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成型入块的加工工艺流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模具在世界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模具在我国也有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模具制造业还是世界领先水平的。而模具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完善,模具的加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科技水平的进步也在推动模具加工方法更加高端化,快速化,加工出来的产品的精度也越来越高。此次对于冷压模具的成型入块的加工采用的是一些传统的模具加工工艺,例如数控机床,仿形铣床,摇臂钻,大水磨,小磨床,线切割(中丝,快丝,慢丝),放电,电火花,电腐蚀等,这些加工工艺目前还是模具加工生产的主流。而本次的毕业综合实践论文是通过模具零件整个加工成型过程的描述,主要从成型入块在模具生产中的作用,模具零件的备料,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图纸解读,以及加工工艺的拟定,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
目 录
引言 2
一 、零件的3D图和备料 3
(一)材料的使用性能 3
(二)材料的工艺性能 3
二、工件的图纸解读 5
(一)图纸总体概括 5
(二)详细分析 5
三 、零件的CNC的开粗 7
(一)工件的装夹和打表 7
(二)零件的分中 7
(三)加工过程中注意要点 8
四、 零件的摇臂钻加工 9
五、 零件的表面热处理 10
六、 零件的磨削加工 11
七、 零件的线割加工 12
八、 零件的精加工 13
小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
引言
首先,先说说模具是什么东西。模具就是用于限定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装置。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模具领域在不断的扩大,而在模具已应用的领域对模具的技术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使得模具工业的发展快于其他制造业,而用模具生产的制件所具有的高精度,高一致性和高效率也是其他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模具在目前的市场还是供不应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模具才让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可以让它以一个低的价格出售给我们使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模具推动我们人类文明向前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进了一大步,因此,模具又被人民亲切的称为“工业之母”。可见模具对我们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每一套模具在可以生产前都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开发设计,也离不开加工人员的加工制造。而模具中的加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模具加工不同于其他的产业,模具本身就是很精密的东西,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一个小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工件的报废,所以模具加工是一个细心的工作。而模具的加工工艺一般有三种:切削加工,特种加工和铸造加工。切削加工一般包括CNC,铣床,磨床,摇臂钻和五轴加工等等。特种加工包括线切割,电火花,超声波加工和电腐蚀加工等等。铸造加工包括锌合金铸造,低熔点合金和合成树脂浇筑等方法。事实上证明在模具加工中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适应所有的加工,因此,我们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工件的不同而灵活的选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加工效率,也可以发挥出每一种加工方法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加工出更好的工件。而这一次我写的就将是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我就列举一个工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我在实习工厂里面所学习的来阐述模具的加工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一 、零件的3D图和备料
本次论文中的介绍的模具零件就是成型入块,如图11就是成型入块的3D图的展示。

图11工件3D图
成形入块在冷压模具中起到拉伸成形的作用,冲压产品中有的有凸包,这就会要用到成形入块来成形。 在加工这个零件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备料。备料我们主要要考虑二个问题: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工艺性能。其中材料的使用性能是选料的主要依据。
(一)材料的使用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指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性能。其中包含: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三种。相对于大多数的工件机械性能是主要指标,其中参数包括了屈服强度,强度极限,硬度HRC或HBC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指标,而强度是主要的性能指标,只有满足了强度需求,才能让工件在生产中正常工作,也能保证工件的经久耐用。
(二)材料的工艺性能
像切削加工,铸造,热处理,压力加工都隶属于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因为材料的加工性能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件的质量和成本,所以是选材的重要依据之一。
1.切削加工性能:刀具的磨损、动力消耗及零件表面光洁度等是评定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能好坏的标志,也是合理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之一。
2.铸造:指熔点低、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才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如:合金中共晶成分铸造性最好。
3.热处理:指的是材料在热处理的过程表现出来的行为。
4.压力加工:是指钢材承受冷热变形的能力。冷变形性能好的标志是成型性良好、加工表面质量高,不易产生裂纹;而热变形性能好的标志是接受热变形的能力好,抗氧化性高,可变形的温度范围大及热脆倾向小等。
综合上述是选材要求,此成型入块的材料选用就为Cr12。此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较好,耐磨性能较为优异,且此材料的价格也较为的低廉,选材的成本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依据。
二、工件的图纸解读
(一)图纸总体概括
首先,在拿到图纸时,我们需要在标题栏中了解此工件的名称,材料,图纸比例等。其次要观察一下图纸的整体,对加工的工件形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弄清楚这个工件在模具中所起到的作用,只有了解工件的作用,我们才能在加工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知道哪些尺寸精度要求高,哪些相对精度低一些,可以让我们知道加工的重心在哪里。
(二)详细分析
1.分析图纸的图纸的视图布局。首先先找出主视图,辅助视图以及其他的一些基本视图,利用局部放大视图,断面的剖切方法和位置以及剖视图来思考这些视图所要表达的作用和目的。
2.分析图纸中所给出的尺寸。尺寸中最基本的就是长,宽和高,所以我们需要在图纸中先找出长,宽和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通过基准来找出主要尺寸,再通过形体分析思考找出找出定形和定位尺寸。在查找过程要着重注意有没有多余或者遗漏的尺寸。
3.分析图纸中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分析思考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尺寸公差,位置度等。我们需要搞清楚哪些尺寸的要求高,哪些尺寸要求低,哪些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哪些表面粗糙度要求低,哪些表面不需要加工,或者哪些表面加工没有尺寸要求等。分析这些图纸中的技术要求主要目的在于考虑后续加工中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
总的来读图先从整体到局部,再对局部进行深度的剖析和解读。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我们只有把图纸读懂,读透彻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身技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jscl/3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