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预测比较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1.5 研究内容 3
2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行业现状分析 3
2.1 苏州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4
2.2 无锡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5
2.3 常州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6
3 灰色理论基本原理 7
3.1 灰色预测理论概述 7
3.2 GM(1,1)模型构建原理 8
3.3 GM(1,1)模型的构建 12
4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行业现状分析 13
4.1 苏州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13
4.2 无锡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17
4.3 常州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20
4.4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预测比较分析 24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2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十三五”时期,即从2016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格局”,各项改革事业也进入了“攻坚期”[1]。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这是一把“双刃剑”,使得中国邮政业不仅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对于如何准确把握邮政业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定位,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邮政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加速推进整个行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型,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邮政业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已实行改革政策,实现了政企分开,实施了公司化及股份化的改革方案,建立信息化建设;而在国内,近几年来,国家大力主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倡产业转型升级。由此看来,无论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国际背景还是国内经济转型要求的大环境都给中国邮政行业发展带来了的新要求[2]。实践证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筑新的战略优势是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庞大的市场,用更加精准、独特的眼光,为我国邮政业务的明天做好充足的准备,急需深入研究我国邮政业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1.2 研究意义
苏南地区,主要指苏锡常三个城市,是近10年来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根据江苏省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13个城市的收入排名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总体上,苏南地区城市民生活大多达到小康水平,即将跨进富裕行列,对于邮政这个服务性行业有着一定深刻的了解及认识,邮政业务是城镇居民生活中是触手可及的。因此,对苏南地区的邮政业务收入进行预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邮政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对于它的客观规律,人们无法直接地认识到,倘若人们想要修正对其的主观认识并提高它的透明度,只能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来实现。所以,对管理和科研人员来说,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信息并不是全部确定,也不是全部不确定,而是部分确定。这个系统也就是灰色理论系统。因此,将灰色预测理论用来对邮政业务收入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邮政业务既要着眼于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展现出稳定而又持续的发展趋势。邮政业务的发展类似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可变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常常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邮政业务的发展也度过了了高峰时期和低潮时期。本论文从现今苏南地区邮政业务市场现状预测了未来2年我国邮政业务收入的发展趋势,通过在江苏统计局获得统计数据对邮政业务收入进行准确预测。通过对过去几年邮政业务收入的比较,找出苏南地区邮政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对邮政相关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加速推进整个行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邮政业务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对其业务收入进行量化预测建模基础上的,对邮政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量化分析邮政业务的现状及其特征。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入手,做了大量数据研究与调查,从而得出一系列关于邮政业务的研究成果。
就目前已有的关于邮政业务方面的文献资料看来,国内研究邮政业务己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内容大多侧重于研究邮政业务的发展历程。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刊物以由国家邮政局主管、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5年主办的邮政学术性双月刊《邮政研究》和1976年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集团公司的机关刊《中国邮政》杂志为主。此外,还有很多地区和高校出版了有关邮政业务发展状况的论文集、研究专刊。很多学者针对我国邮政业务中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具体角度进行了研究沦述,如: 黄晓韩,孙青华,张素珍,赵 耀(2007)的“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数的研制及应用”[4], 汤薇(2014)的“网络资源视角下江苏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策略”[5],王志丰(2011)的“邮政业务数据分析结果展示技术浅析”[6]等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邮政业务发展与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邮政业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理论的分析,只是一方面,缺少了一些量化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对邮政业务进行量化的分析和预测,一些学者们用灰色系统模型以及其他的建模思想,对邮政业务进行了分析预测,如胡芳芳(2009)的“基于AR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邮政业务总量预测”[7],吴惠荣(1990)的“应用灰色模型预测邮电业务总量”[8],何志刚(2010)的“邮政业务中数据挖掘模型的研究与实现”[9],李琳(2013)的“电子商务助推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策略”[10],韩红彩(2010)的“灰色系统预测的研究与分析”[11],胡庄君(2002)的“国际邮政业务和通讯服务贸易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2] 等研究对邮政业务进行了预测,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方法
本文以灰色预测建模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如下所述:
1.文献分析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搜索学校网络数据库中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资料,理清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得出相应结论。
2.灰色预测建模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法对苏南各地区邮政业务收入进行灰色预测及比较,预测未来几年的数据。
1.5 研究内容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五个方面来写;第二章主要通过浏览江苏统计年鉴和邮政部门的相关资料,查阅目前几年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相关信息,了解近几年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发展趋势,得出精确的初始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操作,对我国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三章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包括灰色系统理论产生背景和灰色预测模型;第四章为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及比较的结论与展望。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1.5 研究内容 3
