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3
2 现状交通指标与方法分析 5
2.1 项目沿线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5
2.2 项目沿线道路设施现状 5
2.3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10
2.4 城市慢行交通分析 12
3 有轨电车客流需求预测 12
3.1 预测年限及预测方法 12
3.2 经济社会指标 13
3.3 客流预测总量 14
3.4 交通量预测 17
4 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8
4.1 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内容 18
4.2 道路交通系统影响分析 19
4.3 公共交通影响分析 24
结论 27
致谢..28
参考文献..2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个人家庭对于汽车需求的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同时,乘客的服务需求增加,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安全快捷、投资少、运量适中、环境污染低等优点,特别是对于淮安这种中小型城市而言,更应该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淮安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大量交通影响评价(TIA)的实践表明,交通影响评价是协调交通和土地利用的重要措施。交通影响评价即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项目或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效果,并通过采取相应的交通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善措施,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1]。其目的是分析新的建设项目对于周边交通的影响,通过改善措施来减少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现代有轨电车是对传统轨道交通改良的介于公交与地铁的新型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的兴起,对缓解城市交通负荷、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践行公交优先绿色生态理念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对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方法与指标的研究颇具意义。本文针对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将对其交通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理论上看,国外对于城市的交通影响评价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交通影响评价方法也不同。其中,美国最先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已获得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较完善的交通影响评价体系。而国内某些城市也对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做了努力,总的来说还处于初步阶段,但也正在积极进步,发展与时俱进。本文从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
交通影响评价起源于美国,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相当的成就。依目前来看,美国的理论较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地方政府进行基础建设比较容易,人们并未认识到对项目的开发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2]。从1940年以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相应也带来了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交通影响评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基本思想就是预测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交通环境的影响,而后根据影响确定是否由开发商负担,或产生相当的交通设施建设费,相应的让开发商修改计划,从而使影响降至最低。1986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召开了有关土地使用和交通的专门会议,主要研究土地开发对交通系统的负面影响,第一次着重强调了研究土地开发交通影响的重要性[3]。在1988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总结了全美的研究成果,发布了第一份有关土地开发的交通影响评估总结报告:《Guidelines for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of Proposed New Development 》。同时美国交通工程师学针对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向美国所有的开发项目推荐:《Traffic Access and Impact Studies for Site Development》。这两份报告代表了交通影响评价理论的成熟,以后的研究大都是以此报告建立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4]。
1994年,英国交通运输协会经过讨论研究,公布了全国统一的交通影响评价指南。其评价过程基本与美国相似,但英国一般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1.2.2 国内
在国内,交通影响评价起步较晚,基础资料也比较匮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1年对上海市静安区的交通影响评价代表了国内最早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采用美国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而后国内的其他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也积极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国内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大都借鉴国外的评价经验。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行业标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公告,自2010年9月1日起实施。
秦伟通过分析国外和我国目前的交通影响评价内容、方法和管理程序,归纳了交通影响评价中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多指标评价方法[5]。不仅可以计算新建项目带来的道路和交叉口的新增交通量,还可以分析新增交通量对土地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考虑建设项目对交通的影响。
刘常平,安居,徐伟在现有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研究并选取能够反映交通影响评价需求和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设计了公共交通分析流程,并将公共交通引入到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拓展了公共交通的交通影响评价[6]。
陆化普,史其信,殷亚峰把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紧密结合,在城市开发中引入交通影响评价,并征收相应的费用。这样可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不断完善交通设施,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7]。
国内城市采用的交叉口的评价指标有V/C、延误和排队长度等。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由于道路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行车速度每况愈下。现代有轨电车带来了新的交通需求,可以缓解周边的交通设施乃至局部的路网交通压力,从而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
总体上,国内研究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比较充分,而对于交通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比较少,它们产生的影响也截然不同。本文将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为例,系统分析公共交通的交通影响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首先,查找资料,包括项目周边的道路网现状及规划情况,项目周边的建筑情况,项目的规模、面积、交叉口信息等。
交通路 (体育馆处至丁香路处) 城市支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体育馆段为东西走向,与桑园路交叉处转变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与杏园路交叉处转变为南北走向。体育馆处至杏园路交叉处为一块板形式,到运河广场处为两块板形式。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行车道。
3.3.2 一期工程客流指标汇总
结合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公共交通的客流指标,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全线主要客流指标包括:设计年度、运营线路长度(公里)、全日客流(万人次)、年均增长率、高峰小时客流强度(万人次/公里)换乘客流比例、占总公交出行比例等。根据上文3.1.2的研究,通过站点集散量、断面流量、平均乘距、换乘客流预测和客流时间分布等指标分析2018年现代有轨电车的预测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