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对天然气气瓶检验的分析与改善(附件)【字数:10835】

随着天然气汽车的广泛使用,车载天然气气瓶的安全检测已成为新型的企业经营方式。制定一套良好的检验流程,外在地显示出高效且高质量的天然气气瓶检验能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大量的气瓶检验订单。天然气气瓶的质量检验可以同类化为一种制造业,其原料是待检验的天然气气瓶,生产流程则是气瓶的检验流程。本论文采用理论方法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工作研究方法在分析天然气气瓶检验流水线的基础上进行厂区平面布置分析,综合分析检验流程后制定新的流程程序,同时对特殊工位依据动作经济性原则进行经济化改善,并重新核定标准工时,最后,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通过平衡改善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取放动作、平衡了双手动作、缩短了手臂移动距离,进而使流水线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关键词工作研究;流水线改善;动作分析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工作研究起源 1
1.3工作研究在国外的发展 2
1.4工作研究在国内的发展 3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3
2工作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4
2.1工作研究概述 4
2.2平面布置改善理论 5
2.3流程程序分析理论 6
2.4双手作业分析理论 7
2.5作业测定 8
3天然气气瓶检验现状分析 8
3.1平面布置分析 9
3.2天然气气瓶检验流程分析 11
3.3检验现场其他问题分析 12
4天然气气瓶检验方法改进 14
4.1车间平面布置改进 14
4.2 天然气气瓶检验流程的改进 15
4.3双手作业分析 17
4.4其他问题改进 18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工作研究对天然气气瓶检验的分析与改善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如今正以飞快的速度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以潜在的丰富的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为优势,吸引着世界的制造业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俨然正在世界扮演着制造大国的角色。但是与先进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现代化管理、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我们仅仅只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袁慧萍[1]研究表明,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很低,很多流水线运用工作研究方法合理优化改善可以将生产率提高30%左右。所以,运用工作研究技术对流水线的改善已经成为一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流水线的改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郭信文等[2]研究表明:随着对工作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各种基于价值流分析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也不断被人们所使用。
1.2 工作研究起源
工作研究[3]又被称为基础IE, 它是以作业系统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科学手段。
薛顺[4]等人表示工作研究发源于美国,由于技术限制,当时制造业生产工作方式与现在不同,工作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部分工作都是凭经验办事。生产方式的改善大多都源自于工人自己为探寻更简便更容易的方式来完成生产任务而做的自发的改进,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基本上没有人强调工厂或工艺过程的改善与总体互相协调,因而浪费大且效率低下。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探寻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工作研究方法开始出现。
在188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开始研究作业时间,在1911年发行了一本《科学管理原理》[5],说明科学管理的四种原则。泰勒提出了确定基本动作基础上的标准时间的原则,并首次提出了秒表时间研究法等时间研究的方法,他的关于标准时间的基本理念就是现在生产测量中的所说的标准数据。
1912年工作研究的另一位奠基人吉尔布雷斯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发表了《细微动作研究》[6]一文,细微动作研究方法即是利用摄影机和计时器将某一操作单元动作拍摄记录下来,使计时器在影片上准确表示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隙,因此可以从画面上简单分析其基本动作元素,确定每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由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所创造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的根本方法,今后便发展成为工业工程范畴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工作研究。
根据袁仁平[7]论述,位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工业工程师莫金逊为传统工作研究重新做出了新的定义,他把称工作研究为“工作简化”,把工作研究的目标,从最初的工厂作业延伸到各商场、行政事务管及医院等各个方向,并尤其强调于培养“简化”意识。另一个出色的美国工业工程师梅那特提出,当以某一特定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时,应综合考虑到该工作所涉及到的每个方面,并第一次提出“力法工程”的概念。
1.3工作研究在国外的发展
工作研究自从十九世纪末被创立以来,在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就开始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1976年美国工业工程杂志与博通公司合作对1500家工厂工业工程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89%的企业已经在使用工作研究方法。工作研究在英国的发展情况大体与美国相似。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将工作研究作为工业工程首选技术,其为企业提高生产率达50%以上[8]。
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作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进行流程分析、动作研究和时间标准制定与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工作研究技术已从最初的现场手工记录工作过程发展到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设备辅助纪录,一些研究机构还利用3D人体模型或机器人来进行动作轨迹的研究。工作研究软件更是层出不穷,而且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界面也日益人性化。大多数现代工作研究软件都支持Windows平台,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研究人员无需额外的培训,这是新一代工作研究软件的特点;网络化和分布式工作研究系统也成为了重要趋势;有的系统还配有便携手持终端采样系统,为亲临现场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