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野兽主义绘画的色彩解放
浅析野兽主义绘画的色彩解放[20191216211900]
摘 要
野兽派画风摒弃了传统绘画所讲就的明暗和透视,采用平面化的构图以及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逃离对自然的简单模仿。他们忽略光影所带来的效果,单纯的用颜料创造光,每一种色彩都是自身的发光体,并且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着一种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画风明显不同的写意倾向,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野兽派画家们对色彩的研究至始至终都饱含着热情,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巧,野兽派时代强烈反叛的原色画面解放出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野兽主义野兽派色彩解放
目录
1.引言1
2.野兽画派起源2
2.1 野兽派绘画的风格特点2
2.2 野兽派代表人物2
3.野兽派绘画的色彩解放4
3.1 野兽的色彩构成4
3.2 野兽派独特的色彩表现力4
3.3 野兽派画家推动色彩解放5
3.3.1 野兽派开拓者:亨利·马蒂斯5
3.3.2 野兽派旗手:莫里斯·德·弗拉曼克6
3.3.3 野兽派先驱:者安德烈·德兰7
3.3.4 野兽派大将:拉乌尔·杜菲8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1. 引言
一说到“野兽主义”或者“野兽派”,就让人联想起那极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或者是极具表现力的线条等等,总之会给观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我们都知道,视觉是绘画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传达方式。野兽派的画作为何能够牢牢地抓住观者的眼球,野兽派画家弗里茨定义野兽派是通过颜色的运用,达到日光的效果,在不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从中可以得知,野兽主义对于色彩的运用解放出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为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如今研究野兽主义绘画的人愈来愈多,要想推陈出新绝非易事。限于笔者的个人力量以及资料有限,要想研究整个野兽主义的绘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因为笔者与油画接触的最多,在素描与色彩二者之中,笔者只能舍素描而取色彩了。希望此次的课题研究,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启发自己的创意思维,将笔者的绘画之路提高一个新的层次。就像野兽主义对于绘画史一样,解放一个新的时代。
2. 野兽画派起源
野兽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如期展开,进入其中一个展厅,一大群人在那喧闹不已,甚至有人高喊:“多那太罗被囚禁在了野兽笼子里!”。本该安静欣赏展品的地方为何会有那么多失态的人?仔细一看,惊呆了,从没有人见过这样的画,就像是拿起颜料罐直接泼洒在公众面前。展厅中有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小铜像,与四周的画得格格不入,所以那位先生才高呼“野兽”。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当时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随之当时沙龙展以马蒂斯为首引起轩然大波的一批前卫艺术家,被冠名以“野兽派”画家,而“野兽主义”一词也很快的被广泛认同。仅过了一年,野兽主义已是声名大噪了,当野兽派画家一个接一个的举行惊人的画展时,“野兽派”这一最早含有讽刺意味的名词,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2.1 野兽派绘画的风格特点
野兽派的出现是在梵·高、塞尚、高更等人的后印象主义画派之后,马蒂斯等画家早期接触的就是后印象主义,所以他们继续着后印象主义的探索,追求着更加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野兽派画风摒弃了传统绘画所讲就的明暗和透视,采用平面化的构图以及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逃离对自然的简单模仿。他们忽略光影所带来的效果,单纯的用颜料创造光,每一种色彩都是自身的发光体,并且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着一种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画风明显不同的写意倾向,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野兽派画家习惯用强烈的原色作画,用单纯的线条描绘夸张的形态,大笔触的原色平涂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注重线条的节奏感和色彩的表现力,不受任何传统艺术的绘画观念所束缚,宣泄自己真实的情感。用最简单的表达手法,表现最大限度的形式美感。
2.2 野兽派代表人物
