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提高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无添加(CK)、混合乳酸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组合而成,YG)、布氏乳酸菌(LB)、A21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65天后,评价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开窖后有氧放置144 h后,评价苜蓿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B组的pH值、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01)降低,乳酸含量、乳酸和乙酸比显著(P<0.001)增加; YG组的pH值、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的含量均最低(P <0.001),乳酸含量、干物质、粗蛋白均最高(P<0.001);A21组与对照组相比,在pH、有机酸、氨态氮等发酵品质参数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有氧放置过程中,温度均未超过2℃,有氧暴露6天后各组的pH值、有氧性细菌、酵母菌、霉菌数量均增加。但总体上LB组的有氧稳定性最好,YG组次之,A21组有氧稳定性方面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LB组效果最好,既可以提高发酵品质又可提高有氧稳定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 2
1.2试验设计 2
1.3试验方法 2
1.3.1青贮饲料的调制2
1.3.2材料成分及微生物分析2
1.3.3发酵品质分析2
1.3.4有氧稳定性分析2
1.4数据处理 2
2结果与分析3
2.1青贮前苜蓿的化学和微生物特性3
2.2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3
2.3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4
2.4 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4
3讨论 5
3.1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5
3.2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5
3.3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6
4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6
乳酸菌提高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草业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学 刘丹丹
引言
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 是当今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具“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品质优、为各种畜禽所喜食”等特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称,属豆科植物[16]。但因为苜蓿比较耐干旱和寒冷,可长期生存。对苜蓿进行青贮,发现动物对青贮后的苜蓿更加喜欢采食,且消化率比较高,储存时间较长,所以很受欢迎[17]。因此,对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的研究一直很受欢迎。在制作青贮饲料时,人们通常采用添加乳酸菌制剂的方法来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如果不添加乳酸菌剂,苜蓿自身附着的不良微生物将在发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使得青贮饲料干物质损失、蛋白质水解[1]。在实际生产中,温度较高、密封不严和压实不够都会使青贮饲料发生有氧腐败,致使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大量损耗,这主要是因为与空气接触的有氧层会大量繁殖酵母菌和霉菌使得饲料发生变质,降低了动物的繁殖能力,使农场的利益受损[2]。所以,抑制青贮饲料有氧腐败是关键。
有研究显示布氏乳杆菌可以增强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Weinberg等[3]提出,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饲料的乙酸含量高,乳酸含量较少,结果显示,60d后开窖不有氧变质。Dickson等[4]表明,布氏乳杆菌和其他乳酸菌混合添加的青贮饲料,酵母和霉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开窖后不有氧变质。Elferink等[5]指出:布氏乳杆菌厌氧分解乳酸,而且相较于同型发酵,异型发酵将乳酸转化成乙酸,乳酸含量下降,乙酸含量增大, pH值增大。美国奶牛与牧草中心通过3年的试验指出,布氏乳杆菌可增强青贮玉米的有氧稳定性,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00多小时,由此可见其效果显著[7]。研究显示,布氏乳杆菌对有氧稳定性的增强,与乳酸转化为乙酸有关。Filya[8]指出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饲料产生的乙酸水平较高,高含量的乙酸能有效抑制酵母菌的繁殖。Kung等[9]指出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布氏乳杆菌发现所有添加组的pH值、干物质、有机酸和氨态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的乳酸菌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添加剂,为生产优质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5年6月15日收割株高为80~100cm的苜蓿为试验材料。添加剂分别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混合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分离自青贮饲料的A21乳酸菌。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无添加(CK)、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混合菌(YG)、 添加布氏乳杆菌 (LB)、添加A21乳酸菌,添加量均为1.0×105cfu/g FM,每个处理3个重复。
1.3 试验方法
1.3.1 青贮饲料的调制 苜蓿切短至10~20 mm后,混匀,按试验设计进行添加剂处理,处理后的苜蓿压实装入1 L的实验室青贮窖中,青贮65天。
1.3.2 材料成分及微生物分析 干物质含量用70℃干燥法来测定,粗蛋白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 [10]。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11],缓冲能采用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12], 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法测定[10], 乳酸菌、好气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分别采用MRS(deManRogosaSharpe)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计数[13]。乳酸菌厌氧37 ℃培养2 d;好氧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在有氧条件下 30 ℃培养23 d。
1.3.3 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分析 青贮罐开封后,采用四分法取35 g 混匀的青贮饲料放入聚乙烯塑料封口袋中,加入70 ml 蒸馏水,4 ℃浸泡 24 h 后过滤,用 pH计(HANNA, pH 211型)测定浸提液 pH 值。有机酸和乙醇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11]。色谱条件: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arbomix? HNP5,赛分);流动相为2.5 mmol L1 的硫酸溶液;流速0.7 mlmin1;柱温60℃;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NH3N含量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9]。微生物组成分析方法与原料相同。
1.3.4 有氧稳定性分析 青贮窖开窖后,使样品混匀,取出混匀样品的一部分用于发酵品质的分析,剩余样品有氧放置144 h,用于分析有氧稳定性。青贮65天后打开全部青贮窖,将每个青贮窖中所有青贮饲料取出无压实装填至1 L的敞口聚乙烯塑料桶中,桶口用双层纱布包裹,防止果蝇等其他杂质污染和水分散失,空气可自由进入聚乙烯桶中,置于室温条件下保存(24~27℃)。将多通道温度记录仪(MDL—1048A高精度温度记录仪,上海天贺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多个探头分别放置于聚乙烯桶的几何中心,同时在环境中放置3个探头,用于测定环境温度,每间隔30min测定并记录一次温度。如果样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说明发酵TMR开始腐败变质[8]。在有氧暴露144 h后取样分析pH、微生物数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cykx/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