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片弯曲模(1)的设计
触片弯曲模(1)的设计[20200123183706]
【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生产电源开关触片的成型工艺中的弯曲一,用模具成形该触片要经过四道工序,即落料、冲孔、两道弯曲,本课题分析了弯曲件的工艺性,进行了第一道弯曲模具设计时的所需的工艺计算,计算了弯曲坯料的尺寸,并且制定了冲压工艺方案,完成了第一道弯曲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阐述了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特点,最后选择了冲压设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触片;弯曲;设计;
引言 1
一、设计任务 2
(一)设计任务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2
(一)模具工艺方案选择 2
(二)弯曲工艺 2
三、工艺方案确定 3
四、冲压工艺计算 4
(一)弯曲的展开尺寸计算及展开图 4
(二)弯曲力的计算 5
五、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6
六、主要零部件设计 7
(一)凸模 7
(二)凹模和凹拼 8
(三)固定板 9
(四)顶块 10
(五)模柄 10
(六)上垫板 11
七、设备选用 12
八、 模具的装配与检测 12
(一) 模具的装配 13
(二)模具的检测 13
结束语 14
参 考 文 献 15
致 谢 15
引言
本次课题来源于企业生产项目,通过运用所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然后运用模具的2D和3D设计。工程件的精度要求较高,零件尺寸较小,工期短,且需要大批量生产。需要采用模具的制造方法。
该触片是用在电源开关处 主要材料为铍铜 以铍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铜合金 ,又称之为铍青铜 。它是铜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级有弹性材料,有很高的强度 、弹性 、硬度 、疲劳强度 、弹性滞后小、耐蚀、耐磨、耐寒、高导电、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该产品要经过四道工序才能成型,即落料、冲孔、弯曲一、弯曲二。我要做的是第一次弯曲。
本课题通过对出片弯曲模的设计与加工,可以系统地掌握产品零件成形工艺流程,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模具制造加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等,对综合应用和巩固模具设计制造及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具有促进作用。
一、课题设计任务
(一)设计任务
如图1-1所示是触片的第一道一道弯曲完成后的产品图。要求设计第一道弯曲工艺的弯曲模。
图1-1第一次弯曲后的零件图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一)尺寸分析
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回弹、翘曲等因素的影响,弯曲的工序数目越多,精度也越低。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应合理,一般弯曲件长度的尺寸公差等级在IT13级以下,角度公差大于15。弯曲件长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见表2-1;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见表2-2
表2-1弯曲件未注公差的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长度尺寸l/mm 3~6 >6~18 >18~50 >50~120 >120~260 >260~500
材料厚度 L/mm ≦2 ±0.3 ±0.4 ±0.6 ±0.8 ±1.00 ±1.5
>2~4 ±0.4 ±0.6 ±0.8 ±1.2 ±1.5 ±2.0
>4 - ±0.8 ±1.0 ±1.5 ±2.0 ±2.5
表2-2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值
弯边长度l/mm ~6 >6~10 >10~18 >18~30 >30~50
角度公差△β ±3° ±2°30′ ±2° ±1°30′ ±1°15′
弯边长度l/mm >50~80 >80~120 >120~180 >180~260 >260~360
角度公差△β ±1° ±50′ ±40′ ±30′ ±25′
根据以上依据零件的分析得出:
弯曲件的形状应尽可能对称,弯曲半径左右一致,以防止弯曲变形时坯料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偏移。
有些虽然形状对称,但变形区附近有缺口的弯曲件,若在坯料上先将缺口冲出,弯曲时会出现叉口现象,严重时难以成型,这时应在缺口处留连接带,弯曲后再将连接带切除。为了保证坯料在弯曲模内准确定位,或防止在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偏移。
(3)产品的材料分析
弯曲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塑性,屈弹比δs/E和屈强比δs/δb小。材料的塑性和较小的屈强比能保证弯曲时不开裂,较小的屈弹比能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最适宜于弯曲的材料有软钢、黄铜和铝等。
该触片使用的材料为铍铜,以铍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铜合金 ,又称之为铍青铜 。 它是铜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级有弹性材料,有很高的强度 、弹性 、硬度 、疲劳强度 、弹性滞后小、耐蚀、耐磨、耐寒、高导电、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完全符合弯曲的性能要求。
经过根据以上依据的分析,该制件有较好的弯曲工艺性,可以采用模具成形。
三、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依据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是:
