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具设计
儿童家具设计
家具是儿童在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类器具之一,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居住条件的改善,儿童的独立生活空间得以丰实,儿童家具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20191028190940
本文通过对儿童家具的概况描述和国内外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对市场品牌和产品按照风格和定位进行的剖析,提出了当下市场存在着产品结构分布不合理、产品价格差异大和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并对国内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本文分析了经典设计中隐喻手法的运用,结合《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和实例阐明安全性、趣味性的家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提出课题的设计定位并加以分析,运用隐喻性思维和儿童色彩心理学理论,以动物形象逐步进行儿童角度的抽象设计,并结合人机工程学、材料和色彩分析,通过草图、效果图、三维建模及实物加工,设计并制作了一组舒适并具有趣味性的儿童椅。
.1 课题的背景及分析
现今的中国经济已经迈向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随之而来的市场经济浪潮时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凑合、将就的过去式心里,而倾向于购买合适、安全、有吸引力的产品,甚至将价格置于次要考虑因素。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家长对儿童产品的投入和选择也带动了该市场的快速发展。生活中,作为与人体接触最多的家具,在市场细分中也随着年龄阶段逐步完善,“儿童家具”的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并深受重视。
1.1.1 儿童家具的概念
儿童家具可以解释为适应0-18岁人群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并能满足其在生活、娱乐、学习和交往中,供儿童坐、卧、支撑或贮存物品和作为装饰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物[1]。主要包括床具、桌椅、衣柜、书架等,同时还有一些作为辅助装饰的物品,如CD架、鞋帽架和玩具推车等等。
1.1.2 家具的特征
家具产品众多,无论是儿童家具还是成人家具,它需要满足的特征包括使用功能、造型功能和文化技术条件。
第一,家具需要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使用需求,即使用功能。人类工作、学习和休息都需要某一类特定的家具作为物质支持,如卧具、坐具、储物空间等。
第二,家具要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即造型功能。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家具也是家居生活的装饰品和道具,家具与其他物品在合理的搭配下能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氛围,从视觉和触觉给人以愉快的心理感受。
第三,家具的发展依赖于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地域文化特征,即文化技术的条件。就卧具而言,生产水平的发展改变了人睡眠的方式和环境,从原始社会的草垫或兽皮逐渐演变到由木板和支脚组成的硬台,再到如今带有席梦思的软铺。不同地域文化人群的家具传统也各有不同,日本人多以榻榻米铺在地板上睡觉,而非洲草原的部落人群则以兽皮覆盖稻草作为睡眠居所。
这三个特征的支撑和协调,组成一个整体,即为家具。其三者之间关系可以表述为图1.1。
1.1.4 儿童家具的形成与发展
最早期,儿童家具主要是手工制作的摇篮(图1.3)。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竹子和藤条编制成形状略像篮子的器具作为婴儿的卧具,其通常被安装在摇摆器上或悬挂于枢轴上,可以轻轻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图1.3 传统摇篮和现代摇篮床
然而,无论在国内明清家具鼎盛时期,抑或欧洲家具风格的更迭换代,儿童家具都鲜有突破。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家具这一特殊人群的家具类型才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发展。
1.2 课题的目的
诚然,国内儿童家具市场虽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其健全度有待提高。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对现今市场儿童家具产品的优缺点探究,基于儿童人机工程学、儿童隐喻性思维及色彩心理学、材料分析等理论,充分考虑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功能性、适用性和趣味性等内容,并运用隐喻等手法设计并制作一组真正适用于特定阶段的儿童家具。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在儿童家具品牌中具有“元老”资格的外国品牌也出现在了中国家具的市场。如丹麦的芙莱莎(FLEXA)、意大利的哥伦比尼(COLOMBINI)。
芙莱莎(FLEXA)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于丹麦的小镇Horsens,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多年来,芙莱莎专业致力于儿童家具,拥有自己的木材加工厂,材质为精选的北极松(图2.1)。在价格方面,芙莱莎产品从数千到上万不等,目前,芙莱莎是全欧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儿童家具品牌,它代表着世界儿童家具最高的品质。
图2.1 芙莱莎儿童家具
哥伦比尼(COLOMBINI)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具有四十多年生产经验的意大利家具公司,其定位为“意大利文化的传播者”。进入中国后,哥伦比尼依旧采用意大利的设计,生产地在北京。理念上,哥伦比尼注重“孩子与梦想”,其产品色彩较为浓郁,注重整体搭配,为儿童营造出梦幻的卧室氛围(图2.2)。因此,这家排名第一的家具企业,入华以来销售量逐年翻倍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分析 1
1.2 课题的目的 3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3
1.4 本章小结 4
第2章 儿童家具的市场和品牌研究 5
2.1 儿童家具的市场现状分析 5
2.2 儿童家具品牌研究 9
2.3 国内儿童家具存在的问题 13
2.4 儿童家具的发展趋势分析 13
2.5 本章小结 13
第3章 儿童家具的产品研究 14
3.1 儿童家具市面产品分析 14
3.2 儿童家具经典设计分析 17
3.3 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及相关规定 20
3.4 本章小结 22
第4章 儿童家具课题的设计定位 23
4.1 儿童家具的设计定位 23
4.2 儿童的隐喻思维和色彩心理研究 23
4.3 儿童家具材质及效果分析 26
4.4 儿童椅人机工程学研究 27
4.5 本章小结 30
第5章 儿童家具的设计与实现 31
5.1 设计方案的确定过程 31
5.2 方案的人机设定 39
5.3 方案的材质选择 39
5.4 方案模型的加工流程及成型 40
5.5 本章小结 42
总结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附图 46