早期的像马蒂斯、德兰、弗拉曼克他们三人在1905年秋季沙龙时的作品就已经呈现后来我们所说的“野兽派特征”,画风都极具个性,尤其是为首的马蒂斯,他的作品足以能野兽派的开山之作。他的画大多以女人的形体为主,女性的美影响他最深,他反复刻画女性的体态,注意韵律的美妙与和谐。《舞蹈》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此外,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家。
亨利·马蒂斯,法国画家,野兽画派的开拓者,马蒂斯年轻的时候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念书,当时并没有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画风,知道1895年进入了巴黎美术学院,认识了象征派大师莫罗,才开始正式、体统的学习绘画。后来受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影响,又吸收了东方针织艺术和非洲图腾艺术的表现方式,将其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1906年后,他的作品造型开始夸张,颜色变得越发的鲜艳和强烈,在他看来,光线与阴影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在他手中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光的材料,模仿自然光只会让画面失去表现力。另外,其画作中所运用的有力的轮廓线和大块平涂等构造特点,也使得野兽派被迅速而广泛的承认,其代表作有《舞蹈》《红色的和谐》《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等。
乔治·鲁奥,法国画家,他在绘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注入,黑色、凝重的气氛和抖动的光线是他作品的典型特征。从其作品特点来看,可以说他关心的不是对画面的处理,而是心灵寄的托,宗教气息浓厚。代表作有《老国王》、《基督的脸》等。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法国画家,少年时代兴趣广泛,喜爱小提琴和小说创作,个性十分活泼。同马蒂斯一样,早期创作受到后印象主义梵·高的启示,运用跳跃的线条和极具表现力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短促、急速的用笔,明快的色彩对比,让作品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后期的作品风格有所转变,将塞尚绘画的结构形式融入到原先的风格中,夸张、奔放的艺术表现力才有所节制。晚期风景画作品寻求明暗对照法的戏剧性效果,代表作品有《夏都的住宅》《河》等。
杜菲,法国画家,他喜欢在简单的大块色彩上用细小的线条描绘造型,作品颇有插画的意味,其作品生动灵活,令人轻松愉悦,富有装饰性和东方趣味。他通过线条和色彩直接传达和表现他愉快、天马行空的个性。其后期画风趋于抽象。他的代表作品有《特鲁维尔招贴画》《在盖勒马胡同画室的印度模特儿》《考斯的帆船比赛》。
安德烈·德兰,法国画家,他对色彩的认识极其深刻。在造型处理上,他通常将造型与构图简单化,再适当的夸张,运用奇特的形式处理,使得他的作品极具形式感。代表作品有《康尔沃风景》《查灵歌斯大桥》等。
3. 野兽派绘画的色彩解放
3.1 野兽派的色彩构成
在野兽派绘画中很重视色彩的构成关系,这种构成关系有别于西方其他传统形式,就是说野兽派使用的是一种“非标准”色彩系。
这里引入“色域”的概念来分析野兽派绘画色彩是非常必要的。野兽派在色块的大小以及组合关系的使用上是成功的典范,即对“色域”的把握很恰当。例如在马蒂斯的《舞蹈》中,画面中蓝色和绿色以二分之一的比例分割,然后以肉色平涂描绘了五个携手舞蹈的女性人体,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却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又充满力量的场面,虽然只有三种颜色,却具有着极大的精神力度和生命力。画家采用大面积纯色平涂的手法,去除一切形式因素,使得画面色调对比强烈,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在作品《音乐》以及后来的《红色的和谐》中,色彩分割简洁明了,既突出了主体又不失自然的活力,在画面中尽量减少影响色彩中心作用的因素,把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完美的诠释了“色域”的状态。野兽派画家们对色彩的研究至始至终都饱含着热情,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巧,野兽派时代强烈反叛的原色画面给后来许多画家以极大的启示。
3.2 野兽派独特的色彩表现力
色彩的表现力即是说色彩的能量。
马蒂斯喜欢用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作为画面的基调,并利用大胆的笔触表现出色彩的力量。在马蒂斯的作品中,画面的每一个部分在意义上都是相同的,他把色彩的表现手法看得重于一切,着重的是整个画面的色彩结构,而不是被描绘的对象。在色彩的重组中去发现“美的更高秩序”。《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中可以看出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的表现力是均衡的,正是这种表现力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具有某种微妙却可以分辨的奥妙。色彩的“美”在与色彩的运用和创造以画家的感情转向为主线,画家们就是要恰当的运用色彩传递情感信号。在创造个性色彩语言的同时必然要摒弃传统的因素,因而野兽派色彩反传统的特殊性正使得这种非标准的“和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摘 要
