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附件)
摘要:休闲渔业将渔业活动、旅游活动和休闲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休闲渔业旅游产业。随着21 世的到来,现代渔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全国渔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构建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休闲渔业的发展,是现代都市渔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旅游业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本项目针对南京金牛湖街道峨眉山铁牛等村的规划改造提出对陆洼水库周边进行休闲渔业园的规划设计,同时也为现有的渔业园区的规划改造做一定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文献综述 1
1.1 休闲渔业概述 1
1.1.1 休闲渔业的定义1
1.1.2 休闲渔业分类2
1.2 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3
1.2.1 休闲渔业园定义3
1.2.2休闲渔业园分类3
1.3 小结3
2 规划总则 3
2.1 规划原则4
2.1.1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4
2.1.2 主题性原则4
2.1.3 特色性原则4
2.1.4 整体性原则4
2.1.5 因地制宜的原则4
2.1.6 景观多样性原则4
2.1.7 生物多样性原则4
2.2 规划内容4
2.2.1 选址4
2.2.2 资源分析4
2.2.3 景观定位5
2.2.4 总体布局5
2.3 规划理念5
2.4 规划思想6
2.5 营造模式6
2.5.1 渔业活动体验模式6
2.5.2 休闲疗养模式6
2.5.3 乡村旅游模式 6
2.6 发展策略6
2.6.1 旅游旺季6
2.6.2 旅游淡季6
3 场地调研分析 6
3.1 区位分析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 2 资源分析7
3.2.1 土地资源7
3.2.2 交通资源7
3.2.3 自然资源7
3.3 现状分析7
4 总体规划7
4.1 总体布局7
4.2 游线分析7
4.3 功能分区7
4.4 道路分析8
4.5 建筑分析8
4.6 植物景观分析8
5 分区规划8
5.1 服务管理区规划8
5.1.1 总平面图8
5.1.2 立面图、剖面图和灯光分布图8
5.1.3 效果图8
5.2 节点设计8
5.2.1 游船码头9
5.2.2 百舸争流广场9
5.3 小品设计9
6 结语9
致谢9
参考文献9
浅谈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休闲渔业概述
1.1.1 休闲渔业的定义 目前针对“休闲渔业”含义的界定,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根据自身情况给出了不一样的理解:
狭义的休闲渔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洲等地区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都是相对的狭义的定义,这些国家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为只包括以娱乐或健身为目的的渔业行为,包含内陆水上或海上垂钓活动、休闲采集、家庭娱乐等有别于商业捕鱼行为[1],这些运动在美国常常被称为娱乐渔业(Recreational fisheries)或运动渔业(Sport fishing)[2]。
广义的休闲渔业:一般是指中国或日本等地区普遍认可的定义,其范畴是指所有利用现有渔业设施、渔业空间和场地,现代的和传统的渔法渔具、渔业资源、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结合地方旅游发展,增进国民对渔村和渔业的体验,提高渔民收益,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种定义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定义,它既包含西方国家所指的狭义休闲渔业的内容,而且对其又做出了一定扩充,主要加强了渔村旅行的内容,使整个内容更加的丰富,加强了休闲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为“渔业旅游”。国内和日本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更加的广泛,因此一般也被称为广义的休闲渔业定义[3]。
国内对于休闲渔业概念的定义基本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者江吉荣教授提出的定义。江教授指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3]。
张桂华将我国休闲渔业类型分为:①垂钓型休闲渔业,以垂钓为主,以休闲为特色;②养殖型休闲渔业,多为家庭经营的鱼塘养殖,在养殖水体上增加垂钓鱼塘或水库,并提供餐饮服务,为游客提供渔家生产生活体验;③度假型休闲渔业,以度假旅游为主,结合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生态旅游、度假住宿、会议接待、文化娱乐、垂钓、保健、游泳、水上运动等多种功能;④观赏科普型休闲渔业,以观赏、科普为主,兼有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功能;⑤水产美食型,经营以水产类为主的餐饮美食[7]。
1.1.3 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状况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休闲渔业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后逐渐扩展到欧美、亚太地区,90 年代初在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8]。休闲、观赏渔业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一直是众多发达国家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9]。国际上以游钓业为主的休闲渔业十分发达,特别是日本、美国、西欧、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国内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台湾当局于 1990 年正式将休闲渔业列为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即 1990 年行政院农委会推动成立的“农业计划”。目前在台湾进行休闲渔业的船舶有两种,一种是娱乐渔业船舶,一种是海上游乐船舶。专用的渔船载客进行海钓、游览、滑水、驶帆等活动。台湾渔业局组成观光渔业指导小组,辅导各县市进行辖区内休闲渔业整体规划,建立渔村观光体系,发展都市渔港、观光渔园、市民渔场、体验渔业、海港景观、民俗文化、海钓栈桥、钓鱼平台、渔村民宿、海中展望塔等活动内容,将渔业和渔村文化转变为观光资源[1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文献综述 1
