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花园设计意义及方法浅析以大丰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为例(附件)

摘要:康复花园是提供与园林相关的活动区域来治疗特定身体或精神疾病的场所,同样也是为帮助有心理压力和精神疾病的人群得到安静而设计的花园。植物在康复花园中具有植物造景、文化内涵和保健康复作用,为营造“以人为本”的景观类型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通过具有康复保健功能的景观规划形式,帮助人们主动参与治疗身心方面的疾患,并引导人们融入到药用植物打造的自然环境中,恢复健康,保持健康。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文献综述1
1 康复花园的概念2
2 康复花园的设计意图2
3 康复花园的设计方法2
3.1 设计方法 3
3.2 传统设计方法的延伸 3
3.3 配合园艺疗法3 3.3.1 环境治疗 3
3.3.2 园艺治疗 4
3.4 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 4
4 结语 4
规划设计说明 4
1 项目背景 4
1.1 基本信息 5
1.2 区位分析 5
1.3 项目定位 5
2 设计思想 6
3 设计依据 6
4 设计策略 7
5 设计指标 8
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
图一 项目背景11
图二 区位分析12
图三 现状分析13
图四 项目定位14图五 概念演绎14
图六 设计策略15
图七 总平面图18
图八 立剖图19
图九 功能分析20
图十 交通设计21
图十一 竖向设计及灯光设施21
图十二 鸟瞰图22
图十三 节点设计23
图十四 效果图29
图十五 生态项目32
图十六 植物设计33
图十七 其他植物补充及辅助功能34
文献综述
康复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园设计意义及方法浅析
——以大丰市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为例
引言
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证实,户外环境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助益性的效果[1]。由于使用者(患者)的需求、病情、症状存在差异,康复花园并非适合任何一种病患使用,作为主要医疗方法的补充和辅助,康复花园的设计也应“对症下药”。20世纪末,专类康复花园就已经出现[2],但直至目前,中国专类医院户外空间设计大多作极简化处理,除甲方(医院方)不重视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计专类康复花园要求的风景园林师掌握的医学、心理学等知识与设计学知识之间出现了鸿沟。
1 康复花园的概念
康复花园又称医疗花园、疗养花园或康健花园,是近 30 年来兴起于美国的一类风景园林形式。它主要是指那些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并将户外景观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的景观环境,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3]。它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组成,可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健康,减轻使用者的压力,让使用者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获益,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就生理层面而言,康复花园含有能直接对人的身体机能产生有益影响的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散发有康复作用香味的植物等,这些因子能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对机体产生镇静作用[5]。乌尔里希于 1991 年开展的相关实验结果已表明:自然环境可以缓和血压、皮肤导电性及肌肉导电性; 观看自然景观比都市景观有更舒适和正面的感受,更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压力及恢复精神状态[6]。就心理层面而言,康复花园中的景观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因此对大脑皮层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有助于身心疾病的恢复[7]。良好的康复花园景观环境,能为疗养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空间; 创造丰富的交往空间和园艺操作场所,促进医护人员与疗养人员之间的交流[8]。
2 康复花园的设计意图
“康复”并不等同于“治疗”[9]。花园无法治疗断腿或癌症,但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减轻压力,使身体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帮助病人增强自我康复能力;帮助病人获得常规医疗不能达到的疗效;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方便医生给病人理疗和园艺治疗;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减缓工作压力的场所;在医院内部,为病人和访客提供安静平和的互动环境。
对于康复花园,还可以使用其他术语如治疗、恢复、益康等描述。还请注意,户外花园空间里的康复活动可以完全是被动的,也可以是非常主动的,如:透过病房窗口欣赏花园;坐在户外休息、散步;打瞌睡、午睡、沉思默想、祈祷;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柔性康复锻炼;步行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在户外用餐、阅读、做文字工作;来访儿童、病童或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在公园里玩耍;园艺治疗师组织的各种园艺活动;治疗间隙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散步;适合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体育活动。
简单地说,医院户外空间设计指导原则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即花园有助于减缓压力。花园能够:创造更多锻炼身体和运动的机会;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找到一些私密空间,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通过景观设计,形成社交向心空间。促进聚会交流,通过社交活动,增进身心健康;亲近自然,分散注意力。经验证明,体育锻炼、自我调节、社交活动和亲近自然,都能有效地减轻压力,有利于身体自我恢复和自我治疗。
3 康复花园的设计方法
3.1 设计方法
环境参与医疗大体有3个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医疗环境的设计方法:1)环境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植物香气等)直接参与人体生理生化过程;2)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给人以良好的生理、心理刺激;3)通过参与某些适合的游园或园艺活动强健人的体格[10]。
3.2 传统设计方法的延伸
医学对自然的重视和景观多元化的延伸使得康复景观设计有了科学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以传统的设计方法为基础,生态设计、园艺疗法上的种植设计、功能细节上的以人为本(包括上述的明晰性、通达性等)的设计为进一步的关注点。运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前期现场调研,相关案例分析,提出概念主题并运用美学理论、艺术技法将使用功能转化为构图形式,让形式服从于功能,同时也完善功能。生态学的设计方法,既要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还要把自然界积极的、持续的状态表现出来,如以艺术手法突出植物生长状态;具有明显的激励意识的启发性文字或教育性的指示牌等。另外,将药用植物、刺激感官的植物组合运用,从而达到医疗教育和园艺治疗的目的[11]。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应以使用者、使用功能为基础,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的交互作用,一切设施的考虑均把舒适和实用放在首位。因而收集观测数据,与病人、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问卷调查十分必要,如使用人群调查表——谁将使用花园?游憩路线表——使用者在哪里散步?要去哪里?使用者的活动表——使用者在花园里做什么活动?停留多长时间?以获取相似经验探讨共同需求。此外,了解医疗经验,从医学的角度营造景观,如考虑色彩治疗、感官治疗、心理治疗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jgx/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