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佛教文化意义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及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文化在慢慢地失去它的原始性和传承性,本文借助天珠来体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全面客观的角度去阐述和研究天珠,总结归纳流传的天珠传说,运用宝石学专业知识对天珠本身材质以及天珠图腾及寓意进行研究,再者阐述天珠出现在佛教以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意义,最后追踪天珠传入汉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流行的趋势,为在汉藏关系的进一步友好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总之本文要通过更加科学的角度去阐述和分析它的内涵及其背后所包涵的文化,让人们达到更加理性的文化认知,使学术方面进一步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起源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1
1.2.2 国内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2
1.3 发展趋势 2
2 “天珠”科学分析 3
2.1 天珠简介 2
2.2 宝石学眼中的天珠 3
2.2.1天然天珠 3
2.2.2 人工天珠及制作工艺 4
2.2.3 天珠的鉴定 6
3 天珠的追溯 7
3.1 天珠的传说 7
3.2 天珠的踪迹 8
4 天珠本身与宗教联系 9
4.1 天珠图腾 9
4.1.1 天珠图纹介绍 9
4.1.2 天珠图纹所反映的宗教思想 9
4.2 天珠在藏族的盛行 10
4.2.1 藏式佛塔中的天珠 11
4.2.2 古老藏族货币的天珠 11
4.2.3 藏药中的天珠 12
5 现代天珠 13
5.1 现代天珠的流行 13
5.1.1 现在天珠的收藏 13
5.1.2 西藏旅游区天珠小饰品盛行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的起源及意义
藏族一直以来便是高度注重信仰的民族,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遗留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天珠的信仰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播,在藏族的藏人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天珠神秘而独特的传说,无形中为天珠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首先,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很多文化已经在慢慢失去它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现代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极其重要。其次,藏族文化不单单只局限在藏族地区,藏族之外的很多人也开始了解和信仰藏族文化,在时代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便会出现各种关于天珠信仰的说法,本文亦全面客观的研究天珠,包括天珠的历史背景,图腾描述及所反映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汉族地区出现的天珠来反映天珠对于汉藏融合所带来的影响。据现在的考古资料和前辈的文献资料来讲,天珠发源于象雄古国,是藏族的最原始的起源国,藏族人民一直认为天珠是天降神物,为纯天然采出的宝石。而不少学者发现天珠是一种蚀刻工艺而成的,本文将对这两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阐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资料显示,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藏学研究的发展逐渐开始兴盛,同时对天珠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兴起。目前,经过长年坚持不懈的钻研,国内外学者对天珠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2.1 国外研究
国外上的著名学者G杜齐先生,其为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及藏学家,他在著作《喜马拉雅人与神》一文中对于天珠的研究如下: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天珠被称为瑟珠。其研究了蚀刻玛瑙珠工艺;天珠的鉴别,藏族人对天珠的崇拜;天珠的表面特征等。根据作者的描述,蚀刻工艺主要是利用强碱,火烧等步骤。其次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在《西藏宗教中的御邪术》中对天珠的外形和文饰图做了介绍,以及大卫艾宾豪斯,麦克尔温斯藤等人也是对蚀刻工艺做了研究,同样得出结论是在珠子上绘画图案,然后喷上强碱,再进行火烧。其次还对天珠的外形和纹饰图做了介绍。
