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通过遮阴网叠加模拟不同光强梯度,探讨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遮阴强度增加,0.1mmol/l NO+5mg/l ABA和0.5mmol/lNO+10mg/lABA处理下(p<0.05),紫花苜蓿茎、叶及单株相对生长速率分别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和上升趋势(p<0.05)。随光强减弱,0.1mmol/lNO+5mg/lABA和0.5mmol/lNO+10mg/lABA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但二者变幅不明显,叶绿素b含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除5mg/lABA处理外,其它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相对电导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0.1mmol/lNO+5mg/lABA和0.5mmol/lNO+10mg/lABA处理分别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POD和CAT酶活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0.1mmol/LNO和5mg/LABA处理下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和MDA含量与光强显著正相关(p<0.05),10mg/LABA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与光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叶面喷0.1mmol/lNO+5mg/lABA和0.5mmol/lNO+10mg/lABA可促进紫花苜蓿叶绿素b的合成,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缓解弱光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 研究地区概况与材料处理 2
1.2材料与方法2
1.3数据处理2
2结果与分析 3
2. 1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3
2. 2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变化4
2. 3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5
2. 4 外源NOABA及弱光胁迫下光强与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
性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7
3 讨论 .............................8
3. 1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8
3. 2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8
3. 3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8
3.4外源NOABA及弱光胁迫下光强与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
性分析.................................................................................... ..............................................8
4结论9
致 谢...........................9
参考文献9
外源 NOABA 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5512112 周鑫
引言
弱光是影响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逆境因子。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抑制植物的生长,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活性氧积累,从而破坏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如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积累等[1]。大量研究表明,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提高植物对弱光条件的适应能力。脱落酸(ABA)是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促进器官脱落、衰老和休眠,调节气孔开闭,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寒、抗盐、抗旱和耐阴等);ABA还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物酶的转录活性进而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4],因此逆境胁迫常不同程度地刺激ABA的合成[2]。有研究表明,弱光胁迫条件下,施加外源NO可显著降低高羊茅MDA含量、O2.的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从而提高高羊茅的耐阴性[3];弱光胁迫下,外源H2O2处理黄瓜再进行弱光胁迫,可提高黄瓜植株的SOD、APX、GSH-Px活性,降低MDA和活性氧含量,缓解弱光胁迫对黄瓜的逆境伤害[4]。
紫花苜蓿起源于温带地区,是世界范围内栽培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冷季型豆科牧草。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种植业三元结构的提出,紫花苜蓿因具有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肥田增产、保持水土等特点[5],已在我国南方大量引种,并纳入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成为农区林草与粮草间作的首选优质牧草种。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4050%全光照条件下,其生物量无显著变化。低于这一光强阈值,紫花苜蓿生物量则显著下降,并无法完成生活史[6]。然而,生产实践中,林间或农作物间遮阴度常大于50%,极大地限制了紫花苜蓿在林间或农作物间种植面积的推广。据此本研究拟通过外源喷施NOABA,研究外源NO及ABA对弱光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讨采用化学物质控制提高紫花苜蓿耐阴性的可行性及相应技术,以集成我国南方农区紫花苜蓿高效栽培的可行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与材料处理
试验于大学校园内进行,南京地区位于31°14′–32°37′N、118°22′–119°14′E,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106.5 mm,无霜期237天。年平均气温15.3 ℃, 最热月平均温28.1 ℃, 最冷月平均温–2.1℃, 全年日照时数18l6–2503 h。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试验期间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平均气温6.1 ℃,最低气温–5 ℃。
1.2 试验设计
供试材料为紫花苜蓿‘吉利’品种(秋眠级为6),由河南世纪天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供种。
