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主体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农村宅基地财产性功能的发挥面临着法律困境和现实瓶颈,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农村土地隐形市场的出现表现出农民强烈的财产意识和增收愿望。本项目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研江苏省省内不同主体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的意愿,掌握对融资意愿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的紧迫性和可行性,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融资难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交易,跟进农村金融建设建言献策。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研究目的 4
二、学界研究回顾 4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5
(一)数据来源 5
(二)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描述性分析 5
1.样本农户特征描述 5
2.宅基地概况 5
3.农户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 6
4.职业类型的层叠分析 7
5.收入水平的层叠分析 7
6.农户对宅基地抵押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层叠分析 7
(三)金融机构对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意愿描述性分析 8
1.信贷员基本情况描述 8
2.对于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 8
3.对于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必要性的态度 8
4.对于近几年地方开放宅基地抵押融资相关政策的可能性的态度 8
5.影响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的因素 9
四、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9
(一)变量选取及定义 9
(二)结果分析 9
五、结论及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1
1.让广大农户群体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占有、收益和处分等多项权利。 11
2.明确宅基地确权,登记,评估等的程序并逐步规范各步骤环节。 11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建设,切实保障农户权益以免后顾之忧 11
4.以试点地区为典范,逐步开放宅基地抵押融资政策 11
不同主体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近年来,农村土地金融问题频发,农户资金不足严重阻碍和遏制农村经济发展的的强势势头,广大农民丞待突破融资难困境。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宅基地依附性减弱,财产观念由弱到强,导致农村土地隐形交易层出不穷。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增加了管理问题和难度,也使得探索合理合法的农村宅基地的抵押融资方式,盘活农村宅基地,增强农村市场活力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研究面临新挑战,新问题。本研究与时俱进,旨在从理论角度解释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产生及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内外在原因。我们以江苏为研究基地,实证分析农村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的利与弊,可行性与不可行性,推进农村土地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
二、学界研究回顾
当下,学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宅基地抵押融资必要性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着眼于宅基地抵押融资对解决“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层面,认为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农民资金需求,在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上功不可没。惠献波(2013)认为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对于农户抢占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意义重大。朱宝丽(2011)从宅基地抵押融资的现实性和需求角度分析,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农村隐形土地交易市场的出现,强势表明抵押融资具有现实性。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一旦开放宅基地抵押政策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孟勤国(2005)重申宅基地对农户的保障性功能,认为开放相关政策只是少数群体的需求,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具有不可预测的风险。也有学者立足微观主体层面进行研究。陈霄(2010)对重庆市特定区域农户的意愿展开调研,认为多数农民对宅基地具有强烈的抵押意愿,并提出应逐步放开宅基地抵押的政策限制。金融机构作为宅基地抵押融资行为的供给方,其意愿也不可忽视。林乐芬等(2011)发现金融机构供给意愿较低是由于宅基地特性,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抵押品变现途径缺乏等原因。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农户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四柳村,南京市浦口区五合路新合村,及泰州市靖江市马桥乡正北村,九一村及横港村的农户的实地调研。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首先采取分层抽样法,按照交通便利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将该区域分为两层,采取随机抽样法,通过上述方法,本次调查共发出75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0份。
本文金融机构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农业银行夫子庙支行,紫金农商银行城中支行,紫金农商银行中山北路支行,紫金农商银行月牙湖分理处,中国农业银行苜蓿园支行;六合区的钟林信用社,龙池信用社的信贷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 35份问卷,收回 32份,其中有效问卷 30 份,问卷有效率 86%。
(二)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描述性分析
1.样本农户特征描述
(1)样本农户个人特征描述
表1 农户生产经营类型
频数
频率
纯农业型
24
34.29%
农业主导型
13
18.57%
非农业主导型
33
47.14%
数据表明,非农业主导型占比47.14%,多数农户从事非农业主导型的经营类别。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户离开农村前往大城市就业以获得更好的的就业机会和资金收入。
表2 样本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属的认识情况
频数
频率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研究目的 4
二、学界研究回顾 4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5
(一)数据来源 5
(二)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描述性分析 5
1.样本农户特征描述 5
2.宅基地概况 5
3.农户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 6
4.职业类型的层叠分析 7
5.收入水平的层叠分析 7
6.农户对宅基地抵押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层叠分析 7
(三)金融机构对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意愿描述性分析 8
1.信贷员基本情况描述 8
2.对于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 8
3.对于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必要性的态度 8
4.对于近几年地方开放宅基地抵押融资相关政策的可能性的态度 8
5.影响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业务的因素 9
四、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9
(一)变量选取及定义 9
(二)结果分析 9
五、结论及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1
1.让广大农户群体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占有、收益和处分等多项权利。 11
2.明确宅基地确权,登记,评估等的程序并逐步规范各步骤环节。 11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建设,切实保障农户权益以免后顾之忧 11
4.以试点地区为典范,逐步开放宅基地抵押融资政策 11
不同主体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近年来,农村土地金融问题频发,农户资金不足严重阻碍和遏制农村经济发展的的强势势头,广大农民丞待突破融资难困境。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宅基地依附性减弱,财产观念由弱到强,导致农村土地隐形交易层出不穷。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增加了管理问题和难度,也使得探索合理合法的农村宅基地的抵押融资方式,盘活农村宅基地,增强农村市场活力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研究面临新挑战,新问题。本研究与时俱进,旨在从理论角度解释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产生及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内外在原因。我们以江苏为研究基地,实证分析农村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的利与弊,可行性与不可行性,推进农村土地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
二、学界研究回顾
当下,学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宅基地抵押融资必要性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着眼于宅基地抵押融资对解决“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层面,认为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农民资金需求,在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上功不可没。惠献波(2013)认为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对于农户抢占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意义重大。朱宝丽(2011)从宅基地抵押融资的现实性和需求角度分析,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农村隐形土地交易市场的出现,强势表明抵押融资具有现实性。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一旦开放宅基地抵押政策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孟勤国(2005)重申宅基地对农户的保障性功能,认为开放相关政策只是少数群体的需求,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具有不可预测的风险。也有学者立足微观主体层面进行研究。陈霄(2010)对重庆市特定区域农户的意愿展开调研,认为多数农民对宅基地具有强烈的抵押意愿,并提出应逐步放开宅基地抵押的政策限制。金融机构作为宅基地抵押融资行为的供给方,其意愿也不可忽视。林乐芬等(2011)发现金融机构供给意愿较低是由于宅基地特性,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抵押品变现途径缺乏等原因。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农户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四柳村,南京市浦口区五合路新合村,及泰州市靖江市马桥乡正北村,九一村及横港村的农户的实地调研。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首先采取分层抽样法,按照交通便利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将该区域分为两层,采取随机抽样法,通过上述方法,本次调查共发出75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0份。
本文金融机构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农业银行夫子庙支行,紫金农商银行城中支行,紫金农商银行中山北路支行,紫金农商银行月牙湖分理处,中国农业银行苜蓿园支行;六合区的钟林信用社,龙池信用社的信贷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 35份问卷,收回 32份,其中有效问卷 30 份,问卷有效率 86%。
(二)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意愿描述性分析
1.样本农户特征描述
(1)样本农户个人特征描述
表1 农户生产经营类型
频数
频率
纯农业型
24
34.29%
农业主导型
13
18.57%
非农业主导型
33
47.14%
数据表明,非农业主导型占比47.14%,多数农户从事非农业主导型的经营类别。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户离开农村前往大城市就业以获得更好的的就业机会和资金收入。
表2 样本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属的认识情况
频数
频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