1.2.2 国内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汤惠生教授所写的《藏族饰珠“Gzi”考略》一文中对蚀花珠饰作了详细的研究与阐述,对天珠的表面进行了介绍。西藏藏大学蒲昭烽对藏族民间信仰文化中“天珠”的社会,宗教,历史,艺术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肖斌《天降神石.天珠的收藏与鉴赏》书中对天珠从由来、历史、分类再到收藏做了笼统的介绍以及天珠在拍卖行情领域的相关研究,对现阶段高低端市场天珠做了价值评价。
1.3 发展趋势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已经成为社会的认知。天珠作为历史承载者,使得对于过去的文化可以得到理性的认识,其研究存在着必然性。天珠作为佛教信仰物,使得更多的人去信仰文化,重视文化,在文化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空间。2“天珠”材料分析
2.1 天珠简介
天珠,在藏语标准称之为“Gzi”,汉语叫为“斯”或“瑟”,英语称为“dZi bead”。在《藏汉大辞典》中天珠被解释为:“现在宝石中的一种:玛瑙,俗称九眼石。具现在历史资料记载,最早出现的天珠被称为象雄天珠,象雄天珠起源于古代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文明国古象雄王国,它是雍仲苯教的神圣之物,位于藏族七宝之首”。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笔者在对天珠进行描述时,也存在着许多叫法。例如:唐朝时期称“瑟瑟珠”,《新唐书》载:“吐蕃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与其类似的有大卫艾宾豪斯等博士将天珠称其为“瑟珠”。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于十八世纪出版的《西藏史前遗珠》及《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两本书中,均称为“猫眼石”。也有人称之为“天降石”,现在被称为天珠的原因,可能与神有关,表明了藏族人民对天的崇拜和敬仰。
但是从古至今,藏人对天珠的敬爱之情和尊重之意都极其的强烈,就藏族同胞看来,天珠是产生是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而得来的,能消灾避邪,增加内气,能够防止不好事情的发生。就目前来看,藏民对天珠的喜爱仍然淋漓尽致,最明显的便是藏族的衣服,俗称藏袍,有春夏秋冬装,有盛宴装,有平时穿装,且藏族服饰中,其衣前常常搭配有天珠,绿松石,蜜蜡,珊瑚等各式各样的宝石,整个服饰华丽而堂皇,充分了藏族同胞对文化的敬仰传承以及对天珠情有独钟的喜爱。
2.2 宝石学眼中的天珠
通过现象看本质,当我们暂且忽略天珠身上所赋予的文化意义以及传神时候。从天珠本身的材质出发,科学分析描述天珠的宝石学性质。从古至今,天珠的模样千变万化,而笼统的可以分为两种,天然天珠以及人工处理天珠,其宝石学性质以及工艺都有明显的区别。
2.2.1天然天珠
从矿物学角度来看:天珠,被称为九眼页岩石,属于沉积岩中的一种,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相传天珠原属于“天神”的物品,因为此天物出现了瑕疵,被贬降到人间,后被藏族发现,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之石”。天珠,它是玛瑙,水晶,玉髓,页岩共生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珠也属于石英质玉石,在地壳中分布广泛的就数石英,其石英可分为显晶质石英玉石与隐晶质石英质玉石,而天珠则属于前者。其化学组成成分为SiO2。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起源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1
1.2.2 国内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2
1.3 发展趋势 2
2 “天珠”科学分析 3
2.1 天珠简介 2
2.2 宝石学眼中的天珠 3
2.2.1天然天珠 3
2.2.2 人工天珠及制作工艺 4
2.2.3 天珠的鉴定 6
3 天珠的追溯 7
3.1 天珠的传说 7
3.2 天珠的踪迹 8
4 天珠本身与宗教联系 9
4.1 天珠图腾 9
4.1.1 天珠图纹介绍 9
4.1.2 天珠图纹所反映的宗教思想 9
4.2 天珠在藏族的盛行 10
4.2.1 藏式佛塔中的天珠 11
4.2.2 古老藏族货币的天珠 11
4.2.3 藏药中的天珠 12
5 现代天珠 13
5.1 现代天珠的流行 13
5.1.1 现在天珠的收藏 13
5.1.2 西藏旅游区天珠小饰品盛行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的起源及意义
藏族一直以来便是高度注重信仰的民族,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遗留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天珠的信仰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播,在藏族的藏人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天珠神秘而独特的传说,无形中为天珠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首先,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很多文化已经在慢慢失去它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现代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极其重要。