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标注网站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摘要:web2.0时代兴起,信息需要被有效地组织,大众标注也基于这种需求应运而生,大众标注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大众标注网站本身为基础,从标注网站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三个方面研究用户的满意度与行为意愿,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三个变量与用户标注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于用户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对用户行为意愿的影响效果显著。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为大众标注网站今后的优化提供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 3
(一)概念模型 3
(二)研究假设 3
1.信息质量 4
2.系统质量 4
3.服务质量 4
4.用户满意度 5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5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结构 5
(二)数据收集 6
(三)信度效度分析 7
(四)个体差异检验 9
(五)多元回归分析 10
(六)假设验证结果 13
四、研究结果讨论 13
五、建议和展望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图1 大众标注网站用户标注行为模型 3
图2 模型路径关系 12
表1 问卷测量指标 6
表2 样本基本资料统计 7
表3 信度Cronbach α值 8
表4 因子分析 9
表5 个体差异检验一览表 10
表6 用户满意度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 11
表7 用户满意度逐步回归模型总体参数 11
表8 用户使用意愿回归分析 11
表9 用户使用意愿回归模型总体参数 12
表10 各指标平均得分结果汇总 13
表1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13
大众标注网站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br /> 引言
大众标注行为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能够满足用户多次阅读和方便自身查找的需要,在以往受到传播介质的局限,这种行为带来的价值十分有限,而当今社会中,由于数据大爆炸和网络内容非结构化,web2.0时代兴起,信息需要被有效地加以组织,用户标注也基于这种需要而产生,该行为容许用户向信息对象添加各类标签、关键词、评论或等级评价,分享标注结果[1]。国外学者将标签分为内容标签(contentbased tag)、情境标签(contextbased tags)、主观标签(subjective tags)、组织标签(organizational tags)四大类[2]。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之间的交互大大增强,标注也逐渐成为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大众标注没有传统信息组织方式的种种约束,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引导用户参与大众标注,有助于优化信息资源的组织[3]。
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标注需求,哪些影响因素与用户参与标注时的体验有关。这些疑问,是相关研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相关标注系统提供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用户对标注系统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对于标注的行为意愿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用户访问是标注系统提供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用户在标注行为中的感知满意度,进而保持并提高用户对于标注系统的重复访问动机和意愿,这一向是各标注系统提供商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大众标注行为,现阶段已有对于标注行为动机的调查与分析,国外关于用户标注动机的研究开始较早,发展也较快。如S A.Golder与B A.Huberman 通过对Delicious 标签的定量统计分析了用户的行为,认为用户标注的目的可以表现为:表达资源的主题、描述资源所有者、改善分类资源、描述资源特征、进行资源自我引用等[4]。C S.Firan 等人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社交音乐平台Lastfm 中用户信息的统计调查,分析了用户偏好与标签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根据用户偏好推荐个性化标签的建议[5]。
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与国外偏重于实证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引入阶段。靳延安提出了度量用户和资源动机倾向性的5 种指标,并基于此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机倾向性判别模型,设计了推荐算法[6]。查先进,吕彬重点研究了标注动机与标签形式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标签的形式可以分为复合型标签、长标签、缩略语标签和符号标签[7。]。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对大众标注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尚在概念引入阶段,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较为鲜见。除此以外,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效图书馆和图书分享网站的用户标注行为,在图书馆领域,标注服务逐步得到应用。用户标注可以创造新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并且以新的途径访问资源。目前国内图书馆所使用的标注系统还不够完善,用户添加的标签不能帮助用户进行检索并组织信息资源,同时,系统与用户的交流也仅限于热门标签等,不能根据用户自身添加的标签和评论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专门的推荐服务[8]。其中,有关图书馆的图书标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研究,比如探讨标签如何应用到图书馆,以及如何将社会分享网站应用到图书馆,而关于图书馆用户的标注行为研究却非常少[9]。在图书分享网站的图书标注研究中,国内学者,吴丹和庄晓喆按照功能将图书分享网站分为社会编目网站、在线读书网站和网上书店[10]。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各学者对于大众标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用户自身的偏好和图书馆标注系统等。试图从标注系统自身的角度进行研究,构建用户标注行为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模型,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讨标注系统的质量对于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与标注系统使用意愿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供大众标注网站标注服务管理运作中予以参考。
二、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
(一)概念模型
国外学者Landrum和Prybutok在基于 SERVQUAL 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ISYSCESS模型,用来测量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用户使用成功的影响因素,他们将用户有效性和满意度这两个变量测量用户使用意愿和信息服务系统成功,其中包括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三个影响因素[11];刘渊与邓红军等学者首先对于信息系统和门户网站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愿等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做出总结,基于研究结果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与用户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并做出调整,在 SERVQUAL 的基础上将信息质量、易用性、可获得性、关怀性和网站效率这四个因素作为测量服务质量的维度 [12]。此调研主要研究大众标注网站的用户标注行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用户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借鉴经典SERVQUAL模型,构建了大众标注网站用户标注行为意愿的假设研究模型,研究模型的概念关系及影响假设如图1所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 3
