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调查系统设计
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信息需求量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高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和信息交换。随着手机用户的逐年增多,从用户手中获得对于手机服务的评价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服务,给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中国移动公司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自身,对于用户的反馈也是格外重视。然而,中国移动公司目前暂无统一的系统对所有类别的满意度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呈现,给满意度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
本文所介绍的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正是针对移动公司这方面的空白而开发的。本系统包含任务派发子系统和网优满意度分析子系统。任务派发子系统是通过对用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落实到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任务进行领取和处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和办事效率;网优满意度分析子系统是从数据库获取客户的反馈数据,从而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评价打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最终以表格或图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改善服务。 HM000009
本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移动公司对于任务派发和满意度分析的需求,将满意度管理系统化,是对网络满意度平台开发的一次勇敢尝试。
关键词:满意度管理;任务派发;分析;指标监控;系统化
With the advent of the 21th century and the blast of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people have been adapted to the convenient life with instant messaging by mobile phones at anytime in anywhere. The increased mobile users every year makes much more important for the good design of user-friendly interface and service improvement by mobile user feedbacks. However, the lack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in all categories leads to the management of satisfaction degree inconvenient.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d could fill this blank. The system consists of job dispatching sub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ubsystem. The job dispatching subsystem improves productivity and resolve problems faster by classifying user feedbacks regards to their problems and dispatching the classified jobs to the specialists.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ubsystem improves the services by vivid representing in charts and tables of the data retrieved from database and classified by area and age with monitoring key factors.
The requirement of job dispatching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is satisfi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The systematic satisfaction degree management is a bold trial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1.3主要开发技术和工具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JSP技术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 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 用JSP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1]。
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自JSP向社会推出后,众多大公司都支持JSP技术的服务器,如IBM、Oracle、Bea公司等,所以JSP迅速成为商业应用的服务器端语言。
(2)JavaScript技术
JavaScript是一种由Netscape的Live Script发展而来的原型化继承的面向对象的动态类型的区分大小写的客户端脚本语言,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服务器端语言,比如Perl,遗留的速度问题,为客户提供更流畅的浏览效果。当时服务端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由于网络速度相当缓慢,只有28.8kbps,验证步骤浪费的时间太多。于是Netscape的浏览器Navigator加入了JavaScript,提供了数据验证的基本功能。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相对安全性的客户端脚本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广泛用于客户端Web开发的脚本语言,常用来给HTML网页添加动态功能,比如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它最初由网景公司(Netscape)的Brendan Eich设计,是一种动态、弱类型、基于原型的语言,内置支持类。JavaScript是Sun公司的注册商标。Ecma国际以JavaScript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JavaScript也可以用于其他场合,如服务器端编程[2]。
Netscape公司在最初将其脚本语言命名为LiveScript。在Netscape在与Sun合作之后将其改名为JavaScript。JavaScript最初受Java启发而开始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看上去像Java”,因此语法上有类似之处,一些名称和命名规范也借自Java。但JavaScript的主要设计原则源自Self和Scheme。JavaScript与Java名称上的近似,是当时网景为了营销[1]考虑与Sun公司达成协议的结果。为了取得技术优势,微软推出了JScript脚本语言。Ecma国际(前身为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创建了ECMA-262标准(ECMAScript)。现在两者都属于ECMAScript的实现。尽管JavaScript作为给非程序人员的脚本语言,而非是作为给程序人员的编程语言来推广和宣传,但是JavaScript具有非常丰富的特性。
(3)MVC架构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于组织代码用一种业务逻辑和数据显示分离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假设前提是如果业务逻辑被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而且界面和用户围绕数据的交互能被改进和个性化定制而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3]。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Adobe 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像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其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
1.4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的需求分析
第三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概要设计
第四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详细设计
第五章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科技文献翻译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系统研究背景 1
1.2系统研究内容及意义 1
1.2.1研究内容 1
1.2.2研究意义 2
1.3主要开发技术和工具 3
1.4 章节安排 5
第二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6
2.1业务需求 6
2.2功能需求 10
2.2.1 任务派发及个人任务信息导出的需求 10
2.2.2 管理员信息管理与任务统计的功能需求 12
2.2.3 满意度分析子系统功能需求 13
2.3数据需求 15
2.4性能需求 16
2.4.1 通信可靠性、稳定性需求 16
2.4.2 系统易操作性需求 16
2.4.3 系统响应速度需求 16
2.5本章小结 16
第三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概要设计 17
3.1设计原则 17
3.2设计思想 18
3.3系统结构 18
3.4数据库设计 19
3.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0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1
3.5本章小结 24
第四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详细设计 25
4.1任务接受和派发子系统详细设计 25
4.1.1任务派发 25
4.1.2任务接受 26
4.1.3 任务查询 28
4.1.4界面设计 28
4.2群组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30
4.3网优满意度分析系统详细设计 31
4.4本章小结 3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2
5.1总结 32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5.2展望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本文所介绍的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正是针对移动公司这方面的空白而开发的。本系统包含任务派发子系统和网优满意度分析子系统。任务派发子系统是通过对用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落实到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任务进行领取和处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和办事效率;网优满意度分析子系统是从数据库获取客户的反馈数据,从而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评价打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最终以表格或图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改善服务。 HM000009
本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移动公司对于任务派发和满意度分析的需求,将满意度管理系统化,是对网络满意度平台开发的一次勇敢尝试。
关键词:满意度管理;任务派发;分析;指标监控;系统化
With the advent of the 21th century and the blast of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people have been adapted to the convenient life with instant messaging by mobile phones at anytime in anywhere. The increased mobile users every year makes much more important for the good design of user-friendly interface and service improvement by mobile user feedbacks. However, the lack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in all categories leads to the management of satisfaction degree inconvenient.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d could fill this blank. The system consists of job dispatching sub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ubsystem. The job dispatching subsystem improves productivity and resolve problems faster by classifying user feedbacks regards to their problems and dispatching the classified jobs to the specialists.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ubsystem improves the services by vivid representing in charts and tables of the data retrieved from database and classified by area and age with monitoring key factors.
