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管的注射模具设计
三通管的注射模具设计
1 引言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三通管的注射模具设计,课题以社会实际产品为原型,设计一副能够生产所给塑件、结构合理、能保证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的塑料模具。
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行业 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设计严格按照模具设计的步骤,及模具设计中的要求来设计的:对塑件工艺性的分析、型腔数量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注塑机的选择及校核、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等,其次,还要对模具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抽芯机构进行结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对模具也有重要作用,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质量如收缩率、翘曲变形、耐应力开裂性和表面质量等,并且对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设计中要进行一整套的程序,自己要在各方面的都应了解。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具设计对制品质量与产量,就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模腔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进浇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定型方法的确定等,均对制品(或型材)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性能、内应力大小、表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塑件加工过程中,塑料模结构的合理性,对操作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再次,塑料模对塑件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外,一般来说制模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大型塑料模更是如此。加工工艺要求、塑件使用要求、塑件外观要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效全自动化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此外,塑件生产与更新均以模具制造和更新为前提。
同时在设计中也要求对机械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了解: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数控技术等。对模具的仿真过程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培养,设计完成之后,对模具装配的可靠性检查也是模具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制品的分析是对所要成型的产品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接受设计任务书以后就要对塑料的品种、批量的大小、尺寸精度与技术条件,产品的功用及工作条件有个整体概念,以便在设计模具时优选各种方式来成型塑件。
2.1 塑件材料成型工艺分析
塑料是由合成树脂、添加剂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可塑成型,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非结晶材料。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他添加剂。PVC材料具有阻燃性、高强度、耐气候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但能够被强氧化物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溶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这个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因此通常采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要正确分析制品的质量,必须要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等主要性能。表2-1为PVC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助于分析三通管的注塑要求及成型要求。
表2-1 PVC的主要性能指标
密度g/cm³ 1.38~1.45 弹性模量MPa 0.05~0.09×10³
比容cm³/g 1.03~1.06 弯曲强度MPa ≥90
吸水率%(24h) 0.07-0.4 抗拉屈服强度MPa 220~390
收缩率%
体积电阻率 0.6-1.0
104 熔点°C
拉伸强度 Mpa 160~212
7-16
PVC注塑工艺及模具条件:
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溶化温度:185-205℃
模具温度:20-50℃
注射压力:可达到150MPa
保压压力:可达到100MPa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低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采用常规的浇口。如果注射成型较小的塑件,最好采用针状浇口或潜伏式浇口;对于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浇口。针状浇口或潜伏式浇口的最小直径应为1mm;扇形浇口的厚度不能小于1mm。
2.2 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a)
(b)
图2-1 三通管结构图
图2.1为三通管结构图。该制品出口处有一阶梯,小阶梯的表面有螺纹,这就增大了成型的难度,外圆面分别在两个型腔成型,必须保证同轴度, 所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要有精密的定位措施和良好的加工工艺,以保证传动精度。出口处有螺纹,也给凹模制作带来困难。该制品有三个出口,故抽芯机构的设计采用滑板抽芯机构。
2.2.1 塑件的尺寸
塑件尺寸的大小受制于以下因素:
1)取决于用户的使用要求。
2)受制于塑件的流动性。
3)受制于塑料熔体在流动充填过程中所受到的结构阻力。
2.2.2 塑件尺寸公差标准
1)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塑料材料的收缩率及其波动
2)塑件结构的复杂程度。
3)模具因素(含模具制造、模具磨损及寿命、模具的装配、模具的合模及模具设计的不合理所可能带来的形位误差等)。
4)成型工艺因素(模塑成型的温度T、压力p、时间t及取向、结晶、成型后处理等)。
5)成型设备的控制精度等。
塑件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塑料收缩率的波动及模具制造误差。本次课题中没有给出公差值,则我们按未注公差的尺寸许偏差计算,查表取MT5。
2.2.3塑件的表面质量
塑件的表面质量包括塑件缺陷、表面光泽性与表面粗糙度,其与模塑成型工艺、塑料的品种、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的磨损程度等相关。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模具型腔的便面粗糙度。一般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比制品表面粗糙度小一级,而塑件表面粗糙度随着模具型腔的磨损增大而增大。
