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城轨道交通设计阶段的应用(附件)【字数:8423】

日期 2021.4.13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行对促进城市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备重要意义。在城市轨道项目建设中应用BIM技术不仅方便、效率高,而且建设工程项目的精细化和信息化都可以被实现。本篇文章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特点和BIM技术的适用性相结合,具体开展了BIM技术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阶段的三维模拟、设计出图、方案比选、管线改迁和碰撞检查、模拟装修效果及检查大型设备运输路径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也发现BIM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国缺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熟的的标准规范,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回笼慢,缺少深入研究BIM的设计人才等等。由此提出国家需大力培养BIM人才,政府应该颁布相关规范,轨交公司也应该将轨道交通的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对策思路,从而能够让BIM技术更好的助力轨道交通的智慧设计。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BIM技术概念和特点 2
1.可视化 2
2.协调性 2
3.模拟性 2
4.优化性 2
5.出图性 3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文献研究法 3
2.调查法 3
3.案例分析法 3
4.归纳总结法 3
二、BIM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阶段的应用场景 3
(一)总体设计阶段 3
(二)初步设计阶段 4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5
三、BIM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阶段的应用案例 6
(一)项目介绍 6
(二)BIM标准、模板 7
(三)工具集的开发 7
(四)区间隧道的建模 8
(五)建模成果展示 8
四、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阶段的应用阻碍 9
(一)政策标准方面 9
(二)理论技术方面 9
(三)经济效益方面 9
(四)BIM人才方面 9
五、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段的发展建议 10
(一)政策层面 10
(二)理论技术方面 10
(三)经济效益方面 10
(四)培养人才方面 10
六、总结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基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日益增多,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再适合城市人们的外出要求。在一些大城市,率先运营了轨道交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愈来愈多的城市也开始筹备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使轨道交通初步迈进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使城市的交通压力明显被降低,减少了堵车的现象;其次缓解了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并且促进了周围的房价、物价的上涨,带动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及物力,从而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失业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宁愿选择轨道交通作为新型的出行方式。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历经了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阶段、90年代意识期阶段和如今的重视期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从开始的筹备到正式投入运营,需要经过可行性分析、设计、施工、运维等众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可行性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第一步,这也是将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发展互相融合的关键一步,但与之相比,往往更加重要的是设计,设计是完善和实施规划的根本措施,是解决技术与经济问题、保证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要按照规划严格的执行,还要结合城市发展的详细状况,根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以至于可以达到最大化的利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依据其工作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系统设计、土建设计和装修设计;而依据有关标准,按照设计任务的深度来划分,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又可被分成三个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根据上面对城市轨道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流程的分析,综合已经竣工而且正在运营的轨道交通工程,不难发现,即使轨道交通的设计已经逐渐趋于模块化,但设计阶段仍然存在不能充分重视初步设计;不能充分考虑运营的需求;不能充分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不能充分重视当前阶段所面临的难点等一系列问题。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图纸往往是人工手绘的,设计相关人员只能看到二维施工图纸,还需凭人工经验转化为三维效果,这不仅造成了繁重的工作量,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而且还可能导致一些容易忽视的错误。其次二维建筑图纸、结构图纸、管道图纸、设备图纸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一点点错误,就会影响后面的工作进程,从而造成工期的延误。最后,施工方和项目方双方都在努力协调和相互配合,在项目实施后,如果一方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就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协调会,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这将导致损耗大量的物力、时间和人力。轨道交通设计阶段亟需通过引入新的技术BIM技术来改善其在设计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二)BIM技术概念和特点
BIM技术又称建筑建模技术,指的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包括从施工、设计,运维等阶段,将项目各阶段的标准理念转换为三维立体模型或具体数据的一项技术。在设计阶段中使用BIM技术,不但能够快速的创建3D模型,而且可以准确无误的输出相关数据。即使设计过程中数据出现一些变更,也不会像传统的CAD软件一样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其次,一个工程的设计,可以多个系统同时进行,进而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因此,将BIM技术应用轨道交通设计阶段很有必要。BIM技术并且包含以下特点:
1.可视化
可视化通俗来说,就是指看见什么就得到什么。它是BIM技术最核心的特点,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来实现。BIM技术的可视化,可以使建筑构件、建筑视图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被展现,从而能够对该建筑项目更加充分地理解,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协调性
协调是建筑行业中的重中之重,BIM模型的创建就是基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部门的建议汇总及各种相关信息联系起来,这缩减了图纸转化为模型的时间,有效避免了重复建模的弊端,不仅完成了BIM模型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应用,而且有效的实现了信息共享。
3.模拟性
BIM技术的关键是其仿真性。BIM模型可以模拟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中,可以模拟建筑物的一些性能,比如光照模拟、能耗模拟、地震模拟等设计优化方案。在建筑施工阶段,不仅可以静态的模拟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和材料的布置,还可以进行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一些特定的设计工艺等动态过程的模拟;而且能够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比如可进行人员安排、施工机械规划、运输材料、排查一些安全隐患、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等。在最后的运营阶段,甚至可以模拟防灾疏散演练的过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