The requirement of job dispatching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is satisfi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The systematic satisfaction degree management is a bold trial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system.
1.3主要开发技术和工具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JSP技术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 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 用JSP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1]。
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自JSP向社会推出后,众多大公司都支持JSP技术的服务器,如IBM、Oracle、Bea公司等,所以JSP迅速成为商业应用的服务器端语言。
(2)JavaScript技术
JavaScript是一种由Netscape的Live Script发展而来的原型化继承的面向对象的动态类型的区分大小写的客户端脚本语言,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服务器端语言,比如Perl,遗留的速度问题,为客户提供更流畅的浏览效果。当时服务端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由于网络速度相当缓慢,只有28.8kbps,验证步骤浪费的时间太多。于是Netscape的浏览器Navigator加入了JavaScript,提供了数据验证的基本功能。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相对安全性的客户端脚本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广泛用于客户端Web开发的脚本语言,常用来给HTML网页添加动态功能,比如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它最初由网景公司(Netscape)的Brendan Eich设计,是一种动态、弱类型、基于原型的语言,内置支持类。JavaScript是Sun公司的注册商标。Ecma国际以JavaScript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JavaScript也可以用于其他场合,如服务器端编程[2]。
Netscape公司在最初将其脚本语言命名为LiveScript。在Netscape在与Sun合作之后将其改名为JavaScript。JavaScript最初受Java启发而开始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看上去像Java”,因此语法上有类似之处,一些名称和命名规范也借自Java。但JavaScript的主要设计原则源自Self和Scheme。JavaScript与Java名称上的近似,是当时网景为了营销[1]考虑与Sun公司达成协议的结果。为了取得技术优势,微软推出了JScript脚本语言。Ecma国际(前身为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创建了ECMA-262标准(ECMAScript)。现在两者都属于ECMAScript的实现。尽管JavaScript作为给非程序人员的脚本语言,而非是作为给程序人员的编程语言来推广和宣传,但是JavaScript具有非常丰富的特性。
(3)MVC架构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于组织代码用一种业务逻辑和数据显示分离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假设前提是如果业务逻辑被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而且界面和用户围绕数据的交互能被改进和个性化定制而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3]。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Adobe 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像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其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
1.4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的需求分析
第三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概要设计
第四章 网络满意度管理平台系统详细设计
第五章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科技文献翻译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系统研究背景 1
1.2系统研究内容及意义 1
1.2.1研究内容 1
1.2.2研究意义 2
1.3主要开发技术和工具 3
1.4 章节安排 5
第二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6
2.1业务需求 6
2.2功能需求 10
2.2.1 任务派发及个人任务信息导出的需求 10
2.2.2 管理员信息管理与任务统计的功能需求 12
2.2.3 满意度分析子系统功能需求 13
2.3数据需求 15
2.4性能需求 16
2.4.1 通信可靠性、稳定性需求 16
2.4.2 系统易操作性需求 16
2.4.3 系统响应速度需求 16
2.5本章小结 16
第三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概要设计 17
3.1设计原则 17
3.2设计思想 18
3.3系统结构 18
3.4数据库设计 19
3.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0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1
3.5本章小结 24
第四章 网络满意度平台系统详细设计 25
4.1任务接受和派发子系统详细设计 25
4.1.1任务派发 25
4.1.2任务接受 26
4.1.3 任务查询 28
4.1.4界面设计 28
4.2群组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30
4.3网优满意度分析系统详细设计 31
4.4本章小结 3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2
5.1总结 32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5.2展望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