制品为了能够顺利从型腔中脱出,在三通管上必须设置一定的脱模斜度,一般最小斜度为15',所取数值按经验确定,必须限制在制造公差范围内,本次设计取脱模斜度为50'。注射成型的制品的表面应没有凹痕、起泡、熔接痕等缺陷。
2.3 型腔布局及分型面的选择
型腔数目的确定,应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质量、批量大小、交货长短、注射能力、模具成本等要求来综合考虑。该三通管有3个出孔,三个方向都要抽芯,故为使模具结构简单,模具设计成单型腔模具。
分型面位置选择的总体原则,是能保证塑件的质量、便于塑件脱模及简化模具的结构,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择。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三通管是管类零件,外形呈圆柱形,轮廓最大处是直径位置,故分型面设置在三通管的直径平面(图2-2 分型面),能过使制件顺利脱出模具。
图2-2 分型面
3 成型设备的选择
3.1 估算制件的体积和质量
该产品材料为PVC,由表2-1得知其密度为1.38-1.45g/cm3,收缩率为0.6-1.0,计算其平均密度为1.415 g/cm3,平均收缩率为0.8。
使用PRO/E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浇道凝料和制件的体积。
另预置浇道凝料为5.68 cm3,因此估算塑件体积为28.39 cm3。制件的质量可根据公式
m = v* (3-1)
式中 -----塑料密度(g/cm3);
v-----制品体积(cm3);
求得制件的质量m =34.07×1.415=48.21g。
3.2 选择注射机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或质量,查书可选定注塑机型号为JN128-E。
注塑机的参数如下:
表3-1 注塑机的相关参数
最大注塑量cm3 注塑压力 Mpa 锁模力
KN 拉杆间距
mm 顶出行程
mm 最小模厚
mm 最大模厚
mm 模板行程
mm 定位孔直径mm 喷嘴球直径mm
183 185 1280 410*370 130 145 380 730 100 SR19
3.3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设计模具前,应对注射机有关参数进行校核,实现注射成型模与注射机性能参数相匹配。
1)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模具闭合厚度必须满足
Hmin≤Hm≤Hmax (mm) (3-2)
式中 Hmin———注塑机允许最小模厚(mm)
Hmax———注塑机允许最大模厚(mm)
H———模具闭合高度(mm)
本次设计的模具的闭合高度为209mm,所选注塑机的最大厚度380mm,最小厚度145mm,代入式(3-2)得: 145<209<380
满足要求。
2)开模行程校核
注塑机的最大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如全液压合模机构的注塑机),故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应满足下式:
S机-(H模-Hmin)>H1+H2+(5~10) (3-3)
式中 S机———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mm);
H1 ———顶出距离(mm);
H2 ———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mm);
因为本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塑件的特殊关系,浇注系统和塑件的高度就已经包括了顶出距离。已知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是350mm,顶出距离是130mm,塑件高度是76mm。
代入式(3-3)得:
350-(209-145)>130+76+(5~10)
满足条件。
3)锁模力的校核
锁模力是在成型时锁紧模具的最大力。用于实现动、定模紧密闭合,保证塑料制品的精度,减少分型面处的溢边厚度和确保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因此,成型时高压熔料在分型面上显现的涨力应小于锁模力。
1 引言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三通管的注射模具设计,课题以社会实际产品为原型,设计一副能够生产所给塑件、结构合理、能保证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的塑料模具。
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行业 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设计严格按照模具设计的步骤,及模具设计中的要求来设计的:对塑件工艺性的分析、型腔数量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注塑机的选择及校核、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等,其次,还要对模具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抽芯机构进行结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对模具也有重要作用,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质量如收缩率、翘曲变形、耐应力开裂性和表面质量等,并且对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设计中要进行一整套的程序,自己要在各方面的都应了解。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具设计对制品质量与产量,就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模腔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进浇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定型方法的确定等,均对制品(或型材)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性能、内应力大小、表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塑件加工过程中,塑料模结构的合理性,对操作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再次,塑料模对塑件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外,一般来说制模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大型塑料模更是如此。加工工艺要求、塑件使用要求、塑件外观要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效全自动化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此外,塑件生产与更新均以模具制造和更新为前提。
同时在设计中也要求对机械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了解: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数控技术等。对模具的仿真过程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培养,设计完成之后,对模具装配的可靠性检查也是模具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制品的分析是对所要成型的产品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接受设计任务书以后就要对塑料的品种、批量的大小、尺寸精度与技术条件,产品的功用及工作条件有个整体概念,以便在设计模具时优选各种方式来成型塑件。
2.1 塑件材料成型工艺分析
