本身可能受的损坏比在多车事故更复杂,这由于单车事故有来自上、下冲击载荷,但多车事故中一般不包含这种情况。
2.2 碰撞力对车辆变形的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时,碰撞会最直接地造成损伤。事故车辆所受的损伤因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异而不同。碰撞力越大,车辆所受的损伤就越大。事故车所受碰撞力的方向不同那么遭受的损伤也是不一样的。
碰撞力不但对汽车部件造成直接损伤,还会对车辆产生与碰撞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的力矩。如果是穿过质点的碰撞力,就会使力矩为零,这样车辆不会有旋转倾向,车辆完全承受所受的碰撞,因为这样,车辆所受的损伤会比较大,见图2-3(b)。要是碰撞力不是穿过质心,车辆会因此旋转,力矩的大小决定了旋转角度的大小,见图2-3(a)。这就造成了车辆相撞时会有转动的情况。然而,车辆的旋转虽然减少了撞击力对汽车零部件的损坏,但是这期间比较容易发生二次碰撞、三次碰撞,因而造成更大的损伤。
图2-3碰撞方向与汽车质心的关系
特别在正面碰撞中,驾驶员的反应常常会影响碰撞力的方向。在碰撞发生前,司机匆匆向一边打方向,以避免碰撞,这将让车辆的侧面受到碰撞力,车辆会侧弯变形。事故调察中经常查看司机在进行紧急制动时使车辆在地面滑动留下的轮胎印。车辆进入制动状态时,由于惯性使得车辆从前沿往下俯冲,这常常使车尾部往下变形,车顶板往后移动。
2.3 车身结构对车辆变形的影响
2.3.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
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是承载式车身的主要特点,现在大多数轿车采用承载式车身,车轮所受的负载是承载式车身通过悬架装置传递的。承载式车身只是对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进行了加强,因此变形主要是在侧梁处的折皱或压溃,这种车身的汽车前后横梁是不衔接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扭曲”是不存在的。
(1)车身前部变形的倾向
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哪怕是一个较小的冲击,也会使得保险杠被朝后挤压,令侧梁,保险杠支架,前挡泥板,散热器和发动机罩锁支架弯曲变形,见图2-4。如果碰撞是更严重的,前翼子板会向后挤压前车门,引擎盖铰链朝上翘,前纵梁也可能会形成皱褶,并挤压前悬架横梁使之弯曲,乃至会导致前翼子板裙板和车身前柱弯曲,特别是前车门上部铰链安装部位,前车门会因此下垂,见图2-5。此外,这会使前悬架摆臂弯曲,可能使减振器、前围板等受损,见图2-6。
图2-4 冲击力小时造成的损伤
图2-5 冲击较大时的损伤
图2-6 正面碰撞严重时引起的相关部件的损伤
(2)车身尾部变形倾向
车辆尾部遭受碰撞时,车身尾部会产生变形,它的变形情况与车身前部大致一样。不过车身尾部的刚度较弱,后部的碰撞变形会更大。车身后部大多作为行李箱,没有重要的汽车设备,所以汽车后部遭受碰撞时损失不大。
(3)车身侧面变形倾向
碰撞发生在车身侧面时对承载式车身影响很大。一旦从侧面击中,汽车车门、汽车前部、中心车身支柱,甚至车身底板都会弯曲变形。如果前翼中部受到撞击,前车轮通常会向内挤压,碰撞冲击波从前悬架横梁传到侧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损坏悬架零部件和破坏前轮定位,使轴距产生变化,乃至损坏转向机。常见的车身侧面损伤情况见图2-7和图2-8。
图2-7 前翼子板部位受到侧面碰撞的变形
图2-8 侧面碰撞对车身中部造成的变形
(4)车身顶部变形倾向
从空中掉下的坠落物不单单是对汽车顶板造成损伤,而且车顶侧梁、后顶盖侧板、汽车车窗都会损伤。要是汽车发生倾翻(图2-9),车身支柱和汽车顶板会弯曲,车身支柱两端也可能损伤。车辆倾翻的程度决定了车辆损坏的程度。
图2-9车辆倾翻
2.3.2车架式车身的变形倾向
车架及围在其周围的可分解的部件组成了车身。汽车车身与车架上的柔软部位用于吸收绝大部分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车身使用橡胶件固定在车架上,橡胶件可以减缓从车架传到车身上的振动效应。在强振动的情况下,橡胶垫上的螺栓可能会弯曲造成车架和车身间产生空隙。此外,因为振动的大小和方向,车架可能受到伤害,然而车身却没有。较轻碰撞时,保险杠会被向后推,前纵梁及内轮壳、前翼子板、前横梁及散热器框架发生变形;若是碰撞程度加大,前翼子板就会弯曲变形乃至触到车门,引擎盖铰链会向上弯曲变形并移位触到前围盖板,前纵梁变形严重导致副梁变形;如果碰撞的发生是更加激烈,将会造成前立柱变形,开关车门困难,甚至车门会产生变形;若是前面的碰撞从侧向而来,前纵梁由于前横梁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形。
2.4 汽车碰撞损伤类型
汽车碰撞损伤有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依照汽车碰撞后造成的不同的损伤现象,汽车碰撞损伤可分为侧弯、凹陷、折皱或压溃、菱形损坏、扭曲,见图2-10[7]。
图2-10汽车碰撞损伤类型
(a)侧弯;(b)凹陷;(c)折皱或压溃;(d)菱形损坏;(e)扭曲
(1)、侧弯。汽车前部、中部或后部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发生的碰撞损坏称为侧弯[1]。侧面损坏会有发动机罩不能正常开启等情况。在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横梁的内部和与之反方向的外部会有折皱式侧面损坏。承载式车身汽车车身也能够发生侧面损坏。
(2)、凹陷。它是车辆的前罩区域低于标准的状况,车身受碰撞损坏时是凹下去的。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或追尾事故时,事故车辆都有可能存在凹陷。汽车的一侧或两侧都有可能存在凹陷,损坏车辆的车门和翼子板之间明显上窄下宽,车门门眼处也可看到过低。凹陷是在交通事故中一种很普通的碰撞损坏类型。尽管在汽车车架本身上折皱或扭结并不明显,但是一定的凹陷会破坏汽车车身的钣金件的结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