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海洋平台105ps分段生产设计(附件)【字数:15855】

摘 要摘 要在如今的越发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与贸易往来在未来必将呈现繁荣景象,而我国现在大力推广的“一带一路”建设又在海洋丝绸之路上下足了功夫。因此未来的时代是属于海洋的时代,是蔚蓝的的时代,是海洋工程蓬勃发展的时代,而作为海洋工程中主要的一种工程建设——海洋平台的建造必是未来的主角。本文就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生产设计中的生产施工要领和精度管理体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其中着重分析内容为精度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点和流程的建立。在面对如今海洋工程建造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我国海洋平台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以及融入自身的想法,通过对自升式海洋平台分段生产设计的研究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了自升式海洋平台精度管理体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在补偿量的确定和如何管控各方面影响要素做出了分析,可以对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生产设计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完善作用。生产设计精度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提升我国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建造水平,缩短建造周期,缩减建造成本,提高建造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生产设计;精度管理体系;补偿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世界海上开发利用油气资源形势 1
1.2国内外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1
1.3 生产设计精度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2
第二章 自升式平台生产设计概述 4
2.1 自升式海洋平台结构特点 4
2.2 海洋平台生产设计 4
2.3 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5
2.3.1 建造法的确立 5
2.3.2 建造方针的编制 5
2.4 平台分段施工要领的编制 6
2.5 小结 7
第三章 精度管理体系的分析与建立 8
3.1 海洋工程精度控制的特点和关键 8
3.2 自升式钻井平台精度控制的总体流程 10
3.2.1 精度控制设计阶段 10
3.2.2 钢料加工精度控制阶段 11
3.2.3 小组立制作阶段精度控制 11
3.2.4 分段制作阶段精度控制 12
3.2.5 总组及合拢阶段精度控制 12
3.3 通过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焊接变形进行的精度控制 12
3.4 精度管理小组的组建 13
3.5 外部供应链及外部技术对精度控制的影响 13
3.6 自升式海洋平台分段精度控制中的存在的问题 14
3.7 小结 14
第四章 平台分段补偿量 16
4.1 基于补偿系统的精度控制分析 16
4.2 船体零部件尺寸精度补偿的原则 16
4.3 精度补偿量的加放方法和标准 17
4.3.1 精度补偿量的分配 17
4.3.2 切割补偿量的加放标准和方法 17
4.3.3 装配补偿量的确定 18
4.3.4 焊接补偿量的确定 18
4.3.5 加放分段端部补偿量 19
4.4 小结 19
结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海上开发利用油气资源形势
据全球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数据统计,海洋中的石油资源约占全球石油资源的34%,因此世界各大强国都在致力于海洋工程的建设,而海洋平台在油气资源探索和开采中有着不俗的作用,是现在海洋开发的中坚力量。我国的海上石油资源开发虽然比世界晚了几十年,但后来奋起直追,再加上我国独特的大陆架优势,让我们在海洋资源开发中有着很好的先天优势。经过自身前期的下海技术探索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合作开发阶段,已逐步开发出了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建造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海洋平台基地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新建的三大造船基地已将海洋工程的发展列入基地的重点发展方向。世界时刻都在进步,我们亦需加紧步伐,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把握好机会,将海洋平台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2国内外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精度控制管理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公差的提出在1940年左右,精度造船的序章开启。1950年,焊缝收缩被提出,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船厂在零件构件的边缘上根据自身以往的造船经验加放了一定的余量并在之后的建造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切割掉。同时期,预修整技术成书于苏联的造船业,在万吨级的油船建造中得以应用;日本将统计质量管理也纳入船舶制造,可以运用数学统计技术中的各种图表来监控管理造船;1960年后,尺寸链的封闭计算以及数学统计图表等新学科的融入使补偿量因此得以孕育。1970年后,日本的造船业经过多年的研究用计算公式和长久的经验将焊接热加工结构中的收缩补偿量得以计算出,曲型分段虽仍需放余量,但对于货舱平直分段部分已经可以无余量的建造。80年代的日本石川岛船厂,将分段生产设计和建造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利用电子计算机开发出补偿系统,所有分段的无余量生产得以实现,标志着精度管理体系的完善。进入21世纪,全球都在进行精益造船新的尝试,韩国大宇造船厂作为世界造船业先进水平的代表之一,成功开发出使数千吨大型总段无余量搭载在船台上。
如上所述如今在国外,日本和韩国领先我国形成的精度管理体系已融入到他们建造生产过程中的点滴之上,在造船过程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细节决定成败,两国的造船企业已经可以通过优良的精度管理系统,协调到工厂各个部门,将任务分配,节点日程规划做到很完善的程度。责任制度与实际目标设定都很合理。先进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为其精度控制锦上添花。因此,日本、韩国几乎达到分段上船台100%无余量,而除艉段外,其他部分的精度控制成功率为80%~95%。
我国因起步较晚且日韩等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造船业受传统造船思想的桎梏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建造海洋平台的精度标准。我国船舶及海洋平台建造通常参考船舶建造精度标准CSQS 和国外平台精度标准。毋庸置疑,这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在海洋平台的建造过程中,完整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科学的测试手段是必须的。而平台制造精度标准可以保证尺寸和形状公差。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还没有系统的精度控制技术和标准,而一个完善的精度控制体系是确保海洋平台尺寸,形状,精度,焊接质量的基础。因此这个问题在日益激烈的海洋竞争中愈发突出。推陈出新,国内先进造船企业已经下足功夫,并且排名靠前的船厂已经基本可以做到无余量上船台,相信不久我国将会在这些企业的带领下,开发出一套符合我国生产实际且高效合理的精度管理系统标准,及早踏入海洋强国的行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