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烹饪研究的电饭煲创新设计(附件)
目 录
一、设计说明
二、设计作品正稿
三、设计草图
目 录
1 引言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2 市场调研2
2.1 市场现状2
2.2 设计要求2
2.3 现有产品的调研与分析4
3 设计构思4
3.1 设计定位4
3.2 设计构思及过程4
3.3 设计草图5
3.4 最终方案概述7
3.5 配色方案9
3.6实物展示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如今的科技发展速度称得上日新月异,各行业都离不开“科技”二字;大到国家的航空军事建设,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发达的科学技术也为我们的设计研究提供着充足的设计基础,也为我的电饭煲设计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在中国,有超半数的人以大米为主食,由于地域的不同,土质环境的不同,所以大米的种类也多种多样。随着生活质量的进步,对煮饭工具电饭煲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最直接的要求表现在电饭煲的外形是否好看,功能是否多样,是否节能;其次就是米饭的可口程度、营养程度等等,这些因素逐渐成为了评判电饭煲好坏的标准。
而近年来有很多消费者喜欢漂洋过海去国外购置电饭煲,即使这些电饭煲的价格是国内电饭煲的十几倍,甚至更多,也仍然低挡不住他们抢购的欲望。在他们眼中,国外电饭煲的制作要比国内精良,技术要比国内先进,做出的米饭一定更可口更营养。从本质上来看,国外种植的大米与国内大米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含成分也不同,中国大米未必适合外国的电饭煲。与其想要改变消费者对进口电饭煲的青睐,不如在本土的电饭煲的基础上来一次技术与功能的创新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电饭煲已经把煮饭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简单,再加上好的设计往往更能独树一帜。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相比大米的质量之下,烹制米饭所需要的火候、时间若是把握不到位,都没有办法使米饭的价值最大化的表现出来。再者就是人与人喜欢的口感不同,需求不同,想要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合更多人的需要,又能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我要做的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其不足,加以大胆创新,设计出更方便,更能解决多数人不同需求的智能产品,使产品能更好的贴合每一位使用者。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市场上日渐成熟的智能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创新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包括外观造型、使用功能、人机交互等等,按照致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实现其美学功能、实用功能、象征功能,并与科技完美融合,增加功能的基础上还要简化操作流程,使用户一目了然,并且缩短操作时间。要想实现这些功能,首先经过大量研究对比市面中已有的产品后,再深入分析出各种品牌产品的优缺点,并进行学习和创新,实现产品的功能多元化、按键人性化、材料安全、制作工艺精美等产品的价值,能够面向更广的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2 市场调研
2.1 市场现状
电饭煲作为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家用电器,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它已不再是简单的煮饭工具,可以一锅多用,蒸、煮、炖、煨样样精通。经过分析比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后,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电饭煲提手设计不合理,按钮和显示屏的的设计也不符合人机;内胆拿放以及搬运电饭煲的时候不方便,外观造型没有创新,有的过于保守,有的过于花哨;体验、引导、探索式的操作比较少,最主要的是内胆设计不多样化,无法满足同一家庭不同口味人群等等。
2.2 现有产品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1、机械式/自动保温式的电饭煲,这种电饭煲的功能比较单一,加热方式为底盘加热,受热不均,口感欠佳;
2、电子控制式的电饭煲,分为电子控制式、微电脑控制式,加热方式多为上下立体加热,是先由底部的发热后,热量到达顶部,再由顶部折射回底部,将热量进行反复来回的传输后,最终实现食物的蒸煮;同时期还有一种较为先进的加热方式为三维立体加热,是电饭煲内部本身同时进行的多方位发热,这样的加热方式一来可以让食物的受热更均匀,二来大大缩短了蒸煮时间;
3、现如今绝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的多功能电饭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3年推出的真空压力土灶煮饭煲和时下最火的IH电磁加热电饭煲。
时间
品牌
产品名称
创新技术
2011.1
苏泊尔
IH电磁环绕加热电饭煲
国内首推IH电磁坏绕加热技术
2013.9
苏泊尔
球釜IH电饭煲
球形设计与IH结合
2014.8
九阳
铁釜IH电饭煲
“铁锅煮饭”内胆为纯铁
2015.4
美的
鼎釜IH电饭煲
首推鼎釜内胆
2016.3
格力
大松电饭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