1.1 休闲渔业概述 1
1.1.1 休闲渔业的定义1
1.1.2 休闲渔业分类2
1.2 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3
1.2.1 休闲渔业园定义3
1.2.2休闲渔业园分类3
1.3 小结3
2 规划总则 3
2.1 规划原则4
2.1.1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4
2.1.2 主题性原则4
2.1.3 特色性原则4
2.1.4 整体性原则4
2.1.5 因地制宜的原则4
2.1.6 景观多样性原则4
2.1.7 生物多样性原则4
2.2 规划内容4
2.2.1 选址4
2.2.2 资源分析4
2.2.3 景观定位5
2.2.4 总体布局5
2.3 规划理念5
2.4 规划思想6
2.5 营造模式6
2.5.1 渔业活动体验模式6
2.5.2 休闲疗养模式6
2.5.3 乡村旅游模式 6
2.6 发展策略6
2.6.1 旅游旺季6
2.6.2 旅游淡季6
3 场地调研分析 6
3.1 区位分析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 2 资源分析7
3.2.1 土地资源7
3.2.2 交通资源7
3.2.3 自然资源7
3.3 现状分析7
4 总体规划7
4.1 总体布局7
4.2 游线分析7
4.3 功能分区7
4.4 道路分析8
4.5 建筑分析8
4.6 植物景观分析8
5 分区规划8
5.1 服务管理区规划8
5.1.1 总平面图8
5.1.2 立面图、剖面图和灯光分布图8
5.1.3 效果图8
5.2 节点设计8
5.2.1 游船码头9
5.2.2 百舸争流广场9
5.3 小品设计9
6 结语9
致谢9
参考文献9
浅谈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休闲渔业概述
1.1.1 休闲渔业的定义 目前针对“休闲渔业”含义的界定,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根据自身情况给出了不一样的理解:
狭义的休闲渔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洲等地区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都是相对的狭义的定义,这些国家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为只包括以娱乐或健身为目的的渔业行为,包含内陆水上或海上垂钓活动、休闲采集、家庭娱乐等有别于商业捕鱼行为[1],这些运动在美国常常被称为娱乐渔业(Recreational fisheries)或运动渔业(Sport fishing)[2]。
广义的休闲渔业:一般是指中国或日本等地区普遍认可的定义,其范畴是指所有利用现有渔业设施、渔业空间和场地,现代的和传统的渔法渔具、渔业资源、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结合地方旅游发展,增进国民对渔村和渔业的体验,提高渔民收益,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种定义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定义,它既包含西方国家所指的狭义休闲渔业的内容,而且对其又做出了一定扩充,主要加强了渔村旅行的内容,使整个内容更加的丰富,加强了休闲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为“渔业旅游”。国内和日本对于休闲渔业的定义更加的广泛,因此一般也被称为广义的休闲渔业定义[3]。
国内对于休闲渔业概念的定义基本相同,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者江吉荣教授提出的定义。江教授指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3]。
张桂华将我国休闲渔业类型分为:①垂钓型休闲渔业,以垂钓为主,以休闲为特色;②养殖型休闲渔业,多为家庭经营的鱼塘养殖,在养殖水体上增加垂钓鱼塘或水库,并提供餐饮服务,为游客提供渔家生产生活体验;③度假型休闲渔业,以度假旅游为主,结合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生态旅游、度假住宿、会议接待、文化娱乐、垂钓、保健、游泳、水上运动等多种功能;④观赏科普型休闲渔业,以观赏、科普为主,兼有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功能;⑤水产美食型,经营以水产类为主的餐饮美食[7]。
1.1.3 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状况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休闲渔业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后逐渐扩展到欧美、亚太地区,90 年代初在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8]。休闲、观赏渔业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一直是众多发达国家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9]。国际上以游钓业为主的休闲渔业十分发达,特别是日本、美国、西欧、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国内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台湾当局于 1990 年正式将休闲渔业列为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即 1990 年行政院农委会推动成立的“农业计划”。目前在台湾进行休闲渔业的船舶有两种,一种是娱乐渔业船舶,一种是海上游乐船舶。专用的渔船载客进行海钓、游览、滑水、驶帆等活动。台湾渔业局组成观光渔业指导小组,辅导各县市进行辖区内休闲渔业整体规划,建立渔村观光体系,发展都市渔港、观光渔园、市民渔场、体验渔业、海港景观、民俗文化、海钓栈桥、钓鱼平台、渔村民宿、海中展望塔等活动内容,将渔业和渔村文化转变为观光资源[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jgx/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