1)对于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如V形件、U形件、Z形件等,可以一次弯曲成形。而对于形状复杂的弯曲件,一般需要多次弯曲才能成形。
2)对于批量大而尺寸小的弯曲件,为使操作方便、定为准确和提高生产率,应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弯曲成形。
【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生产电源开关触片的成型工艺中的弯曲一,用模具成形该触片要经过四道工序,即落料、冲孔、两道弯曲,本课题分析了弯曲件的工艺性,进行了第一道弯曲模具设计时的所需的工艺计算,计算了弯曲坯料的尺寸,并且制定了冲压工艺方案,完成了第一道弯曲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阐述了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特点,最后选择了冲压设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触片;弯曲;设计;
引言 1
一、设计任务 2
(一)设计任务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2
(一)模具工艺方案选择 2
(二)弯曲工艺 2
三、工艺方案确定 3
四、冲压工艺计算 4
(一)弯曲的展开尺寸计算及展开图 4
(二)弯曲力的计算 5
五、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6
六、主要零部件设计 7
(一)凸模 7
(二)凹模和凹拼 8
(三)固定板 9
(四)顶块 10
(五)模柄 10
(六)上垫板 11
七、设备选用 12
八、 模具的装配与检测 12
(一) 模具的装配 13
(二)模具的检测 13
结束语 14
参 考 文 献 15
致 谢 15
引言
本次课题来源于企业生产项目,通过运用所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然后运用模具的2D和3D设计。工程件的精度要求较高,零件尺寸较小,工期短,且需要大批量生产。需要采用模具的制造方法。
该触片是用在电源开关处 主要材料为铍铜 以铍
该产品要经过四道工序才能成型,即落料、冲孔、弯曲一、弯曲二。我要做的是第一次弯曲。
本课题通过对出片弯曲模的设计与加工,可以系统地掌握产品零件成形工艺流程,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模具制造加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等,对综合应用和巩固模具设计制造及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具有促进作用。
一、课题设计任务
(一)设计任务
如图1-1所示是触片的第一道一道弯曲完成后的产品图。要求设计第一道弯曲工艺的弯曲模。
图1-1第一次弯曲后的零件图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一)尺寸分析
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回弹、翘曲等因素的影响,弯曲的工序数目越多,精度也越低。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应合理,一般弯曲件长度的尺寸公差等级在IT13级以下,角度公差大于15。弯曲件长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见表2-1;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见表2-2
表2-1弯曲件未注公差的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长度尺寸l/mm 3~6 >6~18 >18~50 >50~120 >120~260 >260~500
材料厚度 L/mm ≦2 ±0.3 ±0.4 ±0.6 ±0.8 ±1.00 ±1.5
>2~4 ±0.4 ±0.6 ±0.8 ±1.2 ±1.5 ±2.0
>4 - ±0.8 ±1.0 ±1.5 ±2.0 ±2.5
表2-2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值
弯边长度l/mm ~6 >6~10 >10~18 >18~30 >30~50
角度公差△β ±3° ±2°30′ ±2° ±1°30′ ±1°15′
弯边长度l/mm >50~80 >80~120 >120~180 >180~260 >260~360
角度公差△β ±1° ±50′ ±40′ ±30′ ±25′
根据以上依据零件的分析得出:
弯曲件的形状应尽可能对称,弯曲半径左右一致,以防止弯曲变形时坯料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偏移。
有些虽然形状对称,但变形区附近有缺口的弯曲件,若在坯料上先将缺口冲出,弯曲时会出现叉口现象,严重时难以成型,这时应在缺口处留连接带,弯曲后再将连接带切除。为了保证坯料在弯曲模内准确定位,或防止在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偏移。
(3)产品的材料分析
弯曲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塑性,屈弹比δs/E和屈强比δs/δb小。材料的塑性和较小的屈强比能保证弯曲时不开裂,较小的屈弹比能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最适宜于弯曲的材料有软钢、黄铜和铝等。
该触片使用的材料为铍铜,以铍
经过根据以上依据的分析,该制件有较好的弯曲工艺性,可以采用模具成形。
三、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依据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是:
1)对于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如V形件、U形件、Z形件等,可以一次弯曲成形。而对于形状复杂的弯曲件,一般需要多次弯曲才能成形。
2)对于批量大而尺寸小的弯曲件,为使操作方便、定为准确和提高生产率,应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弯曲成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