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管壳上部加工工艺分析与仿真加工
本文通过对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的图纸、材料、尺寸、加工难点、精度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选用合理大小毛坯,制定最简加工流程,根据加工流程及零件特征选用或定制专用夹具,选用加工设备,加工刀具,根据以上分析所得数据制定详细加工工艺卡,根据工艺卡内容编制加工编程,此零件共有四序编程,一序为燕尾加工,二序为正面开粗,三序为正面精加工,四序为反面加工。利用软件对编程进行仿真加工处理,根据结果完善加工程序,通过后处理生成机床所需程序。将后处理所得程序导入机床,进行首件调试,最终首件合格才能进行批量生产。
目录
引言 1
一、制定加工工艺 2
(一)图样分析 2
(二)毛坯选用 3
(三)加工流程 3
(四)选用夹具 4
(五)选择加工设备 6
(六)选用刀具 7
(七)制定工艺卡 8
二、零件加工编程 10
(一)一序加工编程 10
(二)二序加工编程 10
(三)三序加工编程 11
(四)四序加工编程 11
三、仿真加工及后处理 12
(一)仿真加工 12
(二)后处理 12
四、零件的实际加工 13
(一)加工准备 13
(二)零件装夹 13
(三)首件调试 14
(四)批量生产 16
(五)提高生产效率 16
? 总结 17
? 参考文献 18
? 谢辞 19
? 附录一 20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生产趋向于自动化发展,要求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但目前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良品较多等现象。
本文是以昂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实际生产经验为主,从编程到最终的生产逐步进行解析,以此来填补学校所学知识的空白,同时又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公司目前调试耗时长、生产效率低、加工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高等现状所撰写的一篇文章。选用公司所生产的一款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这款零件结构难度中等偏上,零件的外形为半圆筒与扁方块的结合,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除特别要求之处),但尺寸要求、位置度要求限制条件较多。通过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仿真加工、首件调试、批量生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需找到提高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加工生产效率的方法,同时也以此为其它相似零件寻找提高生产效率办法提供研究思路。
制定加工工艺
(一)图样分析
磁力泵管壳上部图样如见图11所示,零件主要由沉头孔、扇形槽、阶梯台阶、成型孔、螺纹孔等特征组成,其中四个M2×0.4mm螺纹孔底孔深度注意控制,另圆柱侧壁上成型孔的深度,圆柱内壁的粗糙度及加工精度在编程与加工过程中都要注意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主要为两成型孔区域见图12所示,燕尾图样见图13所示。
/
图11 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图
/
图12 两成型孔
/
图13 燕尾
(二)毛坯选用
零件材质为黄铜,导热导电性能较好,有较强的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度高、硬度大,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粘刀,这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为考虑成本问题选用127mm×104mm×38mm的块料作为毛坯。毛坯见图14所示。
/
图14 毛坯示意图
(三)加工流程
根据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料简单列出零件加工流程。
此零件共有五次装夹,一、二、三序均为一次装夹,四序为两次装夹。
一序:主要是加工燕尾槽,为接下来二序和三序的装夹做准备。
二序:对磁力泵管壳上部正面进行开粗,去除多余材料,减少精加工量。
三序:精加工磁力泵管壳上部正面的特征孔、台阶、螺纹,因四序装夹的需要三序除加工零件特征以外还将按照要求加工处一些辅助部位,方便四序装夹。
四序:最后对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进行加工,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装夹,加工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基本特征,第二步装夹铣去三序加工出的辅助装夹部分,同时也加工出零件外部形状,以及保证外部尺寸。
(四)选用夹具
1.一序夹具
一序加工燕尾,比较简单,选用普通平口钳装夹。见图15所示。
/
图15 夹具示意图
2.二序与三序夹具
因编程和成本问题,这两序所选用夹具为同一款夹具,但配备不同底座,二序为竖着装夹,二序加工完后零件不进行拆卸,将夹具同零件一起拆下进行第三序装夹。见图16,17,18所示。
/
图16 二序底座
/
图17 三序底座
/
图18 二序三序共用夹具
图16中1、2为两个定位销孔,3为一颗防呆螺丝。
设计原理:二序三序夹具底座由两个定位销孔和一个防呆螺丝构成,防呆螺丝主要作用是防止操作员在进行装夹时不小心将工件装反装倒造成工件过切报废,底座是根据夹具的装夹需求进行设计的,相同的夹具不同的装夹方向,因此两序的底座大致相同。夹具的设计是根据编程方法以及使用要求来设计的,之所以把装夹设计为夹持燕尾的方法,是为了防止夹具干扰正常加工造成撞机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装夹和拆卸较为省时省力,工件定位准确。只所以设计为相同夹具不同底座是为了防止二序换三序工件再次装夹定位不准或装夹误差过大造成过切。
