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桩基础分析与计算【字数:7268】
本设计为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桩基础分析与计算,总建筑面积为5874.12㎡,建筑基底面积为979.02㎡。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无地下室。为了达到目的,先要查找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当地有关的地质勘查报告,对该项目所在处的水文,地质以及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进行分析,考虑其对项目施工影响程度的大小。然后再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图纸,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等相关规范,进行结构荷载和柱的受力计算;最后通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对承台形式及具体柱下桩的数目进行确定。通过计算结果,检验桩基础是否满足建筑物合理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目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 1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 1
1.3.1设计内容 1
1.3.2 设计思路 2
2.工程地质情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2.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3
2.2.2地下水条件 3
2.3施工场地岩土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4
2.3.1岩土具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参考 4
2.3.2各土层单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评价 4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5
3.1基础概述 5
3.2上部结构荷载计算 5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6
3.2.2荷载效应组合 7
3.2.3柱脚荷载计算 7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3
3.3.1确定持力层 13
3.3.2确定桩的相关条件 13
3.3.3确定单桩承载力 13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方式 13
4.柱下桩基础沉降计算 23
4.1土层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23
4.1.1土层自重应力计算 23
4.1.2 附加应力计算 23
4.2 基础沉降计算 24
4.2.1 NL11沉降计算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 NL21沉降计算 25
4.2.3 NL3沉降计算 26
5.承台冲切验算 29
5.1角柱NL11下承台冲切验算 29
5.1.1 承台材料 29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29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0
5.2 边柱NL21下承台冲切验算 31
5.2.1 承台材料 31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2
5.2.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3
5.3 中柱NL3下承台冲切验算 34
5.3.1 承台材料 34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4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5
6.总结 38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在建造构筑物时,地基的承载力需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尤其是高层建筑,对于地基的承载能要求更严格。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处理时要注意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实际,经分析和计算,确保项目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2研究的目的
建造现代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桩基础作为一种施工周期短,承载力高的特点、基础稳定性强的地基处理方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现有计算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所以,现实要求我们把对桩基础的理论知识和项目施工实际结合起来,以达到工程基础的承载和稳定性要求,解决工程问题。
(1) 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具体施工项目相结合,用桩基础计算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案。
(2) 通过对基础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的分析计算,验算本设计计算和合理性和基础稳定性。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
本课题以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基桩承载力计算,提出桩基础设计参数,其承台和布桩形式,并进行检验。
1.3.1设计内容
(1)具体熟悉工程项目相关要点,对项目所处的水文,地质等因素充分研究,查找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
(2)确定PHC高强预应力桩基本设计参数,如桩长、桩径、桩身强度等,计算上部结构荷分配,单桩承载力,从而确定柱下桩数与承台形式;
(3)复合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分层总和法;
(4)承台冲切验算。
1.3.2 设计思路
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结果,仔细对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规范,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设计图纸,计算所有框架柱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单桩承载力、柱下布桩数量及承台形式。根据已有计算分析数据,验算桩基础沉降和承台冲切是否满足要求。
2.工程地质情况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该地使用年限为70年,总建筑面积为5874.12㎡。本项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按七度抗震设防,地上六层,无地下室。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该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数座山的交汇处,气候湿润。实测勘探孔孔口高程6.98~7.33m,高差0.35m,平均孔口高程7.20m。
目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 1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 1
1.3.1设计内容 1
1.3.2 设计思路 2
2.工程地质情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2.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3
2.2.2地下水条件 3
2.3施工场地岩土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4
2.3.1岩土具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参考 4
2.3.2各土层单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评价 4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5
3.1基础概述 5
3.2上部结构荷载计算 5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6
3.2.2荷载效应组合 7
3.2.3柱脚荷载计算 7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3
3.3.1确定持力层 13
3.3.2确定桩的相关条件 13
3.3.3确定单桩承载力 13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方式 13
4.柱下桩基础沉降计算 23
4.1土层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23
4.1.1土层自重应力计算 23
4.1.2 附加应力计算 23
4.2 基础沉降计算 24
4.2.1 NL11沉降计算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 NL21沉降计算 25
4.2.3 NL3沉降计算 26
5.承台冲切验算 29
5.1角柱NL11下承台冲切验算 29
5.1.1 承台材料 29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29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0
5.2 边柱NL21下承台冲切验算 31
5.2.1 承台材料 31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2
5.2.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3
5.3 中柱NL3下承台冲切验算 34
5.3.1 承台材料 34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4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5
6.总结 38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在建造构筑物时,地基的承载力需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尤其是高层建筑,对于地基的承载能要求更严格。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处理时要注意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实际,经分析和计算,确保项目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2研究的目的
建造现代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桩基础作为一种施工周期短,承载力高的特点、基础稳定性强的地基处理方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现有计算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所以,现实要求我们把对桩基础的理论知识和项目施工实际结合起来,以达到工程基础的承载和稳定性要求,解决工程问题。
(1) 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具体施工项目相结合,用桩基础计算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案。
(2) 通过对基础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的分析计算,验算本设计计算和合理性和基础稳定性。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
本课题以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基桩承载力计算,提出桩基础设计参数,其承台和布桩形式,并进行检验。
1.3.1设计内容
(1)具体熟悉工程项目相关要点,对项目所处的水文,地质等因素充分研究,查找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
(2)确定PHC高强预应力桩基本设计参数,如桩长、桩径、桩身强度等,计算上部结构荷分配,单桩承载力,从而确定柱下桩数与承台形式;
(3)复合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分层总和法;
(4)承台冲切验算。
1.3.2 设计思路
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结果,仔细对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规范,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设计图纸,计算所有框架柱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单桩承载力、柱下布桩数量及承台形式。根据已有计算分析数据,验算桩基础沉降和承台冲切是否满足要求。
2.工程地质情况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德江生态移民工程楠木园安置点项目,该地使用年限为70年,总建筑面积为5874.12㎡。本项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按七度抗震设防,地上六层,无地下室。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该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数座山的交汇处,气候湿润。实测勘探孔孔口高程6.98~7.33m,高差0.35m,平均孔口高程7.20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