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形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以美术教学一堂课为例【字数:12089】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卡通形象与美术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对卡通形象在初中美术课堂的运用展开探究,总结出卡通形象运用的具体方法。卡通形象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卡通形象,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培养。
目录
1. 引言 1
2. 插画中的卡通形象概述 2
3. 卡通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
3.1.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
3.1.1. 感知觉的发展 4
3.1.2. 想象和意志的发展 5
3.2. 卡通形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7
3.2.1 《人类的朋友》的教学设计7
4. 卡通形象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0
4.1.运用卡通形象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0
4.2. 运用卡通形象声音,吸引学生注意 13
4.3. 拓展绘画技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1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图片已广泛的被应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以前仅有课本中的插图可以作为观赏的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形式的教学走入课堂,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好地学习资源,插画被美术课堂接受后,学生们愿意用彩色图像学习。卡通形象以其可爱、个性的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将卡通形象引入到美术课堂中,势必收到很好的反馈。
学生对卡通形象的热爱,使其走入美术课堂更加的便捷。而现代美术课堂教学中,卡通形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可能只是在美术课堂上进行一些卡通的临摹,并没有真正的将卡通形象运用到课堂教学。总的来说,卡通形象只是被当成是一种绘画形式来利用,对它们本身所具备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价值关注还不够。因此,我希望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卡通形象的运用方法,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培养了孩子艺术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插画中的卡通形象概述
很多人认为,插画是插附在文字[1](如图21),运用图像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种存在形式[2]。随着时代的变迁,插画的作用不断宽泛,不仅只是解释文字的作用,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装饰美化[3],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插画有着丰富的绘画元素和变化元素,主要是凸显感染力和想象力[4],它是多元的,我们无法将插画进行分类,他主要表现的是画家个人的情感和魅力,独一无二,所以有吸引力。有的插画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引领人们到不同的想象空间,具有深刻的内涵[4]。各式各样风格的插画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其中卡通风格是最为学生所喜爱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卡通形象,最能使人印象深刻。
卡通艺术是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和卡通、漫画的表现方式来塑造形象,卡通艺术中,单独设计出来的形象,我们称之为“卡通形象”[5](如图22)。每当我们看完一部卡通片,时隔多年,不一定会记得它的情节,但是回忆起这部卡通片,里面的卡通形象往往历历在目,这便是卡通形象的魅力。卡通形象也不止限于动画片,也有很多插画师设计出的卡通形象得到观众的认可,随着卡通的发展,卡通形象不仅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成年人也慢慢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卡通形象,卡通形象不再代表“幼稚”,它以其可爱个性的特点,俘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卡通形象的身影:衣服、饰品、玩具、文具[6]
卡通形象使原本无生命的形象获得生命和个性,创造出的卡通形象,活泼可爱,深入人心,形象设计超越时空,富有想象力,并且具有极大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卡通形象应用于很多领域,游戏中、商业宣传中,动画片中不论是动画片中或游戏中还是生活中的形象,都可以通过插画的形式进行加工表现出来,并且插画的感染力并不亚于其中任意一个。
卡通形象的共同的特征是都具有夸张性、创造性、趣味性的特点[7],它通过突出描绘对象的某个特点并加以夸张和强调或突出形象呆萌、可爱的特点,从而加强表现效果。插画中表现的卡通形象线条简洁,个性分明,造型可爱,并且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引发人们思考。
现在各种卡通形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一些治愈的卡通插画(如图23)就会给学生带来愉悦,使学生得以放松。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看到简洁的线条和可爱的造型,使身心得到放松,消除疲惫感,有时可能也是学生一种情感的寄托,卡通形象带给他们积极地能量,这也是卡通能够被学生所喜爱的原因。在美术实习期间,我看到不管是学生的衣服还是学习用品上,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在学生交给我的作业中,也有学生自己勾勒的卡通形象,从而也看得出学生对卡通形象的喜爱。
卡通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感知觉持续发展,他们能准确区分各种颜色,学生对颜色的识别和运用相比小学生大幅提高[8]。在15岁之前和之后,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甚至可能超过成年人,所以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喜爱的颜色和事物,有了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此时,学生的时空感知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会了在抽象层次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根据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美术发展六阶段”,初中生处于“拟写实阶段”[9],这一阶段学生的绘画是理性的活动逐渐代替自发的活动。在绘画时,他们追求对象的“形似”,想要把对象完整的复刻在画面上,并且可以根据心境来运用色彩。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并进行临摹,可以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的感受。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内容的丰富,他们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绘画和实践中,在作画时,构图、调色、造型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画片里简单的卡通形象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他们更加追求丰富的画面,对颜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渴望接触更多形式的卡通形象。
