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分析

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能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使农作物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现在有很多研究机构对此现象越来越重视此现象并开始着手研究重金属对农作物的胁迫作用。本项目拟通过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335种玉米籽粒的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入手,研究不同品种间镉,铬,铅,镍,铜积累量的差异,得到籽粒镉高积累 (335个品种前5%)玉米品种15种,籽粒镉低积累的 (335个品种后5%)玉米品种15种。综合分析表明籽粒镉高积累的玉米品种其重金属元素Cr,Pb等重金属含量也较高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与样方分析,研究了南京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在100个2 m × 0.5 m样方中,共发现维管植物69种5967株,隶属于66科45属。其中被子植物63科42属66种,共计5588株;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共计379株。在传播方式方面,适应于鸟类传播的植物共23种852株;适应于风力传播的植物共32种3478株;传播媒介不明确的植物共14种1637株。城墙基部维管植物中乡土植物为63种5836株,外来入侵植物共6种131株。在生活型方面,常绿植物有11种,占种类总数的

茶树(camelliasinensi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Cystatin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Cystatin与肿瘤、抗虫、抑菌等方面。本课题利用大肠杆菌pET-32a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茶树(Camellia sinensis)Cystatin蛋白,通过镍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并透析,得到相对纯净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1kDa。将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免疫6周后静脉取血测抗血清效价。当效价达到164000时,对小鼠眼球取血获得抗血清,用Protein A Resin对抗血清进行纯化,再通过SDS-PAGE和ELISA检测纯

菌根植物与生物降解螯合剂联合修复cr污染土壤的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铬污染是其中之一,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类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菌根可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与富集,生物降解螯合剂可以减弱重金属与土壤的固定从而促进菌根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我们可以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辅助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本实验在27种真菌发酵液和三种螯合剂中筛选出Cenococcum geophilum(Cg)菌的菌液为最佳螯合剂,并借助盆栽实验、根袋实验,比较了植物生长状况,测定了植物地上部、地下部干重、以及根际区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活力等指标。研究表明

褪黑素对萝卜芽苗菜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芽苗菜为试验对象,在LED白色光源下外源施加褪黑素处理萝卜芽苗菜,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褪黑素对萝卜芽苗菜花青苷合成的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杨花萝卜’芽苗菜的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对‘潍县萝卜’芽苗菜花青苷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没有影响。‘杨花萝卜’芽苗菜下胚轴的PAL和CHI活性均高于‘潍县萝卜’芽苗菜下胚轴的酶活性。此外在‘杨花萝卜’芽苗菜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PAL和CHI活性逐渐增加,并且照光3

褪黑素预处理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附件)

本文以两种水稻品种(辽粳4号和日本晴)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褪黑素(MT)溶液浸种对盐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质量,以及不同浓度MT溶液预处理(含整个种子发芽期和育苗期)对水稻植株耐盐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芽期,120 mM NaCl外加不同浓度(10(500μM)MT溶液处理后,辽粳4号和日本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明显恢复。在幼苗期,经MT溶液预处理后的水稻植株根和叶盐害症状(由相对电导率体现)明显减轻,植株生长得以恢复,可能主要是通过提高种子发芽质量(由发芽势、发芽

过量铜及甲基紫精对msr的表达调控研究

为了研究Cu及甲基紫精(methyl viologen , MV)对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MSRs)表达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qPCR发现过量Cu和MV处理会影响水稻MSR基因家族中OsMSRA4.1基因的表达。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调控机理,本文克隆了MSR基因家族中的OsMSRA4.1和OsMSRB3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分别将启动子(ProA4 和 ProB3)通过GateWay方法导入载体pGWB3中,成功构建了ProA4-pGWB3和ProB3

铜胁迫引起海州香薷和野草香氧化损伤的差异比较(附件)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铜胁迫下海州香薷和野草香的地上部和根系的氧化损伤的差异。对MDA、H2O2和O2·-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检测,并检测了质膜完整性和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铜处理条件下海州香薷根系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而野草香根系中MDA含量则显著增加;25μM铜处理能诱导海州香薷叶片和根系中H2O2含量增加,对野草香无影响;50μM铜处理能显著增加野草香根系H2O2含量;铜胁迫能显著增加野草香叶片和根系中的O2·-含量,而海州香薷根系在50μM铜处理时才略有增加;铜胁迫能显著破坏野草香根系的质

鸡ggamirna调控激活鸡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的研究(附件)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唯一一种沟通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禽流感病毒中H9N2在鸡树突状细胞上的复制受到显著的抑制。非编码RNA中的miRNA在调控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抗原递呈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调控禽流感病毒的复制。因此可以从miRNA的层面入手研究鸡的树突状细胞抑制禽流感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通过miRNA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流式细胞、荧光定量PCR、miRNA对应的靶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互作、证明了miRNA对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功能的影响极

drosophiladrosha的克隆与表达

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分子,长度约21~22个核苷酸,可以通过与靶mRNA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后表达。Drosha是一种核糖核酸酶,在microRNA的表达中起着修饰miRNA初级转录产物的作用。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Drosha能够切割miRNA的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却不清楚具体的修饰机制。为了进一步研究microRNA的修饰机理,本实验以人的293T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载体连接、转化、菌落PCR、核酸电泳、Quick Change、细胞转染、蛋白印迹等试验方法,进行Dros

idr1维持巴西陆稻(bxld)耐热能力的表型研究及机制初探

高温是制约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随着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温室效应急剧加强,作物生产正在面临高温逆境的严峻挑战。持续高温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本研究组前期通过Co60诱变野生型巴西陆稻 (BXLD),得到一个高度抗旱的突变体idr1-1。通过图位克隆技术把IDR1基因定位到5号染色体上。当用45 ℃高温处理idr1-1后发现,该突变体对高温敏感程度远远高于野生型BXLD。进一步利用突变体idr1-1、idr1-1回补以及IDR1超表达株系,研究了idr1-1产生高温敏感的可能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