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ch模型小麦期货价格发现行为的实证分析
摘要:在我国粮食中小麦的作用犹如水对于鱼一般重要,它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小麦种植期限长、受环境条件影响大,产量和价格容易产生较大波动,为了规避这种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期货作为在将来某一时间惯例来确定交易标准化合约产生的价格决定。本文在对我国期货市场以及小麦期货市场发展状况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views经济计量软件,收集2012年到2016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数据来推导出二者间的关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国内外研究状况 1
二、期货市场概况2
1.期货市场形成与发展2
1.1期货市场的形成2
1.2期货市场的发展2
2.期货市场的功能3
3.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概况3
三、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发现行为的实证分析3
1.样本选取4
2.实证方法 4
2.1 ADF单位根检验5
2.2协整检验6
2.3 Granger因果检验6
2.4 GARCH模型7
四、结论8
五、创新与不足8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10
基于GARCH模型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发现行为的实证分析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安涛
引言
一、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也特别的丰富,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特别的强烈。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粮食的供应与需求问题也成为重中之重。小麦现货自身的重要性使得对小麦期货价格进行分析也变得尤为重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有着一定的指导和预测作用,所以价格发现行为是期货最重要的功能。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中,农副产品期货市场占有很重要的一个版块,而小麦期货市场在农副产品中更是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故研究小麦期货市场,可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乃至全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国内外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究状况
外国的学者在早于我国之前便已深入地探究了期货的特性和其价格发现功能:Lai, Antoniou Foster Zapata Haigh(2000)等学者采用协整分析验证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能引导并预测现货价格。
早期的理论研究包括著名的蛛网理论(舒尔茨等,1930)、仓储理论(Working,1949)。蛛网模型是由荷兰的舒尔茨、美国的T 伯根等人提出,因为产品现货的价格与产量之间有一种相似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反映在图上形如蜘蛛所织的网,故在当年将这种价格和产量连续变动的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价格:,产量: ,供给曲线:,需求曲线:。
在 1949 年提出了著名的仓储理论。在仓储理论中引入了“基差”,设定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则有,边际持仓成本影响基差的大小。该理论认为期、现货价格间有一定关联,互相影响。每快到交割期,,即:。所以,认为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具有很强的价格发现功能。 1970 年,首次运用简单一元的自然对数回归模型,分析了两个市场价格间的关联,证明了期货市场价格的弱有效性,但此后 和研究得出金融价格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证明了这种简单回归模型并不适用于金融价格时间序列的问题。
1987 年,根据 提出的协整检验法,填补了对非平稳序列做相关性分析之前所不具有的条件。 和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期货市场价格,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做线性回归,随后按照变量系数的估量数据算出残差序列,再对残差序列做平稳性检验,如果该序列平稳,便存在协整关系。
对于不同地域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研究,最早主要分析市场间价格变动关系,比如 和通过协整检验研究了欧洲的美元期货与美国的国债期货的价格关系,发现二者关联程度很高。,和分析了日经指数在芝加哥、伦敦和新加坡市场上的价格关系,结果得出三个市场上的同一期货品种价格间有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和的研究认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期货市场价格间也有着协整的关系。
华仁海等(2002)选取了上海期货交所铜期货和铝期货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铜和铝的期现货价格间有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换言之,二者中期货有较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二、期货市场概况
1、 期货市场形成与发展
1.1期货市场的形成
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即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与交货地点,一定数目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它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拟定。标的物可以是商品(商品期货),也能够是金融资产(股指期货)。本文回顾了商品期货和小麦价格的具体分析。
由期货交易所统一拟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刻与地点交割一定数目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该标的物可以是某一种商品(即商品期货),也可以是某一种金融资产(即股指期货)。本文主要综述的是对商品期货,具体是小麦价格的分析。
期货价格的技术分析,是通过绘制图表或记录技术指标,剖析市场以往和现在的行为反应,从而对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它遵循的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价格、交易量及持仓量的变化等具体的数值计算得到的。
1.2期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有着价格发现功能,其形成的期货价格是人们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测,虽然与现货价格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价格的走势,其形成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信息的完善和不断调整,使期货价格在总体趋势上与未来的现货价格具有近乎完全的一致性,具有指导商品未来生产的超前性;并且,期货市场还有着转移风险的经济作用。
期货市场建立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而能否合理判断期货价格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有效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经长期且诸多实践总结,影响期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是现货市场因素、市场主体的储售行为和交易制度。
