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m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附件)
摘 要摘 要伴随着全世界干散货海运量的増长以及近年来新建散货船的不断投入到国际航运市场,全球干散货船队规模不断提升。干货船作为三大主导船型之一,有着庞大的市场供需,并且我们国家在干货船制造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建立世界造船强国,我们应该更多的聚焦于干货船市场。 本次毕业设计针对87m内河干货船做出了详细的规范设计,首先,通过已学知识、网络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对内河货船的发展、构造和特点有了整体认识。然后,根据导师提供的《2009版钢制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型线图和总布置图,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思路。本船为钢质内河货船,舷侧采用双层,底部采用双层底。船体中部使用纵骨架式船体骨架形式,船体首部和尾部采用船体混合骨架式。此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1)船舶结构规范设计方式方法以及现代全世界内河流域干货船的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概况;(2)中横剖面结构设计;(3)87m内河干货船的结构规范计算;(4)总纵强度校核或扭转强度校核;(5)基本结构图绘制关键词规范设计;内河货船;横剖面图;强度校核 ;基本结构图;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干货船 5
1.2.1 干货船的分类 5
1.2.2 干货船的发展 6
1.2.3 干货船的安全问题 7
1.2.4 干货船的市场状况 7
1.3 结构设计简要概述 8
1.4 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 8
1.5 结构设计的方法 8
1.6 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9
1.7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9
1.8 初步拟定结构形式 9
第二章 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书 10
2.1 概述 10
2.2 船体主要参数 10
2.2.1 主要尺度 10
2.2.2 计算尺度 10
2.3 板 11
2.3.1 外板 11
2.3.2 内舷板及内底板 13
2.3.3 甲板 14
2.3.4 舱口角隅加强腹板 15
2.3.5 局部加强 15
2.4 尾部结构构件校核(横骨架式) 2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干货船 5
1.2.1 干货船的分类 5
1.2.2 干货船的发展 6
1.2.3 干货船的安全问题 7
1.2.4 干货船的市场状况 7
1.3 结构设计简要概述 8
1.4 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 8
1.5 结构设计的方法 8
1.6 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9
1.7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9
1.8 初步拟定结构形式 9
第二章 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书 10
2.1 概述 10
2.2 船体主要参数 10
2.2.1 主要尺度 10
2.2.2 计算尺度 10
2.3 板 11
2.3.1 外板 11
2.3.2 内舷板及内底板 13
2.3.3 甲板 14
2.3.4 舱口角隅加强腹板 15
2.3.5 局部加强 15
2.4 尾部结构构件校核(横骨架式) 2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2.4.1 底部骨架 25
2.4.2 舷侧骨架 25
2.4.3 机舱甲板 26
2.4.4 支柱的负荷确定 27
2.4.5 舱壁 27
2.5 首部结构校核(横骨架式) 29
2.5.1 底部骨架 29
2.5.2 舷侧骨架 29
2.5.3 甲板 30
2.5.4 舱壁 30
2.6 首尾柱 31
2.6.1 首柱 31
2.6.2 尾柱 31
2.7 甲板室 33
2.7.1 甲板和围壁板 33
2.7.2 围壁扶强材 33
第三章 船中剖面总纵强度校核 34
3.1 概述 34
3.2 主尺度 34
3.3 舯剖面模数的计算 34
3.4 实船的中横剖面模数计算 35
3.5 中横剖面示意图 37
结 语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造船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
造船行业作为典型的第二产业,这个代表了国家整体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工作和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提供了基础性的关键的扎扎实实的保障,造船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和体现了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甚至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在遥远的1900年左右,世界造船行业的掌控者地位大都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的西方世界,产出数量和科技的发达指数还有船舶的总体质量等关键环节,发达国家始终都处于决定性的垄断地位,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在这期间成为了真正的造船大国并占据了决定性的领导地位。
然而21世纪初,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的大背景下,在日韩等亚太沿海的亚洲国家经过了迅速的发展和追赶下,欧美等老牌造船大哥大有被赶超甚至远远被超越的势头。造船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密集中并且综合性极高的制造行业,日本和韩国通过有效学习并融会贯通诸如电子业等新型发达领先的行业的经验技术来发展船舶的技术水平取长补短,还有诸如国企和大财团的巨额投资,真正的夺得了“世界领先造船大国”的桂冠。众所周知发展的大前提是法律,韩国的健全高效的法律制度对本国船舶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也为韩国造船业日后的发展铺垫好了日后的路。在这期间,韩国通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比如在高校开设船海课程也显著提高造船设备的技术水准还有生产能力以及船舶质量,日后几年日本也远远被韩国甩在了后面,夺得冠军。
然而在2000年初,随着我国经济飞一般迅猛的增长,依靠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船舶业在我国出现了这样一种场景:“从来不缺订单量,天天都有任务做”。世界船业的中心渐渐向比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偏移、欧美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
我国内河行海量占到了总体航运量的大多数,内河船的运输力承担着诸如珠三角长三角的长江、珠江、淮河、京杭运河等主干线给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诸如粮食,煤矿等货物的运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内河货船的重要性的增加,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将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潮。
20世纪末,在韩、日强有力的竞争下,欧美造船业日渐低靡。造船业本就是综合性的制造业,日本的自身技术是通过吸收其它工业的先进技术来发展,故财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并且具有融会贯通的实力的日本,一举拿下“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称号。法律是发展的基石,韩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为造船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造船业的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韩国又大规模地增加造船设备以及提高生产能力,以至于后来韩国的订单量持续几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1]。
现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自己本国的海洋产业尤其是船舶同海洋工程方向,其本质原因如下:海洋产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表明出每一个大国的综合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