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效果的特征与设计

肌理效果的特征与设计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首先是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现今传统素材的肌理效果的实际发展现状及趋势;其次,采用由不同传统素材产生的肌理效果对比方法,就某个产品基本组织肌理效果的特点,进行外观、视觉效果、风格等进行探讨研究,以此来说明产品开发中传统素材肌理效果的运用与表达的重要性,并得出以下结论:20191028193128
1、不同传统素材所产生的肌理效果在某产品上的表现不同。
2、产品结构的设计、外观的设计以及色彩的设计都对肌理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传统素材的肌理效果的运用与表达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前景,但现在却还没有一个关于如何利用传统素材的肌理效果来丰富产品视觉效果的系统总结。本课题仅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最终结果将对传统素材的肌理效果在市场上展现出更强生命力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对建立适应我国肌理效果的设计理论体系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企业、消费者也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关键词:传统素材  肌理效果  产品
2.2.1 自然肌理
 任何物体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        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自然肌理。自然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图2.2、图2.3,。
2.2.2 人造肌理
    人造肌理是由人工早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比如木材,木材的人造肌理是人有目的地对木材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来创造木材本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或者改变木材一些自身固有的表面特征,人造肌理突出人为的工艺特性,强调工艺美和技术创造性。这些经过认为加工的木材肌理会使人对木材产生刺激的主观感受,从而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和印象。用过炭化,雕刻、压揉等工艺,再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另外肌理的构成形式可以与重复、渐变、发射、变异、对比等形式综合运用。还可以通过相同面料不同肌理的搭配运用;不同面料不同肌理的组合搭配;不同质地的搭配;不同图案的搭配;不同质地和图案的混合搭配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肌理的种类,来更好地创造和挖掘不一样的肌理结构。
2.3 肌理的情感效应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的。当这种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苦恼、厌恶。
肌理效果是部分产品的艺术语言,同时也是设计师在情感上的具体体现。肌理效果的呈现,离不开设计师的情感。人们在关注产品的肌理效果时,往往只是惊叹,他们看不到或者走不进设计师的内心,无法了解到这些震撼的肌理效果的真正情感。
肌理的情感效应,就是设计师运用肌理这一效果来表达和发挥设计师的思想和设计目的的一种手段,也就是一种创意工具。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经开始由物质世界的呈现发展为精神层面的表现。设计师越来越强调个人的情感在产品中自然流露。也就是他们“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情绪化的把握,它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方法”。例如,著名的法国画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最具有特色的技法是用沙子、泥土、固定剂和其他一些要素,构成一个厚厚的里面掺杂着颜料的底子,然后在这个底子里进行创作。这样,使得他的作品显得很脏、乱。然而,事实上,他就是想要用这样的肌理效果让自己的作品带上一种可以触知、强有力的事实,这真是他一直寻求的神秘情感。如图2.5,作品《吉卜赛人》。
正如罗夫斯基所说:“情感就其内容而言是极其多样的”。话句话说,也就是情感的根源是来自于极其多样的自然和文化的需要。对工业设计而言,产品的情感表现具体就是体现在其肌理效果中。对设计师而言,凡是能满足已经激起需要的产品,便能引起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作为稳定的情感在自己内心安定下来。而这样的情感在设计师的创造阶段潜移默化地在其肌理效果中体现。
那么,肌理的情感效应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从知觉心理学的角度中提出情感和情绪对于日常生活做决策的重要性。如图2.6:图2.6 情感化设计
而肌理效果的情感效应的体现,离不开情感化设计,只有设计师内心有这样的考虑、社会有这个需要,肌理效果的情感效应在产品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设计出更多凭借肌理效果展示的情感化产品,将会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3.1 肌理的表现形式
   在自然界中,肌理无处不在。就定义本身而言,有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两种。肌理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为:自然表现、原始元素表现和人造表现。
A.自然表现
肌理效果在自然风光中的运用非常多,也非常显著。主要就是自然风光的大致体现,没有细化。主要针对的是自然风光。
B.原始元素表现
原始元素就是实物的具体细节部分,比如树叶,它的原始元素就是“筋”等。
C.人造表现
这种表现形式就是人类运用技术手段将肌理效果更为绚丽地表现出来,相比较于自然表现、原始元素表现更为夺目。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1 研究的目的    3
1.2.2 理论意义    3
1.2.3 实践意义    4
第2章 肌理特征与设计表现    
2.1 肌理的含义    11
2.2 肌理的种类    
2.2.1 自然肌理    11
2.2.2 人造肌理    11
  2.3 肌理的情感效应    
第3章研究方法与内容    
  3.1 肌理的表现形式    
  3.2 市场调研    
  3.3 传统素材的种类与选取    
  3.4 天然植物的肌理效果与设计表现分析    
3.4.1 树木的横向肌理效果    
3.4.2 树木的径向肌理效果    
3.4.3 树皮的肌理效果    
  3.5 传统素材的最终确定    
  3.6 设计载体的选取    
第4章树皮包的设计方案
  4.1 创意草图    
  4.2 初步设计方案    
  4.3 方案筛选    
  4.4 最终方案的确定及效果展示    
4.4.1 设计定案    
4.4.2 细节展示与说明    
4.4.3 模型制作过程    
4.4.4 实物模型展示    
4.4.5 版面展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4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