2015年9月中旬播种,将紫花苜蓿根瘤菌拌种并播种于塑料花盆(内径30cm、高40cm)中,共播60盆。于全光照条件下育苗,苗高34cm间苗,每盆保留30株株距均匀、生长健壮的紫花苜蓿幼苗。10月20日在温室大棚中进行遮阴处理并进行喷施外源物质。大棚规格为3 m×4.5 m,遮阴棚由不同层数的黑色遮阳网叠加设置光照梯度,进行2种光梯度处理,分别设1层和2层遮阳网。采用TES1339照度计测量其光强分别为全光照的(51.7±1.8)%和(31.5±0.7)%(2种遮阴处理分别记为L1和L2),全光照为对照(L0表示)。外源NOABA叶面喷施设6种处理,分别为0.1 mmol/L NO、0.5 mmol/L NO、5 mg/L ABA、10 mg/L ABA、0.1 mmol/L NO + 5 mg/L ABA、0.5 mol/L NO + 10 mg/L ABA,以L0及各遮阴棚中植株叶面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隔1 d重复喷施,共进行3次喷施处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 研究地区概况与材料处理 2
1.2材料与方法2
1.3数据处理2
2结果与分析 3
2. 1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3
2. 2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变化4
2. 3 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5
2. 4 外源NOABA及弱光胁迫下光强与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
性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7
3 讨论 .............................8
3. 1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8
3. 2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8
3. 3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8
3.4外源NOABA及弱光胁迫下光强与紫花苜蓿相对生长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
性分析.................................................................................... ..............................................8
4结论9
致 谢...........................9
参考文献9
外源 NOABA 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5512112 周鑫
引言
弱光是影响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逆境因子。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抑制植物的生长,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活性氧积累,从而破坏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如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积累等[1]。大量研究表明,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提高植物对弱光条件的适应能力。脱落酸(ABA)是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促进器官脱落、衰老和休眠,调节气孔开闭,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寒、抗盐、抗旱和耐阴等);ABA还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物酶的转录活性进而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4],因此逆境胁迫常不同程度地刺激ABA的合成[2]。有研究表明,弱光胁迫条件下,施加外源NO可显著降低高羊茅MDA含量、O2.的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从而提高高羊茅的耐阴性[3];弱光胁迫下,外源H2O2处理黄瓜再进行弱光胁迫,可提高黄瓜植株的SOD、APX、GSH-Px活性,降低MDA和活性氧含量,缓解弱光胁迫对黄瓜的逆境伤害[4]。
紫花苜蓿起源于温带地区,是世界范围内栽培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冷季型豆科牧草。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种植业三元结构的提出,紫花苜蓿因具有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肥田增产、保持水土等特点[5],已在我国南方大量引种,并纳入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成为农区林草与粮草间作的首选优质牧草种。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4050%全光照条件下,其生物量无显著变化。低于这一光强阈值,紫花苜蓿生物量则显著下降,并无法完成生活史[6]。然而,生产实践中,林间或农作物间遮阴度常大于50%,极大地限制了紫花苜蓿在林间或农作物间种植面积的推广。据此本研究拟通过外源喷施NOABA,研究外源NO及ABA对弱光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讨采用化学物质控制提高紫花苜蓿耐阴性的可行性及相应技术,以集成我国南方农区紫花苜蓿高效栽培的可行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与材料处理
试验于大学校园内进行,南京地区位于31°14′–32°37′N、118°22′–119°14′E,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106.5 mm,无霜期237天。年平均气温15.3 ℃, 最热月平均温28.1 ℃, 最冷月平均温–2.1℃, 全年日照时数18l6–2503 h。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试验期间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平均气温6.1 ℃,最低气温–5 ℃。
1.2 试验设计
供试材料为紫花苜蓿‘吉利’品种(秋眠级为6),由河南世纪天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供种。
2015年9月中旬播种,将紫花苜蓿根瘤菌拌种并播种于塑料花盆(内径30cm、高40cm)中,共播60盆。于全光照条件下育苗,苗高34cm间苗,每盆保留30株株距均匀、生长健壮的紫花苜蓿幼苗。10月20日在温室大棚中进行遮阴处理并进行喷施外源物质。大棚规格为3 m×4.5 m,遮阴棚由不同层数的黑色遮阳网叠加设置光照梯度,进行2种光梯度处理,分别设1层和2层遮阳网。采用TES1339照度计测量其光强分别为全光照的(51.7±1.8)%和(31.5±0.7)%(2种遮阴处理分别记为L1和L2),全光照为对照(L0表示)。外源NOABA叶面喷施设6种处理,分别为0.1 mmol/L NO、0.5 mmol/L NO、5 mg/L ABA、10 mg/L ABA、0.1 mmol/L NO + 5 mg/L ABA、0.5 mol/L NO + 10 mg/L ABA,以L0及各遮阴棚中植株叶面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隔1 d重复喷施,共进行3次喷施处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cykx/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