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3
2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调查方案设计 4
2.1 调查对象 4
2.2 调查内容 6
2.3 调查地点 7
2.4 调查时间 8
2.5 调查过程 8
3 淮安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分析 9
3.1 使用者的基本特征 9
3.2 出行目的 13
3.3 出行时段 13
3.4 出行距离 14
3.5 出行使用时间 14
3.6 出行选择意向 15
3.7 出行者使用感受 15
3.8 对淮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建议 17
4 基于出行特征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规划 19
4.1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的定性分析 19
4.2 基于LOGIT模型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的定量分析 20
4.3 小结 24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附录A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问卷调查 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发展更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成为当前至关重要的解决方法。机动化快速发展,私家车越来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过多的机动车不仅造成了城市交通堵塞,并且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还会对大气环境及空气中质量造成污染,由数据统计,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30%以上来自于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在这样一个油价高涨、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发展公共自行车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因此,许多城市和公共部门指定了了战略来鼓励骑自行车,如投资了自行车道,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等。公共自行车系统PBS(Public Bicycle System)是一种绿色低碳、健康便捷的交通方式。同时,它是城市短距离出行的有效交通方式,在一定交通工具选择范围内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性,具有灵活性、少排放、节约个体支出、减少拥堵和能源消耗、有利于个人健康等优点。相比私家车,骑自行车是一个安静,快速,健康,无排放,提高空间效率的交通运输手段。因此,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未来交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 研究意义
目前公共自行车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巴塞罗那、巴黎、里昂等城市都建设相对完整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在我国,虽然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理论在自行车规划理论的框架中发展相对成熟,但是在其应用层面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理论。在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所保持的态度决定了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面貌和方向。通过分析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的应用现状,总结国外公共自行车发展的先进经验,针对公共自行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征,需求预测,租赁站点选址以等方面,使公共自行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代表城市的一个形象和符号[1]。低碳交通和绿色出行成为当前许多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选择。淮安近年来雾霾天气也逐渐常态化,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投入运营,三期公共自行车建设工程全部完成。本文以淮安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特征,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建设。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共自行车发展过程
20世纪60年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第一代公共自行车,名为“白色自行车计划”项目:采用捐赠的自行车;由无政府组织发起;无固定地点;不记名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年丹麦本哈根诞生了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特点是:采用专用自行车,有固定存放点,不记名使用,使用方便,租金低廉。20世纪90年代,北欧部分国家等出现了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特点是:采用专用自行车,多数由政府和企业合作运营,有固定存放点,需要一定保证金才可实名使用,集合先进电子信息技术[2]。
1.3.2 国外公共自行车研究现状
目前,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公共自行车主要采用的是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由政府主导,私人企业运营。中国的运营模式也与欧洲相似,也是依靠政府推动,企业承包并加以管理。
欧洲各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所依仗的技术平台包含了许多现代化科技手段,如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芯片技术等——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的技术平台。控制中心、客服网点、租赁网点、服务终端、停车桩都实现了互联,能够进行实时通信,不仅可以实现异地还车,很多其他交易如会员注册,也不受服务网点地理位置的限制。
1.3.3 国内公共自行车研究现状
国内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系统由锁车桩和服务系统组成。杭州是第一个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城市,目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杭州的租赁站点分为固定标准式和移动便捷式两个类型。固定标准式即租车者可以在任意的固定租赁点租和还自行车;移动便捷式服务店集中在人流密集的地区,并且租车者必须将车辆还至借车的服务点。广州的居民凭借身份证办理租赁卡,且武汉的公共自行车内有GPS定位系统,租车时只需在锁车桩上读卡便可以成功借车。在武汉,居民只需要使用有效证件不需要押金就可以申请到公共自行车租赁卡。
中国在租赁系统所依仗的科技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逊色很多,在已经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城市中,每个自行车租赁点不设有服务终端,只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租车卡实行交互的查询设备,不具备查询其他租赁点信息和GOOGLE MAP应用功能,一般都采用一车一桩的形式。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第一章介绍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国内外有关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陈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的纲要以及研究方法,给出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主要以淮安为背景,进行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特征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第三章对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对出行者属性进行分析,出行目的分析,出行距离分析,出行时间分析,出行时段分析,出行选择意向,出行者使用感受分析,最后基于出行特征的公共自行车规划的发展建议;
第四章根据淮安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来应用于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规划,总结了公共自行车选址的因素与原则,并且介绍如何用logit模型预测公共自行车需求量。
1.4.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类比分析法、调查法、数据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c)淮阴区
如图2-4所示,淮阴区处于较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商业区很少,大多为居民小区和便民服务机构。因此调查地点为客流量较大的汽车北站;人群集中的淮阴师范学院以及一些大型住宅区。
3.4 出行距离
4.1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的定性分析
4.1.1 选址因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3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