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上盖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电话机上盖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20200123182915]
日 期: 【摘要】
电话机上盖是固定电话手柄的上表面。本论文介绍了电话机上盖的注塑成型与模具设计。主要讨论电话机上盖的模具结构、注塑模具的设计、塑料结构工艺性分析、塑件常见问题分析。正确的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可以保证塑料熔体良好地塑化,顺利冲模、冷却与定型,从而生产出合格的塑料制件,而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影响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参数。
首先,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计算,其中包含工艺分析与设计方案的确定。
其次,进行模具设计和计算,其中主要是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模具的装配。在设计时使用到AutoCAD,Pro/E等设计软件对于提高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也很有帮助.这也是当今模具行业发展的方向。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塑料;注射模具;分型面;浇口
引言 5
一、塑件的材料选择及其结构分析 6
二、电话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6
(一)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6
(二)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7
(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8
三、注射成型工艺 8
(一)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9
四、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设计 9
(一)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0
(二)主流道的设计 10
(三)定位环的形式 11
(四)冷料穴的设计 11
(五)分流道的设计 12
(六)浇口的设计 14
(七)浇注系统的平衡 15
五、选择模架 15
(一)注射模标准及模架结构选用 15
(二)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6
六、成型零件的设计 16
(一)成型零件的写材 17
(二)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8
(三)行腔结构 19
(四)型芯结构 19
(五)斜导柱、滑块结构 20
(六)模具的导向结构 20
七、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20
(一)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 20
(二)模具的安装试模 21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谢辞 25
引言
塑料制件只要是靠成型模具获得的,而它的质量是靠模具的正确结构和模具成型零件的正确形状、精确尺寸及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来保证的。由于塑料成型工艺的飞速发展,模具的结构也日益趋于多功能化和复杂化,这对模具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塑料制件的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合格的塑料制件首先取决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其次取决于合理的成型工艺。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把模具作为机械制造的重要装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开发和研制。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模具工业的发展和模具人才的培养,各类高等院校相继成立模具专业,“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被列为模具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注射工业是一门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注射工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创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前,科学家研制成了酚醛、硝酸纤维素及醋酸纤维素等塑料,他们的工业化特征仅是间歇法、小批量生产。
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相继工业化,奠定了塑料工业的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飞跃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石油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为塑料工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增强及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塑料步入高强度、乃高温的尖端材料领域。这阶段,塑料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成型加工技术更趋完善。
稳定增长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危机和和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原材料价格猛涨,塑料的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这一阶段塑料工业化的特点是通过共聚、交联、共混、填充等方法来改进塑料的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应用领域,生产技术更趋合理。塑料工业向着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产品系列化,以及不断开拓功能性塑料的新领域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对模具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重点支持技术改造的产业、产品中,把模具制造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它确定了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即要尽快提高模具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赶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模具技术水平。
一、塑件的材料选择及其结构分析
1、塑件模型图
图1-1塑件图
2、塑件材料的选择:选用ABS如图1-2。
图1-2
3、生产批量:中小批量。
4、塑件的结构分析
塑件为电话机手柄,应该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塑件连接为卡扣连接,设计模具时应注意材料强度。
二、电话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一)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在塑件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在模具设计阶段,应首先确定分型面的位置,然后才选择模具的结构。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塑件质量、工艺操作难易程度和模具的设计制造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
尽可能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
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
有利于保证塑件的使用要求。
尽量减少塑件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长型芯应置于开模方向。
有利于排气。
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2)分型面的确定
由于ABS的流动较好,表面精度要求较高,且为方便塑件抽取,所以可以把分型面向下延伸再延拓。如图2-1所示。
图2-1分型面
(二)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一般来说,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和中大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没有配合精度要求),形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型腔的数目可根据模型的大小情况而定。
该塑件对表面精度要求较高,再依据塑件的大小及生产批量,采用一模两型的模具结构。型腔的排列方式如下图2-2:
图2-2型腔排列方式
(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不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用此结构。
(2)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用此结构。
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是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塑件,因此可采用多型腔单分型面的设计。
从塑件上容易看出模具的分型面位置、摧出机构的设置以及浇口的位置。分型面为单分型面垂直分型。
最常用的浇口形式有:第一是侧浇口。这种浇口形式注射工艺工人比较熟悉,在制造上加工比较方便,但不得因素是浇道流程长,热量损耗大,因此容易产生明显的拼料痕迹。如果要得到改善,则需加大浇道尺寸,但随之浇道部份的回料增多。其次塑料的进料口部分需去毛刺,这样既增加了去毛刺的工时,又损坏了周围的美观。第二是点浇口。塑料注射时,在点浇口以高速注入型腔,一部份动能转变为热能,因此塑料在会合时的热量损耗比侧浇口少,所以会合处熔合较好,熔接痕不太明显。其缺点是塑件的正面将留下点烧口的痕迹,影响塑件的美观,并且为了取出点浇口的浇道剩料,型腔必须移动。由于型腔重量较大,所以不方便移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9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