在交易所成立的早期,仅限于玉米、小麦、燕麦、大豆等农产品作为标的物进行的期货交易,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价格波动剧烈和较高同质性易于标准化和运输等特点。近些年来,期货市场发展得非常迅速。随着世界期货交易的逐渐发展与扩大,期货交易所各项制度与准则更加成熟、健全,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不断增强。总之,世界期货市场经过 165 年的发展,从最初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而成为现货市场的一个补充,已经日益发展成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国内外研究状况 1
二、期货市场概况2
1.期货市场形成与发展2
1.1期货市场的形成2
1.2期货市场的发展2
2.期货市场的功能3
3.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概况3
三、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发现行为的实证分析3
1.样本选取4
2.实证方法 4
2.1 ADF单位根检验5
2.2协整检验6
2.3 Granger因果检验6
2.4 GARCH模型7
四、结论8
五、创新与不足8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10
基于GARCH模型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发现行为的实证分析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安涛
引言
一、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也特别的丰富,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特别的强烈。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粮食的供应与需求问题也成为重中之重。小麦现货自身的重要性使得对小麦期货价格进行分析也变得尤为重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有着一定的指导和预测作用,所以价格发现行为是期货最重要的功能。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中,农副产品期货市场占有很重要的一个版块,而小麦期货市场在农副产品中更是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故研究小麦期货市场,可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乃至全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国内外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究状况
外国的学者在早于我国之前便已深入地探究了期货的特性和其价格发现功能:Lai, Antoniou Foster Zapata Haigh(2000)等学者采用协整分析验证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能引导并预测现货价格。
早期的理论研究包括著名的蛛网理论(舒尔茨等,1930)、仓储理论(Working,1949)。蛛网模型是由荷兰的舒尔茨、美国的T 伯根等人提出,因为产品现货的价格与产量之间有一种相似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反映在图上形如蜘蛛所织的网,故在当年将这种价格和产量连续变动的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价格:,产量: ,供给曲线:,需求曲线:。
在 1949 年提出了著名的仓储理论。在仓储理论中引入了“基差”,设定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则有,边际持仓成本影响基差的大小。该理论认为期、现货价格间有一定关联,互相影响。每快到交割期,,即:。所以,认为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具有很强的价格发现功能。 1970 年,首次运用简单一元的自然对数回归模型,分析了两个市场价格间的关联,证明了期货市场价格的弱有效性,但此后 和研究得出金融价格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证明了这种简单回归模型并不适用于金融价格时间序列的问题。
1987 年,根据 提出的协整检验法,填补了对非平稳序列做相关性分析之前所不具有的条件。 和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期货市场价格,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做线性回归,随后按照变量系数的估量数据算出残差序列,再对残差序列做平稳性检验,如果该序列平稳,便存在协整关系。
对于不同地域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研究,最早主要分析市场间价格变动关系,比如 和通过协整检验研究了欧洲的美元期货与美国的国债期货的价格关系,发现二者关联程度很高。,和分析了日经指数在芝加哥、伦敦和新加坡市场上的价格关系,结果得出三个市场上的同一期货品种价格间有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和的研究认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期货市场价格间也有着协整的关系。
华仁海等(2002)选取了上海期货交所铜期货和铝期货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铜和铝的期现货价格间有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换言之,二者中期货有较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二、期货市场概况
1、 期货市场形成与发展
1.1期货市场的形成
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即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与交货地点,一定数目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它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拟定。标的物可以是商品(商品期货),也能够是金融资产(股指期货)。本文回顾了商品期货和小麦价格的具体分析。
由期货交易所统一拟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刻与地点交割一定数目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该标的物可以是某一种商品(即商品期货),也可以是某一种金融资产(即股指期货)。本文主要综述的是对商品期货,具体是小麦价格的分析。
期货价格的技术分析,是通过绘制图表或记录技术指标,剖析市场以往和现在的行为反应,从而对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它遵循的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价格、交易量及持仓量的变化等具体的数值计算得到的。
1.2期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有着价格发现功能,其形成的期货价格是人们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测,虽然与现货价格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价格的走势,其形成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信息的完善和不断调整,使期货价格在总体趋势上与未来的现货价格具有近乎完全的一致性,具有指导商品未来生产的超前性;并且,期货市场还有着转移风险的经济作用。
期货市场建立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而能否合理判断期货价格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有效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经长期且诸多实践总结,影响期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是现货市场因素、市场主体的储售行为和交易制度。
在交易所成立的早期,仅限于玉米、小麦、燕麦、大豆等农产品作为标的物进行的期货交易,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价格波动剧烈和较高同质性易于标准化和运输等特点。近些年来,期货市场发展得非常迅速。随着世界期货交易的逐渐发展与扩大,期货交易所各项制度与准则更加成熟、健全,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不断增强。总之,世界期货市场经过 165 年的发展,从最初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而成为现货市场的一个补充,已经日益发展成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