家具是儿童在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类器具之一,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居住条件的改善,儿童的独立生活空间得以丰实,儿童家具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20191028190940
本文通过对儿童家具的概况描述和国内外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对市场品牌和产品按照风格和定位进行的剖析,提出了当下市场存在着产品结构分布不合理、产品价格差异大和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并对国内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本文分析了经典设计中隐喻手法的运用,结合《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和实例阐明安全性、趣味性的家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提出课题的设计定位并加以分析,运用隐喻性思维和儿童色彩心理学理论,以动物形象逐步进行儿童角度的抽象设计,并结合人机工程学、材料和色彩分析,通过草图、效果图、三维建模及实物加工,设计并制作了一组舒适并具有趣味性的儿童椅。
.1 课题的背景及分析
现今的中国经济已经迈向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随之而来的市场经济浪潮时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凑合、将就的过去式心里,而倾向于购买合适、安全、有吸引力的产品,甚至将价格置于次要考虑因素。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家长对儿童产品的投入和选择也带动了该市场的快速发展。生活中,作为与人体接触最多的家具,在市场细分中也随着年龄阶段逐步完善,“儿童家具”的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并深受重视。
1.1.1 儿童家具的概念
儿童家具可以解释为适应0-18岁人群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并能满足其在生活、娱乐、学习和交往中,供儿童坐、卧、支撑或贮存物品和作为装饰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物[1]。主要包括床具、桌椅、衣柜、书架等,同时还有一些作为辅助装饰的物品,如CD架、鞋帽架和玩具推车等等。
1.1.2 家具的特征
家具产品众多,无论是儿童家具还是成人家具,它需要满足的特征包括使用功能、造型功能和文化技术条件。
第一,家具需要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使用需求,即使用功能。人类工作、学习和休息都需要某一类特定的家具作为物质支持,如卧具、坐具、储物空间等。
第二,家具要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即造型功能。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家具也是家居生活的装饰品和道具,家具与其他物品在合理的搭配下能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氛围,从视觉和触觉给人以愉快的心理感受。
第三,家具的发展依赖于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地域文化特征,即文化技术的条件。就卧具而言,生产水平的发展改变了人睡眠的方式和环境,从原始社会的草垫或兽皮逐渐演变到由木板和支脚组成的硬台,再到如今带有席梦思的软铺。不同地域文化人群的家具传统也各有不同,日本人多以榻榻米铺在地板上睡觉,而非洲草原的部落人群则以兽皮覆盖稻草作为睡眠居所。
这三个特征的支撑和协调,组成一个整体,即为家具。其三者之间关系可以表述为图1.1。
1.1.4 儿童家具的形成与发展
最早期,儿童家具主要是手工制作的摇篮(图1.3)。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竹子和藤条编制成形状略像篮子的器具作为婴儿的卧具,其通常被安装在摇摆器上或悬挂于枢轴上,可以轻轻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图1.3 传统摇篮和现代摇篮床
然而,无论在国内明清家具鼎盛时期,抑或欧洲家具风格的更迭换代,儿童家具都鲜有突破。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家具这一特殊人群的家具类型才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发展。
1.2 课题的目的
诚然,国内儿童家具市场虽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其健全度有待提高。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对现今市场儿童家具产品的优缺点探究,基于儿童人机工程学、儿童隐喻性思维及色彩心理学、材料分析等理论,充分考虑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功能性、适用性和趣味性等内容,并运用隐喻等手法设计并制作一组真正适用于特定阶段的儿童家具。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在儿童家具品牌中具有“元老”资格的外国品牌也出现在了中国家具的市场。如丹麦的芙莱莎(FLEXA)、意大利的哥伦比尼(COLOMBINI)。
芙莱莎(FLEXA)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于丹麦的小镇Horsens,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多年来,芙莱莎专业致力于儿童家具,拥有自己的木材加工厂,材质为精选的北极松(图2.1)。在价格方面,芙莱莎产品从数千到上万不等,目前,芙莱莎是全欧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儿童家具品牌,它代表着世界儿童家具最高的品质。
图2.1 芙莱莎儿童家具
哥伦比尼(COLOMBINI)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具有四十多年生产经验的意大利家具公司,其定位为“意大利文化的传播者”。进入中国后,哥伦比尼依旧采用意大利的设计,生产地在北京。理念上,哥伦比尼注重“孩子与梦想”,其产品色彩较为浓郁,注重整体搭配,为儿童营造出梦幻的卧室氛围(图2.2)。因此,这家排名第一的家具企业,入华以来销售量逐年翻倍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分析 1
1.2 课题的目的 3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3
1.4 本章小结 4
第2章 儿童家具的市场和品牌研究 5
2.1 儿童家具的市场现状分析 5
2.2 儿童家具品牌研究 9
2.3 国内儿童家具存在的问题 13
2.4 儿童家具的发展趋势分析 13
2.5 本章小结 13
第3章 儿童家具的产品研究 14
3.1 儿童家具市面产品分析 14
3.2 儿童家具经典设计分析 17
3.3 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及相关规定 20
3.4 本章小结 22
第4章 儿童家具课题的设计定位 23
4.1 儿童家具的设计定位 23
4.2 儿童的隐喻思维和色彩心理研究 23
4.3 儿童家具材质及效果分析 26
4.4 儿童椅人机工程学研究 27
4.5 本章小结 30
第5章 儿童家具的设计与实现 31
5.1 设计方案的确定过程 31
5.2 方案的人机设定 39
5.3 方案的材质选择 39
5.4 方案模型的加工流程及成型 40
5.5 本章小结 42
总结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附图 4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