塑料是由合成树脂、添加剂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可塑成型,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非结晶材料。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他添加剂。PVC材料具有阻燃性、高强度、耐气候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但能够被强氧化物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溶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这个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因此通常采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要正确分析制品的质量,必须要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等主要性能。表2-1为PVC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助于分析三通管的注塑要求及成型要求。
表2-1 PVC的主要性能指标
密度g/cm³ 1.38~1.45 弹性模量MPa 0.05~0.09×10³
比容cm³/g 1.03~1.06 弯曲强度MPa ≥90
吸水率%(24h) 0.07-0.4 抗拉屈服强度MPa 220~390
收缩率%
体积电阻率 0.6-1.0
104 熔点°C
拉伸强度 Mpa 160~212
7-16
PVC注塑工艺及模具条件:
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溶化温度:185-205℃
模具温度:20-50℃
注射压力:可达到150MPa
保压压力:可达到100MPa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低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采用常规的浇口。如果注射成型较小的塑件,最好采用针状浇口或潜伏式浇口;对于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浇口。针状浇口或潜伏式浇口的最小直径应为1mm;扇形浇口的厚度不能小于1mm。
2.2 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a)
(b)
图2-1 三通管结构图
图2.1为三通管结构图。该制品出口处有一阶梯,小阶梯的表面有螺纹,这就增大了成型的难度,外圆面分别在两个型腔成型,必须保证同轴度, 所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要有精密的定位措施和良好的加工工艺,以保证传动精度。出口处有螺纹,也给凹模制作带来困难。该制品有三个出口,故抽芯机构的设计采用滑板抽芯机构。
2.2.1 塑件的尺寸
塑件尺寸的大小受制于以下因素:
1)取决于用户的使用要求。
2)受制于塑件的流动性。
3)受制于塑料熔体在流动充填过程中所受到的结构阻力。
2.2.2 塑件尺寸公差标准
1)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塑料材料的收缩率及其波动
2)塑件结构的复杂程度。
3)模具因素(含模具制造、模具磨损及寿命、模具的装配、模具的合模及模具设计的不合理所可能带来的形位误差等)。
4)成型工艺因素(模塑成型的温度T、压力p、时间t及取向、结晶、成型后处理等)。
5)成型设备的控制精度等。
塑件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塑料收缩率的波动及模具制造误差。本次课题中没有给出公差值,则我们按未注公差的尺寸许偏差计算,查表取MT5。
2.2.3塑件的表面质量
塑件的表面质量包括塑件缺陷、表面光泽性与表面粗糙度,其与模塑成型工艺、塑料的品种、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的磨损程度等相关。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模具型腔的便面粗糙度。一般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比制品表面粗糙度小一级,而塑件表面粗糙度随着模具型腔的磨损增大而增大。
制品为了能够顺利从型腔中脱出,在三通管上必须设置一定的脱模斜度,一般最小斜度为15',所取数值按经验确定,必须限制在制造公差范围内,本次设计取脱模斜度为50'。注射成型的制品的表面应没有凹痕、起泡、熔接痕等缺陷。
2.3 型腔布局及分型面的选择
型腔数目的确定,应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质量、批量大小、交货长短、注射能力、模具成本等要求来综合考虑。该三通管有3个出孔,三个方向都要抽芯,故为使模具结构简单,模具设计成单型腔模具。
分型面位置选择的总体原则,是能保证塑件的质量、便于塑件脱模及简化模具的结构,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择。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三通管是管类零件,外形呈圆柱形,轮廓最大处是直径位置,故分型面设置在三通管的直径平面(图2-2 分型面),能过使制件顺利脱出模具。
图2-2 分型面
3 成型设备的选择
3.1 估算制件的体积和质量
该产品材料为PVC,由表2-1得知其密度为1.38-1.45g/cm3,收缩率为0.6-1.0,计算其平均密度为1.415 g/cm3,平均收缩率为0.8。
使用PRO/E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浇道凝料和制件的体积。
另预置浇道凝料为5.68 cm3,因此估算塑件体积为28.39 cm3。制件的质量可根据公式
m = v* (3-1)
式中 -----塑料密度(g/cm3);
v-----制品体积(cm3);
求得制件的质量m =34.07×1.415=48.21g。
3.2 选择注射机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或质量,查书可选定注塑机型号为JN128-E。
注塑机的参数如下:
表3-1 注塑机的相关参数
最大注塑量cm3 注塑压力 Mpa 锁模力
KN 拉杆间距
mm 顶出行程
mm 最小模厚
mm 最大模厚
mm 模板行程
mm 定位孔直径mm 喷嘴球直径mm
183 185 1280 410*370 130 145 380 730 100 SR19
3.3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设计模具前,应对注射机有关参数进行校核,实现注射成型模与注射机性能参数相匹配。
1)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模具闭合厚度必须满足
Hmin≤Hm≤Hmax (mm) (3-2)
式中 Hmin———注塑机允许最小模厚(mm)
Hmax———注塑机允许最大模厚(mm)
H———模具闭合高度(mm)
本次设计的模具的闭合高度为209mm,所选注塑机的最大厚度380mm,最小厚度145mm,代入式(3-2)得: 145<209<380
满足要求。
2)开模行程校核
注塑机的最大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如全液压合模机构的注塑机),故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应满足下式:
S机-(H模-Hmin)>H1+H2+(5~10) (3-3)
式中 S机———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mm);
H1 ———顶出距离(mm);
H2 ———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mm);
因为本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塑件的特殊关系,浇注系统和塑件的高度就已经包括了顶出距离。已知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是350mm,顶出距离是130mm,塑件高度是76mm。
代入式(3-3)得:
350-(209-145)>130+76+(5~10)
满足条件。
3)锁模力的校核
锁模力是在成型时锁紧模具的最大力。用于实现动、定模紧密闭合,保证塑料制品的精度,减少分型面处的溢边厚度和确保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因此,成型时高压熔料在分型面上显现的涨力应小于锁模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