3.四序夹具
四序对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进行加工,因正面形状问题无法正常装夹,特定制专用夹具,见图19所示。
/
目录
引言 1
一、制定加工工艺 2
(一)图样分析 2
(二)毛坯选用 3
(三)加工流程 3
(四)选用夹具 4
(五)选择加工设备 6
(六)选用刀具 7
(七)制定工艺卡 8
二、零件加工编程 10
(一)一序加工编程 10
(二)二序加工编程 10
(三)三序加工编程 11
(四)四序加工编程 11
三、仿真加工及后处理 12
(一)仿真加工 12
(二)后处理 12
四、零件的实际加工 13
(一)加工准备 13
(二)零件装夹 13
(三)首件调试 14
(四)批量生产 16
(五)提高生产效率 16
? 总结 17
? 参考文献 18
? 谢辞 19
? 附录一 20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生产趋向于自动化发展,要求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但目前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良品较多等现象。
本文是以昂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实际生产经验为主,从编程到最终的生产逐步进行解析,以此来填补学校所学知识的空白,同时又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公司目前调试耗时长、生产效率低、加工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高等现状所撰写的一篇文章。选用公司所生产的一款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这款零件结构难度中等偏上,零件的外形为半圆筒与扁方块的结合,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除特别要求之处),但尺寸要求、位置度要求限制条件较多。通过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仿真加工、首件调试、批量生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需找到提高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加工生产效率的方法,同时也以此为其它相似零件寻找提高生产效率办法提供研究思路。
制定加工工艺
(一)图样分析
磁力泵管壳上部图样如见图11所示,零件主要由沉头孔、扇形槽、阶梯台阶、成型孔、螺纹孔等特征组成,其中四个M2×0.4mm螺纹孔底孔深度注意控制,另圆柱侧壁上成型孔的深度,圆柱内壁的粗糙度及加工精度在编程与加工过程中都要注意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主要为两成型孔区域见图12所示,燕尾图样见图13所示。
/
图11 磁力泵管壳上部零件图
/
图12 两成型孔
/
图13 燕尾
(二)毛坯选用
零件材质为黄铜,导热导电性能较好,有较强的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度高、硬度大,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粘刀,这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为考虑成本问题选用127mm×104mm×38mm的块料作为毛坯。毛坯见图14所示。
/
图14 毛坯示意图
(三)加工流程
根据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料简单列出零件加工流程。
此零件共有五次装夹,一、二、三序均为一次装夹,四序为两次装夹。
一序:主要是加工燕尾槽,为接下来二序和三序的装夹做准备。
二序:对磁力泵管壳上部正面进行开粗,去除多余材料,减少精加工量。
三序:精加工磁力泵管壳上部正面的特征孔、台阶、螺纹,因四序装夹的需要三序除加工零件特征以外还将按照要求加工处一些辅助部位,方便四序装夹。
四序:最后对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进行加工,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装夹,加工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基本特征,第二步装夹铣去三序加工出的辅助装夹部分,同时也加工出零件外部形状,以及保证外部尺寸。
(四)选用夹具
1.一序夹具
一序加工燕尾,比较简单,选用普通平口钳装夹。见图15所示。
/
图15 夹具示意图
2.二序与三序夹具
因编程和成本问题,这两序所选用夹具为同一款夹具,但配备不同底座,二序为竖着装夹,二序加工完后零件不进行拆卸,将夹具同零件一起拆下进行第三序装夹。见图16,17,18所示。
/
图16 二序底座
/
图17 三序底座
/
图18 二序三序共用夹具
图16中1、2为两个定位销孔,3为一颗防呆螺丝。
设计原理:二序三序夹具底座由两个定位销孔和一个防呆螺丝构成,防呆螺丝主要作用是防止操作员在进行装夹时不小心将工件装反装倒造成工件过切报废,底座是根据夹具的装夹需求进行设计的,相同的夹具不同的装夹方向,因此两序的底座大致相同。夹具的设计是根据编程方法以及使用要求来设计的,之所以把装夹设计为夹持燕尾的方法,是为了防止夹具干扰正常加工造成撞机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装夹和拆卸较为省时省力,工件定位准确。只所以设计为相同夹具不同底座是为了防止二序换三序工件再次装夹定位不准或装夹误差过大造成过切。
3.四序夹具
四序对磁力泵管壳上部反面进行加工,因正面形状问题无法正常装夹,特定制专用夹具,见图19所示。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