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苹果对盐胁迫反应及耐盐种质资源筛选阈值的研究
摘要: 新疆野苹果(或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现代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自治区的伊犁地区。它属第三纪孑遗物种,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许多变异,例如果实形态、着色、风味,植株高矮、树形等性状变异较多,且环境适应能力强,不乏有一些抗旱、抗寒、抗病虫和耐瘠薄等的特异单株。本实验用新疆野苹果实生种子为材料,经过4℃层积处理45 d,播种于蛭石+Hogland营养液培养中,25℃,培养2周,幼苗用
木霉菌引发提高黄瓜种子活力研究
摘要:木霉菌介导的生物引发不但能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还能抑制种子周围土传病害微生物的生长。本研究以贮藏3年的“南水2号”黄瓜种子为试材,通过研究不同木霉菌浓度和处理温度来寻找最适合黄瓜种子的木霉菌生物引发方法。结果表明:以30℃时木霉菌浓度为107孢子/种子时,引发处理促进萌发效果最为明显,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91.3%,发芽势达到了81.3%,而以25℃,木霉菌浓度为2*107孢子/种子时,引发处理对于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效果最佳。
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对连作切花菊‘神马’生长和土壤酶的影响
摘要:菊花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导致连茬种植日益累积,引起越来越严重的连作障碍。本研究中施用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处理种植切花菊‘神马’的连作土壤,分析比较了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株高等主要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几个方面的变化。表明杀菌剂棉隆对切花菊‘神马’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株高等方面的主要品质,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
板栗nbsencoding基因的进化分析
摘要:抗病基因(R)在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侵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NBS-LRR类基因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抗病基因家族。我们鉴定出中国板栗有519个NBS-encoding抗病基因,其中包括374个NBS-LRR基因及145 个NBS基因。其中大多数基因的Ka/Ks值小于1,表明在NBS基因的进化过程中受到了纯化选择。少数(4/34)属于non-TIR基因家族的Ka/Ks值比1大,表明其受到了正向选择的压力。通过对中国板栗NBS-encoding基因的基因复制的研究发现,NBS-encoding基因的复制主要发
果实形状和果皮力学性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对番茄裂果率的影响
摘要:裂果是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生理病害。裂果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及商品价值,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果皮某些矿质元素含量可能影响果皮的力学性质,进而增加裂果几率。为探求果皮矿质元素含量对番茄果实裂果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调查测定耐裂和易裂番茄品种果实在绿熟期、破色期、转色期、粉红期、红熟期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田间裂果率、果实横纵径、平均生长速率、果实硬度、果皮延展性及果皮Ca2+、B+、K+、Mg2+含量,比较耐裂品种和易裂品种果实及果皮特性,分析其与裂果的关系。结果发现,番茄果皮中较高的钙和硼含量
枳athb8基因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ATHB8是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ATHB8基因cDNA序列作为模板,对枳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电子克隆出枳ATHB8基因cDNA序列。以枳根、茎、叶、花、果器官cDNA 为模板,根据电子克隆的枳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分别利用RACE 技术和特异PCR 技术获得该基因3’末端和5’末端,序列拼接后获得枳的ATHB8基因的cDNA全长。该cDNA的全长为2490bp。 ATHB8核苷酸序列有一个1536 bp完整的开放读码框(ORF),其5’与3
梨pfk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摘要:[目的] 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但是对梨PFK基因家族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所以对其在梨中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揭示PFK基因家族的进化和表达,拥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项目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利用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梨PFK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 通过该项目我们发现:梨中一共有14条PFK基因,这14条基因可以被分成5个亚族。PFK是一个古老的基因,出现在拟南芥和蔷薇科物种分化之前。对其结构和保守域的分析证明PFK是一个不保守的基因。全基因复制和散布复制
梨全基因组的慢速阴离子通道家族分析
摘要:慢速阴离子通道(Slow-type Anion Channel;SLAC)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真核细胞中的多基因家族,在高等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SLAC蛋白参与了植物的生理调节、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等诸多反应。目前SLAC基因家族已经在拟南芥等模式植物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但对于木本植物SLAC基因家族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分析了梨SLAC基因家族,通过对SLAC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及梨SLAC基因家族在梨根系中对于阴离子(硝酸根离子)响应的实时荧光表达量分析,为在木本植
梨果实脱萼机理及技术研发
摘要:【目的】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药剂配方处理,改进筛选梨果脱萼剂,以期解决目前脱萼剂施用后存在的药斑遗留问题。【方法】2016年4月,于不同花期喷施不同的脱萼剂配方,5月观察记录不同处理的梨果实脱萼情况。【结果】蔗糖与Fe2+有提高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几率的作用,并且蔗糖与Fe2+分别和PP333混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脱萼率。【结论】在梨花露白期混合喷施Fe2+和PP333或蔗糖和PP333,其对梨果的脱萼率可达原配方中的福星作用,甚至超出,因此可用这两种混合配方替代福星,从而在不影响脱
梨树僵芽的防治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矿质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梨树僵芽发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适宜浓度的含矿质元素Ca、B、Zn以及植物激素IAA、GA3、6-BA及其组合处理的药剂来对梨树进行叶面喷施,并对不同处理梨树僵芽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就统计结果来看除了Ca处理组和含6-BA的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组僵芽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其中B、IAA和GA3这三个处理组效果较好,B、Zn、IAA、IAA+Ca的处理组中喷施两次的处理效果和喷施1次的相比僵芽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梨树液体授粉方法的改良研究
摘要:用翠冠花粉进行授粉营养液筛选,丰水树种进行田间授粉试验,开展液体授粉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梨树液体授粉适宜的配比为:10%蔗糖+0.01%硼酸+0.05%硝酸钙+0.04%黄原胶+0.8 g/L花粉,授粉量控制在17.6 g纯花粉/亩为宜。梨液体授粉后,坐果率和自然授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