野兽派画风摒弃了传统绘画所讲就的明暗和透视,采用平面化的构图以及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逃离对自然的简单模仿。他们忽略光影所带来的效果,单纯的用颜料创造光,每一种色彩都是自身的发光体,并且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着一种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画风明显不同的写意倾向,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野兽派画家们对色彩的研究至始至终都饱含着热情,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巧,野兽派时代强烈反叛的原色画面解放出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野兽主义野兽派色彩解放
目录
1.引言1
2.野兽画派起源2
2.1 野兽派绘画的风格特点2
2.2 野兽派代表人物2
3.野兽派绘画的色彩解放4
3.1 野兽的色彩构成4
3.2 野兽派独特的色彩表现力4
3.3 野兽派画家推动色彩解放5
3.3.1 野兽派开拓者:亨利·马蒂斯5
3.3.2 野兽派旗手:莫里斯·德·弗拉曼克6
3.3.3 野兽派先驱:者安德烈·德兰7
3.3.4 野兽派大将:拉乌尔·杜菲8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1. 引言
一说到“野兽主义”或者“野兽派”,就让人联想起那极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或者是极具表现力的线条等等,总之会给观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我们都知道,视觉是绘画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传达方式。野兽派的画作为何能够牢牢地抓住观者的眼球,野兽派画家弗里茨定义野兽派是通过颜色的运用,达到日光的效果,在不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从中可以得知,野兽主义对于色彩的运用解放出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为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如今研究野兽主义绘画的人愈来愈多,要想推陈出新绝非易事。限于笔者的个人力量以及资料有限,要想研究整个野兽主义的绘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因为笔者与油画接触的最多,在素描与色彩二者之中,笔者只能舍素描而取色彩了。希望此次的课题研究,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启发自己的创意思维,将笔者的绘画之路提高一个新的层次。就像野兽主义对于绘画史一样,解放一个新的时代。
2. 野兽画派起源
野兽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如期展开,进入其中一个展厅,一大群人在那喧闹不已,甚至有人高喊:“多那太罗被囚禁在了野兽笼子里!”。本该安静欣赏展品的地方为何会有那么多失态的人?仔细一看,惊呆了,从没有人见过这样的画,就像是拿起颜料罐直接泼洒在公众面前。展厅中有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小铜像,与四周的画得格格不入,所以那位先生才高呼“野兽”。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当时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随之当时沙龙展以马蒂斯为首引起轩然大波的一批前卫艺术家,被冠名以“野兽派”画家,而“野兽主义”一词也很快的被广泛认同。仅过了一年,野兽主义已是声名大噪了,当野兽派画家一个接一个的举行惊人的画展时,“野兽派”这一最早含有讽刺意味的名词,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2.1 野兽派绘画的风格特点
野兽派的出现是在梵·高、塞尚、高更等人的后印象主义画派之后,马蒂斯等画家早期接触的就是后印象主义,所以他们继续着后印象主义的探索,追求着更加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野兽派画风摒弃了传统绘画所讲就的明暗和透视,采用平面化的构图以及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逃离对自然的简单模仿。他们忽略光影所带来的效果,单纯的用颜料创造光,每一种色彩都是自身的发光体,并且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着一种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画风明显不同的写意倾向,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野兽派画家习惯用强烈的原色作画,用单纯的线条描绘夸张的形态,大笔触的原色平涂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注重线条的节奏感和色彩的表现力,不受任何传统艺术的绘画观念所束缚,宣泄自己真实的情感。用最简单的表达手法,表现最大限度的形式美感。
2.2 野兽派代表人物
早期的像马蒂斯、德兰、弗拉曼克他们三人在1905年秋季沙龙时的作品就已经呈现后来我们所说的“野兽派特征”,画风都极具个性,尤其是为首的马蒂斯,他的作品足以能野兽派的开山之作。他的画大多以女人的形体为主,女性的美影响他最深,他反复刻画女性的体态,注意韵律的美妙与和谐。《舞蹈》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此外,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家。