2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行业现状分析 3
2.1 苏州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4
2.2 无锡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5
2.3 常州邮政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6
3 灰色理论基本原理 7
3.1 灰色预测理论概述 7
3.2 GM(1,1)模型构建原理 8
3.3 GM(1,1)模型的构建 12
4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行业现状分析 13
4.1 苏州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13
4.2 无锡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17
4.3 常州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分析 20
4.4 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预测比较分析 24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2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十三五”时期,即从2016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格局”,各项改革事业也进入了“攻坚期”[1]。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这是一把“双刃剑”,使得中国邮政业不仅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对于如何准确把握邮政业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定位,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邮政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加速推进整个行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型,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邮政业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已实行改革政策,实现了政企分开,实施了公司化及股份化的改革方案,建立信息化建设;而在国内,近几年来,国家大力主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倡产业转型升级。由此看来,无论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国际背景还是国内经济转型要求的大环境都给中国邮政行业发展带来了的新要求[2]。实践证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筑新的战略优势是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庞大的市场,用更加精准、独特的眼光,为我国邮政业务的明天做好充足的准备,急需深入研究我国邮政业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1.2 研究意义
苏南地区,主要指苏锡常三个城市,是近10年来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根据江苏省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13个城市的收入排名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总体上,苏南地区城市民生活大多达到小康水平,即将跨进富裕行列,对于邮政这个服务性行业有着一定深刻的了解及认识,邮政业务是城镇居民生活中是触手可及的。因此,对苏南地区的邮政业务收入进行预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邮政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对于它的客观规律,人们无法直接地认识到,倘若人们想要修正对其的主观认识并提高它的透明度,只能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来实现。所以,对管理和科研人员来说,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信息并不是全部确定,也不是全部不确定,而是部分确定。这个系统也就是灰色理论系统。因此,将灰色预测理论用来对邮政业务收入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邮政业务既要着眼于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展现出稳定而又持续的发展趋势。邮政业务的发展类似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可变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常常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邮政业务的发展也度过了了高峰时期和低潮时期。本论文从现今苏南地区邮政业务市场现状预测了未来2年我国邮政业务收入的发展趋势,通过在江苏统计局获得统计数据对邮政业务收入进行准确预测。通过对过去几年邮政业务收入的比较,找出苏南地区邮政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对邮政相关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加速推进整个行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邮政业务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对其业务收入进行量化预测建模基础上的,对邮政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量化分析邮政业务的现状及其特征。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入手,做了大量数据研究与调查,从而得出一系列关于邮政业务的研究成果。
就目前已有的关于邮政业务方面的文献资料看来,国内研究邮政业务己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内容大多侧重于研究邮政业务的发展历程。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刊物以由国家邮政局主管、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5年主办的邮政学术性双月刊《邮政研究》和1976年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集团公司的机关刊《中国邮政》杂志为主。此外,还有很多地区和高校出版了有关邮政业务发展状况的论文集、研究专刊。很多学者针对我国邮政业务中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具体角度进行了研究沦述,如: 黄晓韩,孙青华,张素珍,赵 耀(2007)的“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数的研制及应用”[4], 汤薇(2014)的“网络资源视角下江苏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策略”[5],王志丰(2011)的“邮政业务数据分析结果展示技术浅析”[6]等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邮政业务发展与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邮政业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理论的分析,只是一方面,缺少了一些量化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对邮政业务进行量化的分析和预测,一些学者们用灰色系统模型以及其他的建模思想,对邮政业务进行了分析预测,如胡芳芳(2009)的“基于AR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邮政业务总量预测”[7],吴惠荣
1.4 研究方法
本文以灰色预测建模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如下所述:
1.文献分析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搜索学校网络数据库中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资料,理清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得出相应结论。
2.灰色预测建模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法对苏南各地区邮政业务收入进行灰色预测及比较,预测未来几年的数据。
1.5 研究内容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五个方面来写;第二章主要通过浏览江苏统计年鉴和邮政部门的相关资料,查阅目前几年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相关信息,了解近几年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发展趋势,得出精确的初始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操作,对我国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三章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包括灰色系统理论产生背景和灰色预测模型;第四章为苏南地区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及比较的结论与展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