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间统计分析研究(附件)

摘要: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出发,以2004-2014年掷出窗外网站揭露的近3400个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间、地区,涉及的有关部门,及涉及的食品原材料等。本文主要从发生时间切入,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研究,揭示食品安全事件高发地区的事件发生规律和趋势,对未来食品安全事件作出预测以促进整个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words3
引言4
一、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措施4
(一)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4
(二)食品安全措施 4
二、语料和预处理5
三、事件的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6
(一)地区及相关数据6
(二)各地区的变化趋势图7
1.多地区7
2.下降型趋势8
3.上升型趋势 8
4.复合型10
四、各地区变化总趋势12
五、结论及以后工作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间统计分析研究
引言
引言
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近年来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研究集中从消费者[1][2],媒体,和政府三个角度来进行。对于消费者的研究,包括其风险感知,购买行为,关注和信任等。对于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报道的方式、特色等。政府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度法规[3],宣传教育等。除此之外,也有专门就食品安全事件本身进行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内容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然而,目前及其缺乏从大规模语料入手,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从中找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预测的研究。这类研究十分有助于有关部门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开展有效的工作,也有助于群众充分了解食品安全事件,以帮助自己在事件发生时,有效的保护自己。本文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大规模的语料,从时间和地区关系的角度入手,研究各地区[10]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趋势,利用该趋势进行食品安全事件的预测。
食品安全事件现状及相关措施
(一)食品安全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状及问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既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安全,又关系到食品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发展,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7],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而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绝大部分食品质量得以保障,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猖獗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也逐渐好转,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食品安全事故轻则致病,重则导致死亡,影响[4]食品行业和关联行业发展。大量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5],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者一般着力于宏观管制和整体影响分析层面,缺少微观层面的结构和特征阐述。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预防与治理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6],比如说苏丹红[7]、红心鸭蛋、注水肉、毒火腿、染白粉丝、2008年9月曝光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和2010年双汇的瘦肉精事件等,一件件怵目惊心,轻者致病,重者导致死亡,影响食品行业和关联行业发展[8]。简而言之,虽然我国各级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事件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食品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恶劣。大量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民众从凑合着吃向还能吃什么转化,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温家宝总理强调,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在此背景下,如何识别、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二)食品安全措施
国家为促进食品安全进行了许多工作[9]。在2009年,将《食品卫生法》修订成《食品安全法》,在2010年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议事协调统筹部署各项食品安全工作,在2011年设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及食品溯源制度,问题食品召回制度,“从农田到餐桌”系列跟踪监督检测制度,农业标准化建设,市场准入许可,还有非典后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系列与国际看齐的规章制度流程正在完善。媒体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所引发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体成为公众了解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影响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还能导致公众能否正确的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媒体对于食品安全的报道显得尤为重要。据相关数据,2011年,我国农产品和粮食检测合格率将近99%,加工类食品也有95%。2011年我国肉类消费量较1980年时增长了 7倍,而鲜奶的人均消费量已增长近30倍。与食品生产量剧增对应的是,相关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没有配套跟上。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安全不存在“绝对安全”的概念,日常所说的安全是指“相对安全”,即在人每日正常的摄食范围内不会造成危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发达国家近年仍受食品安全的困扰,如“疯牛病”,2013年的“马肉门”[10]事件。所以辩证、全面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因此,在已经进入大众传播的中国,媒体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报道事实,也引导舆论,还教授人们相关科学知识,但是也可能成为新风险的源头。
二、语料和预处理
我们对约3400篇食品安全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了事件相关元素的人工标注,这其中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区,涉及的有关部门,及涉及的食品原材料等。本文将主要从时间的角度,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发生规律,以期用这些规律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安全事件,也帮助有关部门更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事件的预警以及应急响应工作。
在我们的语料中,食品安全事件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2014年,各年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我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并归纳出食品安全事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选取标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语料本身分布不均匀,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时间的角度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相反,如2011年、2012年这样语料规模丰富的年份,更方便我们从每一年的内部更细致的挖掘食品安全事件在随时间变化的发生规律,下文将会详细讲述,这里不再讨论。
三、事件的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
食品安全事件总是与其发生的地区密切相关的,从地区角度入手,探寻食品安全事件在各地区的分布规律,探索事件与地区之间的关联规律,方便人们了解其所在地区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也有助于各地区相关部门就自身实际情况部署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响应工作。我们在刘浏(2015)中已经初步探索并归纳了食品安全事件在各地区的分布规律和地区之间的关联规律,本文将从时间的角度,探求食品安全事件在各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地区及相关数据
我们的语料选取的是全国范围内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因此我们将事件发生的地区按全国的行政区划分为34个,也就是34个省级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我们从标注语料中,提取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地区和时间,对于同时发生在多个地区的事件,我们将其统一标为“多地区”(语料中不包含澳门地区,因此只有33个省级地区)。统计各地区在各年份发生事件的次数,我们得到如表1所示的全国食品安全事件地区年份次数分布。该表包含了食品安全事件在地区和时间维度上,详细的数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