目录
1. 引言 1
2. 插画中的卡通形象概述 2
3. 卡通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
3.1.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
3.1.1. 感知觉的发展 4
3.1.2. 想象和意志的发展 5
3.2. 卡通形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7
3.2.1 《人类的朋友》的教学设计7
4. 卡通形象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0
4.1.运用卡通形象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0
4.2. 运用卡通形象声音,吸引学生注意 13
4.3. 拓展绘画技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1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图片已广泛的被应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以前仅有课本中的插图可以作为观赏的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形式的教学走入课堂,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好地学习资源,插画被美术课堂接受后,学生们愿意用彩色图像学习。卡通形象以其可爱、个性的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将卡通形象引入到美术课堂中,势必收到很好的反馈。
学生对卡通形象的热爱,使其走入美术课堂更加的便捷。而现代美术课堂教学中,卡通形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可能只是在美术课堂上进行一些卡通的临摹,并没有真正的将卡通形象运用到课堂教学。总的来说,卡通形象只是被当成是一种绘画形式来利用,对它们本身所具备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价值关注还不够。因此,我希望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卡通形象的运用方法,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培养了孩子艺术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插画中的卡通形象概述
很多人认为,插画是插附在文字[1](如图21),运用图像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种存在形式[2]。随着时代的变迁,插画的作用不断宽泛,不仅只是解释文字的作用,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装饰美化[3],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插画有着丰富的绘画元素和变化元素,主要是凸显感染力和想象力[4],它是多元的,我们无法将插画进行分类,他主要表现的是画家个人的情感和魅力,独一无二,所以有吸引力。有的插画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引领人们到不同的想象空间,具有深刻的内涵[4]。各式各样风格的插画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其中卡通风格是最为学生所喜爱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卡通形象,最能使人印象深刻。
卡通艺术是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和卡通、漫画的表现方式来塑造形象,卡通艺术中,单独设计出来的形象,我们称之为“卡通形象”[5](如图22)。每当我们看完一部卡通片,时隔多年,不一定会记得它的情节,但是回忆起这部卡通片,里面的卡通形象往往历历在目,这便是卡通形象的魅力。卡通形象也不止限于动画片,也有很多插画师设计出的卡通形象得到观众的认可,随着卡通的发展,卡通形象不仅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成年人也慢慢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卡通形象,卡通形象不再代表“幼稚”,它以其可爱个性的特点,俘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卡通形象的身影:衣服、饰品、玩具、文具[6]
卡通形象使原本无生命的形象获得生命和个性,创造出的卡通形象,活泼可爱,深入人心,形象设计超越时空,富有想象力,并且具有极大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卡通形象应用于很多领域,游戏中、商业宣传中,动画片中不论是动画片中或游戏中还是生活中的形象,都可以通过插画的形式进行加工表现出来,并且插画的感染力并不亚于其中任意一个。
卡通形象的共同的特征是都具有夸张性、创造性、趣味性的特点[7],它通过突出描绘对象的某个特点并加以夸张和强调或突出形象呆萌、可爱的特点,从而加强表现效果。插画中表现的卡通形象线条简洁,个性分明,造型可爱,并且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引发人们思考。
现在各种卡通形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一些治愈的卡通插画(如图23)就会给学生带来愉悦,使学生得以放松。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看到简洁的线条和可爱的造型,使身心得到放松,消除疲惫感,有时可能也是学生一种情感的寄托,卡通形象带给他们积极地能量,这也是卡通能够被学生所喜爱的原因。在美术实习期间,我看到不管是学生的衣服还是学习用品上,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在学生交给我的作业中,也有学生自己勾勒的卡通形象,从而也看得出学生对卡通形象的喜爱。
卡通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感知觉持续发展,他们能准确区分各种颜色,学生对颜色的识别和运用相比小学生大幅提高[8]。在15岁之前和之后,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甚至可能超过成年人,所以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喜爱的颜色和事物,有了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此时,学生的时空感知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会了在抽象层次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根据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美术发展六阶段”,初中生处于“拟写实阶段”[9],这一阶段学生的绘画是理性的活动逐渐代替自发的活动。在绘画时,他们追求对象的“形似”,想要把对象完整的复刻在画面上,并且可以根据心境来运用色彩。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并进行临摹,可以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的感受。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内容的丰富,他们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绘画和实践中,在作画时,构图、调色、造型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画片里简单的卡通形象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他们更加追求丰富的画面,对颜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渴望接触更多形式的卡通形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ms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