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城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应用(附件)【字数:10737】
站在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所花的时间是几年多则十几年,但运维阶段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且运维阶段涉及到大量的候车厅、设备、车辆等的实物协调管理、涉及到信号、人流等的数据协调管理,是个复杂、繁琐的工作,对轨道交通运维阶段进行高效管理,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大多集中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对于如何借助BIM技术提升轨道交通运维水平的研究很少,亟需探索借助BIM技术提升运维阶段的管理水平的路径。本文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运维阶段建筑空间管理、车辆结构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共享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一个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指挥调度大楼案例的分析佐证了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目前运维阶段BIM应用的现状总结,发现BIM技术在轨交运维阶段缺乏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缺乏统一的BIM管理平台;缺乏政策的指引和缺乏BIM专业人员的应用困境,针对性地完善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统一录入信息的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制定国家政策和成立专业团队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这项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高水平应用,助力轨道交通的智慧运营。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内容 1
二、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 2
(一)BIM技术可视化应用 2
1.建筑空间管理应用 2
2.车辆结构管理应用 2
(二)车辆管理应用 3
1.模拟现实车辆的关键信息 3
2.数据实时可视化显示 3
(三)设备管理应用 4
(四)信息共享管理应用 5
三、工程案例分析 5
(一)项目简介 6
(二)项目BIM应用点介绍 6
1.创建BIM结构模型 6
2.创建筑BIM.建模型 6
3.进行基于BIM技术的运营场景模拟 6
四、BIM应用于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困境分析 7
(一)缺乏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 7
1.缺乏轨交工程竣工后的完整信息 7
2.缺乏完整的构件库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二)缺乏统一的BIM管理平台 7
1.缺少共享信息平台 7
2.缺少统一的BIM应用标准 8
(三)缺乏政策的指引与支持 8
(四)缺乏BIM专业人员 8
五、BIM应用于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对策分析 9
(一)完善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 9
1.建立信息编码系统 9
2.建立基础数据库 9
(二)统一录入信息的标准 9
1.使用合适的软件 9
2.使用统一的标准 9
(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10
(四)加强政策引导 10
(五)成立专业团队 10
六、总结 10
(一)本文小节 10
(二)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交通拥堵问题是目前绝大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而轨道交通因其高效、准时、绿色的特性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供很高的方案。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拥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城市有45个,城轨交通运营线路累计达211条,运营线路6730.27公里。轨交交通项目投入大、工期长、参建方多,设备复杂,给建设和管理带来困难,面对如此大规模、高要求的在建和在营的轨交项目,其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所以我们急需借助新的技术提高轨交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质量[1]。
BIM技术实际上就是建筑的信息模型,其主要是在三维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构建虚拟的建筑工程模型,提供与现实情况相同且非常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其目的在于帮助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直至项目终结,所有的信息都会集合在一个三维模型的信息数据库,为日后的运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便于后期维护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轨道交通车辆在运维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2]。
BIM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其基于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本身就具有的可视化、参数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行、可图式性等特点,能够通过对各个部门所需要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集成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全部动态工程信息,并且对相应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对轨道交通建筑运维管理过程的整体把握。同时在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工程动态信息关系的过程当中,能够减少计算误差,降低整体运维过程中的诸多成本。BIM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运维过程中的管理可视化,通过三维可视图、数字信息模拟来让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整个轨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把握,从而为以后轨道交通的运维提供更好的助力[3]。
自诞生之日起,BIM技术就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筑业掀起信息化变革。随着BIM理念的深入和BIM技术应用的推广,工程建设行业的BIM时代正在来临,许多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要求推进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地铁工程。BIM技术起源并发展于国外,正逐步变革和取代传统的设计、建造和管理模式。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已成熟地将BIM技术应用到地铁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都有丰富的应用点和工程实例验证,目前各个阶段、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协调工作和多方面统筹管理。
(二)研究内容
站在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所花的时间是几年多则十几年,但运维阶段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且运维阶段涉及到大量的候车厅、设备、车辆等的实物协调管理、涉及到信号、人流等的数据协调管理,是个复杂、繁琐的工作,对轨道交通运维阶段进行高效管理,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大多集中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对于如何借助BIM技术提升轨道交通运维水平的研究很少,亟需探索借助BIM技术提升运维阶段的管理水平的路径。本文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应用,并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佐证了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目前运维阶段BIM应用的现状总结,发现应用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这项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高水平应用,助力轨道交通的智慧运营。