其次,藏族文化不单单只局限在藏族地区,藏族之外的很多人也开始了解和信仰藏族文化,在时代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便会出现各种关于天珠信仰的说法,本文亦全面客观的研究天珠,包括天珠的历史背景,图腾描述及所反映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汉族地区出现的天珠来反映天珠对于汉藏融合所带来的影响。据现在的考古资料和前辈的文献资料来讲,天珠发源于象雄古国,是藏族的最原始的起源国,藏族人民一直认为天珠是天降神物,为纯天然采出的宝石。而不少学者发现天珠是一种蚀刻工艺而成的,本文将对这两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阐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资料显示,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藏学研究的发展逐渐开始兴盛,同时对天珠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兴起。目前,经过长年坚持不懈的钻研,国内外学者对天珠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2.1 国外研究
国外上的著名学者G杜齐先生,其为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及藏学家,他在著作《喜马拉雅人与神》一文中对于天珠的研究如下: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天珠被称为瑟珠。其研究了蚀刻玛瑙珠工艺;天珠的鉴别,藏族人对天珠的崇拜;天珠的表面特征等。根据作者的描述,蚀刻工艺主要是利用强碱,火烧等步骤。其次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在《西藏宗教中的御邪术》中对天珠的外形和文饰图做了介绍,以及大卫艾宾豪斯,麦克尔温斯藤等人也是对蚀刻工艺做了研究,同样得出结论是在珠子上绘画图案,然后喷上强碱,再进行火烧。其次还对天珠的外形和纹饰图做了介绍。
1.2.2 国内对天珠文化的研究
汤惠生教授所写的《藏族饰珠“Gzi”考略》一文中对蚀花珠饰作了详细的研究与阐述,对天珠的表面进行了介绍。西藏藏大学蒲昭烽对藏族民间信仰文化中“天珠”的社会,宗教,历史,艺术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肖斌《天降神石.天珠的收藏与鉴赏》书中对天珠从由来、历史、分类再到收藏做了笼统的介绍以及天珠在拍卖行情领域的相关研究,对现阶段高低端市场天珠做了价值评价。
1.3 发展趋势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已经成为社会的认知。天珠作为历史承载者,使得对于过去的文化可以得到理性的认识,其研究存在着必然性。天珠作为佛教信仰物,使得更多的人去信仰文化,重视文化,在文化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空间。2“天珠”材料分析
2.1 天珠简介
天珠,在藏语标准称之为“Gzi”,汉语叫为“斯”或“瑟”,英语称为“dZi bead”。在《藏汉大辞典》中天珠被解释为:“现在宝石中的一种:玛瑙,俗称九眼石。具现在历史资料记载,最早出现的天珠被称为象雄天珠,象雄天珠起源于古代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文明国古象雄王国,它是雍仲苯教的神圣之物,位于藏族七宝之首”。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笔者在对天珠进行描述时,也存在着许多叫法。例如:唐朝时期称“瑟瑟珠”,《新唐书》载:“吐蕃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与其类似的有大卫艾宾豪斯等博士将天珠称其为“瑟珠”。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于十八世纪出版的《西藏史前遗珠》及《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两本书中,均称为“猫眼石”。也有人称之为“天降石”,现在被称为天珠的原因,可能与神有关,表明了藏族人民对天的崇拜和敬仰。
但是从古至今,藏人对天珠的敬爱之情和尊重之意都极其的强烈,就藏族同胞看来,天珠是产生是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而得来的,能消灾避邪,增加内气,能够防止不好事情的发生。就目前来看,藏民对天珠的喜爱仍然淋漓尽致,最明显的便是藏族的衣服,俗称藏袍,有春夏秋冬装,有盛宴装,有平时穿装,且藏族服饰中,其衣前常常搭配有天珠,绿松石,蜜蜡,珊瑚等各式各样的宝石,整个服饰华丽而堂皇,充分了藏族同胞对文化的敬仰传承以及对天珠情有独钟的喜爱。
2.2 宝石学眼中的天珠
通过现象看本质,当我们暂且忽略天珠身上所赋予的文化意义以及传神时候。从天珠本身的材质出发,科学分析描述天珠的宝石学性质。从古至今,天珠的模样千变万化,而笼统的可以分为两种,天然天珠以及人工处理天珠,其宝石学性质以及工艺都有明显的区别。
2.2.1天然天珠
从矿物学角度来看:天珠,被称为九眼页岩石,属于沉积岩中的一种,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相传天珠原属于“天神”的物品,因为此天物出现了瑕疵,被贬降到人间,后被藏族发现,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之石”。天珠,它是玛瑙,水晶,玉髓,页岩共生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珠也属于石英质玉石,在地壳中分布广泛的就数石英,其石英可分为显晶质石英玉石与隐晶质石英质玉石,而天珠则属于前者。其化学组成成分为SiO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