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m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初步设计(附件)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 桥型选择、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施工图设计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设计资料和方案比选,最终采用13 m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初步设计。本设计的步骤可概括为桥梁上部结构设计,拟订桥跨上部结构的各构件的构造布置几何尺寸,对各构件进行配筋设计,作用效应计算,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承载力验算,等一些内容;下部结构,盖梁尺寸拟订和内力计算,桥墩墩柱设计 ,钻孔灌柱桩计算;具体确定桥面铺装及栏杆、附属设施的布置选用,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的选择。根据结构受力验算,本设计段采用的桥梁结构形式满足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关键词 简支T梁桥,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初步设计,单跨,钢筋混凝土
目录
1 引言 1
2 上部结构设计 4
2.1桥梁方案比选及桥梁设计 4
2.1.1 桥梁方案比选 4
2.1.2 设计资料 5
2.2主梁的计算 6
2.2.1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6
2.2.2作用效应计算 13
2.2.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 22
2.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验算 33
2.2.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验算 35
2.3横梁的计算 37
2.3.1横梁弯矩计算(用GM法) 37
2.3.2横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40
2.3.3横梁剪力效应计算及配筋设计 42
2.3.4横梁接头钢板及焊缝计算 44
2.4行车道板的计算 48
2.4.1计算图示 48
2.4.2永久荷载及其效应 48
2.4.3截面设计、配筋与强度验算 51
2.4.4连续板桥面计算 52
2.5支座计算 59
2.5.1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59
2.5.2确定支座的厚度 60
2.5.3验算支座的偏转 61
2.5.4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61
3 下部结构设计 62
3.1设计资料 63
3.2盖梁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算 63
3.2.1荷载计算 63
3.2.2内力计算 72
3.2.3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 75
3.3桥墩墩柱设计 78
3.3.1荷载计算 78
3.3.2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80
3.4钻孔桩计算 82
3.4.1荷载计算 82
3.4.2桩长计算 85
3.4.3桩的内力计算(m法) 86
3.4.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89
3.4.5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91
4 桥面铺装及栏杆 93
4.1桥面铺装 93
4.2栏杆 93
5 附属设施的选用 93
5.1防水层 94
5.2泄水孔 94
5.3伸缩缝 95
5.4人行道 95
5.5灯柱 95
6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的选择 96
6.1桥梁安装施工流程图 96
6.2吊车安装桥梁,板施工流程图 96
6.3模版和支架的选择 97
6.4安全施工的保证 98
7桥梁大师电算 98
7.1新建工程 98
7.2建立项目 99
7.3设计资料设置 99
7.4上部结构标准图设计 100
7.5下部结构标志图设计 100
7.6建立桥梁模型 101
7.7出图 101
结 论 102
致 谢 103
主要参考文献 104
1 引言
能够让人车物穿过河流、山谷、或其它交通路段时使用的建筑结构称为桥。桥梁是能够给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杆。我国十分重视桥梁的建造技术 ,虽然现在造桥技术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还有很大空间值得提升。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不断提升,路桥方面得到不断开发,各个规范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为了掌握更多桥梁方面的知识,我选择13 m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初步设计这个课题进行设计。
桥梁可以分很多种类型,其中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较为普遍。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易于建造,形式多样,适应性好,不易受基础地理条件限制,可标准化生产。因此,成为目前我国交通线路中桥梁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为了通过各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等障碍,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跨径桥梁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实现了极大的跨越。目前,桥梁建设把目光集中在了斜拉桥、悬索桥、钢桁桥等大跨径桥梁的架设上,但是数据显示中小跨径桥梁占我国桥梁总数的93.5%[1],其中超过半数的桥梁是分布在低等级公路上,特别是现代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市高架道路的修建中,桥梁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部分。全世界重视环保的今天,在中小跨径桥梁建设中,寻求一种环保、美观、施工方便的材料的桥梁形式迫在眉睫。传统的中小跨径桥梁大多为混凝土结构,材料相对单一,结构相对单一、与环境协调性差,由此引起的高耗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中小跨径桥梁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预应力混凝土已经成为国内外桥梁建设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经扩大应用到钢、砖、石、木等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2]。近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世界上各国的桥梁工程师致力寻求桥梁结构的功能与经济、美学的统一,创造出不少典型案例推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9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