(一)概念模型 3
(二)研究假设 3
1.信息质量 4
2.系统质量 4
3.服务质量 4
4.用户满意度 5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5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结构 5
(二)数据收集 6
(三)信度效度分析 7
(四)个体差异检验 9
(五)多元回归分析 10
(六)假设验证结果 13
四、研究结果讨论 13
五、建议和展望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图1 大众标注网站用户标注行为模型 3
图2 模型路径关系 12
表1 问卷测量指标 6
表2 样本基本资料统计 7
表3 信度Cronbach α值 8
表4 因子分析 9
表5 个体差异检验一览表 10
表6 用户满意度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 11
表7 用户满意度逐步回归模型总体参数 11
表8 用户使用意愿回归分析 11
表9 用户使用意愿回归模型总体参数 12
表10 各指标平均得分结果汇总 13
表1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13
大众标注网站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br /> 引言
大众标注行为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能够满足用户多次阅读和方便自身查找的需要,在以往受到传播介质的局限,这种行为带来的价值十分有限,而当今社会中,由于数据大爆炸和网络内容非结构化,web2.0时代兴起,信息需要被有效地加以组织,用户标注也基于这种需要而产生,该行为容许用户向信息对象添加各类标签、关键词、评论或等级评价,分享标注结果[1]。国外学者将标签分为内容标签(contentbased tag)、情境标签(contextbased tags)、主观标签(subjective tags)、组织标签(organizational tags)四大类[2]。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之间的交互大大增强,标注也逐渐成为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大众标注没有传统信息组织方式的种种约束,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引导用户参与大众标注,有助于优化信息资源的组织[3]。
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标注需求,哪些影响因素与用户参与标注时的体验有关。这些疑问,是相关研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相关标注系统提供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用户对标注系统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对于标注的行为意愿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用户访问是标注系统提供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用户在标注行为中的感知满意度,进而保持并提高用户对于标注系统的重复访问动机和意愿,这一向是各标注系统提供商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大众标注行为,现阶段已有对于标注行为动机的调查与分析,国外关于用户标注动机的研究开始较早,发展也较快。如S A.Golder与B A.Huberman 通过对Delicious 标签的定量统计分析了用户的行为,认为用户标注的目的可以表现为:表达资源的主题、描述资源所有者、改善分类资源、描述资源特征、进行资源自我引用等[4]。C S.Firan 等人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社交音乐平台Lastfm 中用户信息的统计调查,分析了用户偏好与标签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根据用户偏好推荐个性化标签的建议[5]。
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与国外偏重于实证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引入阶段。靳延安提出了度量用户和资源动机倾向性的5 种指标,并基于此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机倾向性判别模型,设计了推荐算法[6]。查先进,吕彬重点研究了标注动机与标签形式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标签的形式可以分为复合型标签、长标签、缩略语标签和符号标签[7。]。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对大众标注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尚在概念引入阶段,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较为鲜见。除此以外,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效图书馆和图书分享网站的用户标注行为,在图书馆领域,标注服务逐步得到应用。用户标注可以创造新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并且以新的途径访问资源。目前国内图书馆所使用的标注系统还不够完善,用户添加的标签不能帮助用户进行检索并组织信息资源,同时,系统与用户的交流也仅限于热门标签等,不能根据用户自身添加的标签和评论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专门的推荐服务[8]。其中,有关图书馆的图书标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研究,比如探讨标签如何应用到图书馆,以及如何将社会分享网站应用到图书馆,而关于图书馆用户的标注行为研究却非常少[9]。在图书分享网站的图书标注研究中,国内学者,吴丹和庄晓喆按照功能将图书分享网站分为社会编目网站、在线读书网站和网上书店[10]。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各学者对于大众标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用户自身的偏好和图书馆标注系统等。试图从标注系统自身的角度进行研究,构建用户标注行为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模型,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讨标注系统的质量对于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与标注系统使用意愿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供大众标注网站标注服务管理运作中予以参考。
二、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
(一)概念模型
国外学者Landrum和Prybutok在基于 SERVQUAL 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ISYSCESS模型,用来测量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用户使用成功的影响因素,他们将用户有效性和满意度这两个变量测量用户使用意愿和信息服务系统成功,其中包括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三个影响因素[11];刘渊与邓红军等学者首先对于信息系统和门户网站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愿等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做出总结,基于研究结果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与用户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并做出调整,在 SERVQUAL 的基础上将信息质量、易用性、可获得性、关怀性和网站效率这四个因素作为测量服务质量的维度 [12]。此调研主要研究大众标注网站的用户标注行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用户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借鉴经典SERVQUAL模型,构建了大众标注网站用户标注行为意愿的假设研究模型,研究模型的概念关系及影响假设如图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