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中的招标项目交易统计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某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中的招标项目交易统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立项项目和等级备案项目统计分析、标段发包情况统计分析、交易量统计分析、施工类标段统计分析、监理类标段统计分析、招标代理类标段统计分析、设备类标段统计分析、经济适用房标段统计分析,分析各类交易项目的交易情况,了解整个交易市场的情况,从而为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市场的培育、建设项目的促进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项目交易;统计分析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3
1.5 统计分析简介    4
1.5.1统计分析概念    4
1.5.2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4
第二章 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    5
2.1建设工程概念    5
2.2招投标性质    6
2.3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种类    7
2.4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    8
2.5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    10
第三章 招标项目交易统计分析    12
3.1公开招标报名方式、资审合格率及投标率统计    12
3.2施工类公开招标标段网络化情况统计    12
3.3评标方法使用情况统计    13
3.4不同招标类别交易统计    15
3.4.1施工类统计    15
3.4.2服务类统计    16
3.4.3货物类统计    16
3.5经济适用房类交易统计    17
第四章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招标投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在这种方式采购中,买方(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开的采购要求,吸引众多的卖方(投标人)平等参与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其实质是买方穷其办法选择卖方的过程。[8]
经过多年发展, 尤其是近5年来的努力, 招标投标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有形交易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方式。工程招投标也因其市场份额巨大、涉及行业广、参与者众多、社会影响深远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这一活跃的交易市场对于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市场的培育、建设项目的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不仅在建设工程有关的系统上面的投入了大量研究,而且对于建设工程交易相关的统计工作、统计方法、统计体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国外已经拥有针对建设工程的各种统计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城市建设问题。
1.2.1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工程市场的信息处理量也是急剧增加。我国为使简述工程市场信息管理规范化,20世纪末开始提倡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以来,统计分析方法在建设工程行业中的作用显的越来越重要。
我国各城市响应国家建设部门号召,分别都在建设工程交易系统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功能完善。杭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牵头研发了“ 杭州城区评标专家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各城区专家资源共享。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高度重视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全力探索工程交易管理与服务的“阳关交易、高效服务”模式,创新应用了网上交易平台“e路阳光”。
冯雨峰、何洪杭收集了杭州市区西湖、江干等6个老城区2000-2003年的建设项目报批资料共计13000多个项目的数据,根据空间分布和功能类别进行初步分析,把实际的用地增量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安排进行对比。研究表明,4年来杭州城市实际建设用地增长数量及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已经与城市总体规划产生巨大差距。研究结论对城市规划提出了以下五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服务可能产生促进作用;二是城市经济发展导致城市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三是城市建设用地使得土地资源紧缺,“精致发展”之路尚需规划工作者探索;四是市区各区块建设用地发展并不均衡,如何协调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五是如何加强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库的系统和规划管理决策系统的衔接,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快速反应能力。
孔江比较了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的差别,指出在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经济速增的情况下,针对如何优化城市综合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这四个问题,对若干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方法。[10]孔江认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立一套能够综合地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诸方面等指标体系,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工作。
玄文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研究到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他提出在交易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统计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而规避交易风险。孟庆新根据铁路客票的交易情况,研究了其中的交易数据与关系,研发了一套铁路客票交易系统,欲利用这套系统对客票的交易进行深层统计分析。姜雁斌对在包容性发展中,交易成本如何降低做了深入探讨。他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式验证了交易成本在壁垒形成、能力积累及制度构建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社会包容性发展可以通过构造一个合理的低交易成本和高交易成本环境。通过对2009年到2011年间39家企业的访问调查,他归纳了对交易成本有着影响的4个主要因素,即信息对称、信任气氛、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并且基于区域、产品、企业的特性构造了交易成本降低模式。何德好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论证了信用风险交易的意义及价值所在,并从理论上解释、分析了建立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同时说明了我国信用风险交易市场构建的基本条件,并且得出我国目前已有条件开展信用风险交易。门东平观察到同一时间股票的相互影响关系缺乏探讨,则利用Zip-f图像对2002年至2005年每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的进行统计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4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