亨利·马蒂斯,法国画家,野兽画派的开拓者,马蒂斯年轻的时候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念书,当时并没有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画风,知道1895年进入了巴黎美术学院,认识了象征派大师莫罗,才开始正式、体统的学习绘画。后来受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影响,又吸收了东方针织艺术和非洲图腾艺术的表现方式,将其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1906年后,他的作品造型开始夸张,颜色变得越发的鲜艳和强烈,在他看来,光线与阴影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在他手中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光的材料,模仿自然光只会让画面失去表现力。另外,其画作中所运用的有力的轮廓线和大块平涂等构造特点,也使得野兽派被迅速而广泛的承认,其代表作有《舞蹈》《红色的和谐》《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等。
乔治·鲁奥,法国画家,他在绘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注入,黑色、凝重的气氛和抖动的光线是他作品的典型特征。从其作品特点来看,可以说他关心的不是对画面的处理,而是心灵寄的托,宗教气息浓厚。代表作有《老国王》、《基督的脸》等。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法国画家,少年时代兴趣广泛,喜爱小提琴和小说创作,个性十分活泼。同马蒂斯一样,早期创作受到后印象主义梵·高的启示,运用跳跃的线条和极具表现力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短促、急速的用笔,明快的色彩对比,让作品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后期的作品风格有所转变,将塞尚绘画的结构形式融入到原先的风格中,夸张、奔放的艺术表现力才有所节制。晚期风景画作品寻求明暗对照法的戏剧性效果,代表作品有《夏都的住宅》《河》等。
杜菲,法国画家,他喜欢在简单的大块色彩上用细小的线条描绘造型,作品颇有插画的意味,其作品生动灵活,令人轻松愉悦,富有装饰性和东方趣味。他通过线条和色彩直接传达和表现他愉快、天马行空的个性。其后期画风趋于抽象。他的代表作品有《特鲁维尔招贴画》《在盖勒马胡同画室的印度模特儿》《考斯的帆船比赛》。
安德烈·德兰,法国画家,他对色彩的认识极其深刻。在造型处理上,他通常将造型与构图简单化,再适当的夸张,运用奇特的形式处理,使得他的作品极具形式感。代表作品有《康尔沃风景》《查灵歌斯大桥》等。
3. 野兽派绘画的色彩解放
3.1 野兽派的色彩构成
在野兽派绘画中很重视色彩的构成关系,这种构成关系有别于西方其他传统形式,就是说野兽派使用的是一种“非标准”色彩系。
这里引入“色域”的概念来分析野兽派绘画色彩是非常必要的。野兽派在色块的大小以及组合关系的使用上是成功的典范,即对“色域”的把握很恰当。例如在马蒂斯的《舞蹈》中,画面中蓝色和绿色以二分之一的比例分割,然后以肉色平涂描绘了五个携手舞蹈的女性人体,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却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又充满力量的场面,虽然只有三种颜色,却具有着极大的精神力度和生命力。画家采用大面积纯色平涂的手法,去除一切形式因素,使得画面色调对比强烈,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在作品《音乐》以及后来的《红色的和谐》中,色彩分割简洁明了,既突出了主体又不失自然的活力,在画面中尽量减少影响色彩中心作用的因素,把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完美的诠释了“色域”的状态。野兽派画家们对色彩的研究至始至终都饱含着热情,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巧,野兽派时代强烈反叛的原色画面给后来许多画家以极大的启示。
3.2 野兽派独特的色彩表现力
色彩的表现力即是说色彩的能量。
马蒂斯喜欢用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作为画面的基调,并利用大胆的笔触表现出色彩的力量。在马蒂斯的作品中,画面的每一个部分在意义上都是相同的,他把色彩的表现手法看得重于一切,着重的是整个画面的色彩结构,而不是被描绘的对象。在色彩的重组中去发现“美的更高秩序”。《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中可以看出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的表现力是均衡的,正是这种表现力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具有某种微妙却可以分辨的奥妙。色彩的“美”在与色彩的运用和创造以画家的感情转向为主线,画家们就是要恰当的运用色彩传递情感信号。在创造个性色彩语言的同时必然要摒弃传统的因素,因而野兽派色彩反传统的特殊性正使得这种非标准的“和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msx/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