二、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
(一)BIM技术可视化应用
1.建筑空间管理应用
利用数字化信息统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通过BIM技术清晰地反应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实现建筑模型与实际建筑等比例的轻量化显示,以至于工作人员后期运维过程中通过BIM数据库所获取的信息与实际一致,从根本上可实现建筑结构可视化。同时BIM技术图文管理系统中涵括了整个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项目图纸、车辆信息以及相关器具的属性信息。根据BIM软件的运用,可以对此能够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将三维的模型和平面的图文图纸联系起来,实现图文信息检索的速度提高,从而可以快速查看[4]。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内容 1
二、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 2
(一)BIM技术可视化应用 2
1.建筑空间管理应用 2
2.车辆结构管理应用 2
(二)车辆管理应用 3
1.模拟现实车辆的关键信息 3
2.数据实时可视化显示 3
(三)设备管理应用 4
(四)信息共享管理应用 5
三、工程案例分析 5
(一)项目简介 6
(二)项目BIM应用点介绍 6
1.创建BIM结构模型 6
2.创建筑BIM.建模型 6
3.进行基于BIM技术的运营场景模拟 6
四、BIM应用于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困境分析 7
(一)缺乏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 7
1.缺乏轨交工程竣工后的完整信息 7
2.缺乏完整的构件库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二)缺乏统一的BIM管理平台 7
1.缺少共享信息平台 7
2.缺少统一的BIM应用标准 8
(三)缺乏政策的指引与支持 8
(四)缺乏BIM专业人员 8
五、BIM应用于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对策分析 9
(一)完善轨道交通运维的基础信息 9
1.建立信息编码系统 9
2.建立基础数据库 9
(二)统一录入信息的标准 9
1.使用合适的软件 9
2.使用统一的标准 9
(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10
(四)加强政策引导 10
(五)成立专业团队 10
六、总结 10
(一)本文小节 10
(二)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交通拥堵问题是目前绝大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而轨道交通因其高效、准时、绿色的特性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供很高的方案。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拥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城市有45个,城轨交通运营线路累计达211条,运营线路6730.27公里。轨交交通项目投入大、工期长、参建方多,设备复杂,给建设和管理带来困难,面对如此大规模、高要求的在建和在营的轨交项目,其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所以我们急需借助新的技术提高轨交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质量[1]。
BIM技术实际上就是建筑的信息模型,其主要是在三维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构建虚拟的建筑工程模型,提供与现实情况相同且非常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其目的在于帮助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直至项目终结,所有的信息都会集合在一个三维模型的信息数据库,为日后的运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便于后期维护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轨道交通车辆在运维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2]。
BIM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其基于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本身就具有的可视化、参数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行、可图式性等特点,能够通过对各个部门所需要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集成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全部动态工程信息,并且对相应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对轨道交通建筑运维管理过程的整体把握。同时在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工程动态信息关系的过程当中,能够减少计算误差,降低整体运维过程中的诸多成本。BIM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运维过程中的管理可视化,通过三维可视图、数字信息模拟来让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整个轨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把握,从而为以后轨道交通的运维提供更好的助力[3]。
自诞生之日起,BIM技术就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筑业掀起信息化变革。随着BIM理念的深入和BIM技术应用的推广,工程建设行业的BIM时代正在来临,许多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要求推进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地铁工程。BIM技术起源并发展于国外,正逐步变革和取代传统的设计、建造和管理模式。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已成熟地将BIM技术应用到地铁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都有丰富的应用点和工程实例验证,目前各个阶段、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协调工作和多方面统筹管理。
(二)研究内容
站在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所花的时间是几年多则十几年,但运维阶段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且运维阶段涉及到大量的候车厅、设备、车辆等的实物协调管理、涉及到信号、人流等的数据协调管理,是个复杂、繁琐的工作,对轨道交通运维阶段进行高效管理,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大多集中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对于如何借助BIM技术提升轨道交通运维水平的研究很少,亟需探索借助BIM技术提升运维阶段的管理水平的路径。本文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应用,并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佐证了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目前运维阶段BIM应用的现状总结,发现应用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这项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高水平应用,助力轨道交通的智慧运营。
二、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
(一)BIM技术可视化应用
1.建筑空间管理应用
利用数字化信息统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通过BIM技术清晰地反应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实现建筑模型与实际建筑等比例的轻量化显示,以至于工作人员后期运维过程中通过BIM数据库所获取的信息与实际一致,从根本上可实现建筑结构可视化。同时BIM技术图文管理系统中涵括了整个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项目图纸、车辆信息以及相关器具的属性信息。根据BIM软件的运用,可以对此能够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将三维的模型和平面的图文图纸联系起来,实现图文信息检索的速度提高,从而可以快速查看[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