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摘 要舞蹈表演是一种以肢体语言为基础,以情感表达为寄托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美的视觉感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升华。作为观众来讲,走进剧场看一场演出不只是需要看美轮美奂的舞美、华丽夺目的动作,更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来讲,一场演出的完整性不只是需要将动作毫无瑕疵的做出来,还需要将编导所表达的感情传递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表演过程中需要进行二度创作。在作品角色基础上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感情,让角色变得有血有肉。本次论文研究以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为突破点,综合二度创作的种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二度创作。并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大篇幅的深入讲解,最后以怎样培养二度创作的能力来结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整体推进、全面研究。
目 录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1
二、 二度创作的含义、本质和种类 2
(一)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含义 2
(二)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 2
(三)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种类 2
三、 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4
(一) 利于角色的感知,形象更具生命力 4
(二) 利于情感的表达,情绪更具感染力 4
(三) 利于舞台的掌控,表演更具完整性 4
四、 如何培养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能力 5
(一) 扎实舞蹈演员基本功 5
(二) 培养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三) 提高舞蹈演员的文学修养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在三度空间中做“心智交流"现象的运动表达艺术,它直接表达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情感交流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交流方式,需要舞者在台上和观众心神相交。如果只是靠死板的动作模仿或者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许观众只是看到编导所表达的情感或人物。从而感受不到舞者在整个作品中的情感。本次课题以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二次创作为着重点。重点论述二次创作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培养舞者二次创作的能力。希望能够通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次课题的研究让舞者将二次创作重视起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舞者演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创作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创作能力,那就意味着被淘汰。
舞蹈创作,是追寻编导心中最完美的舞蹈形象所必须经历的,也是编导在其舞蹈艺术想象中尽情创作的艰辛经历。因此舞蹈演员作为美的传达者,必须将编导心中完美的舞蹈形象毫无瑕疵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舞蹈演员虽然是编导将其作品传达给观众的介质,并不意味着舞蹈演员是一个跳舞的机器,舞蹈演员亦可以去思考、去二度创作。这就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简单而言:配乐就像剧本,舞蹈编导好比导演,而舞蹈演员就是演员。剧本的好坏在于导演的编创,但好的剧本却需要好的演员去呈现,只有演员真正的走进剧本让自己深入其中,并以自身的感受感知去呈现,才能抓住观众的内心让观众相信。有思想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会思考的演员才是好的演员。
(三)研究方法
1.拟采取的方法
文献综合法、访谈调查法、亲身实践法。
2.论述的手段
本次论文以查阅名著典籍为主,以对舞者的问卷调查为辅。结合指导老师给的专业性意见以及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二度创作的含义、本质和种类
(一)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含义
何为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顾名思义,便是舞蹈演员将编导作品所需的舞蹈动作,技术技巧以及内心情感在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及理解,使舞蹈情感更加丰富,舞蹈形象更加鲜明。每个人对相同的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会和原本编导所设定的动作、情感加以自己的调整改动以便更好的去表达人物形象和作品情感。
(二)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
对于舞蹈作品而言,主要经历两个创作阶段。一是编导有好的想法和主题来进行一度创作;二是演员在表达这个作品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是单纯对一度创作的复制和传递。一度创作是以编导为中心,而二度创作是以演员为出发点。
一个相同的舞蹈作品,不同的演员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舞蹈动作都是相同的,但有的舞蹈演员可以让观众的情绪跟自己的情绪产生共鸣,悲喜与共。有的舞蹈演员塑造的角色却是让观众无动于衷。其本质就是舞蹈演员是否将作品情感和人物形象有机的统一起来,通过二度创作让舞蹈语言情感饱满,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自成经典。舞蹈演员是编导作品传达给观众的第一媒介。人体作为媒介不同其他物体,人是有灵魂的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因此“优秀的舞蹈演员往往能在客观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人体机能的潜力和舞蹈演员个人的艺术表现力,在限制中求自由,在有限中求无限,创造出奇妙生动、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来。”就像舞剧《风筝》第四幕“永别”中,身处其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完成动作,更要带着义愤填膺以及痛恨战争的心情去将动作以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只有感染了自己让自己相信剧情的真实才可以让观众去相信。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肩负着传达编导的思维情感及动作语言;另一方面需要演员在排练表演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身的东西。
(三)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种类
1.排练中的二度创作
作为舞蹈演员不仅能够准确的理解编导的用意及思想,并运用肢体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还能够在排练中运用一定的表现技巧,熟练地将自我内心的想法以及头脑中的形象用舞蹈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演员在排练中的二度创作可能会激发编导的想象力,促使编导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高潮。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是编导的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想法就能完成的,它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协作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也许编导仅仅提出一个想法,舞蹈演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延展到舞蹈语言上,这样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去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所以说二度创作在作品交流排练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2.演出中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尤其是在演出中,不知不觉浑然天成。也许是某个点的情感爆发,也许是环境的突然转换,也许是音乐的跌宕起伏,都会促成二度创作。例如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五四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汇演中,编导仅仅是将动作教给我们演员,而动作的呈现、舞台的呈现、表情情感这些则是需要演员自身的表现。当我们作为一名演员站在舞台上当灯光音响都到位后,我们将作为新一代新青年的朝气去感染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同时也感染自我。日常生活中,有些影视作品,演员可能由于感情的投入,演到不能自已,虽然脱离剧本,也不失为经典之作。舞蹈亦是如此,正如梅兰芳老师在一次演出《断桥》时,因为情绪太过投入一下戳的俞老差点真的摔倒,他就顺势一拉然后一推,虽超出了原来剧本,却已成为一段经典。当然此类二度创作需要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和极高的心理素质。
目 录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1
二、 二度创作的含义、本质和种类 2
(一)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含义 2
(二)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 2
(三)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种类 2
三、 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4
(一) 利于角色的感知,形象更具生命力 4
(二) 利于情感的表达,情绪更具感染力 4
(三) 利于舞台的掌控,表演更具完整性 4
四、 如何培养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能力 5
(一) 扎实舞蹈演员基本功 5
(二) 培养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三) 提高舞蹈演员的文学修养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在三度空间中做“心智交流"现象的运动表达艺术,它直接表达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情感交流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交流方式,需要舞者在台上和观众心神相交。如果只是靠死板的动作模仿或者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许观众只是看到编导所表达的情感或人物。从而感受不到舞者在整个作品中的情感。本次课题以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二次创作为着重点。重点论述二次创作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培养舞者二次创作的能力。希望能够通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次课题的研究让舞者将二次创作重视起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舞者演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创作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创作能力,那就意味着被淘汰。
舞蹈创作,是追寻编导心中最完美的舞蹈形象所必须经历的,也是编导在其舞蹈艺术想象中尽情创作的艰辛经历。因此舞蹈演员作为美的传达者,必须将编导心中完美的舞蹈形象毫无瑕疵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舞蹈演员虽然是编导将其作品传达给观众的介质,并不意味着舞蹈演员是一个跳舞的机器,舞蹈演员亦可以去思考、去二度创作。这就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简单而言:配乐就像剧本,舞蹈编导好比导演,而舞蹈演员就是演员。剧本的好坏在于导演的编创,但好的剧本却需要好的演员去呈现,只有演员真正的走进剧本让自己深入其中,并以自身的感受感知去呈现,才能抓住观众的内心让观众相信。有思想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会思考的演员才是好的演员。
(三)研究方法
1.拟采取的方法
文献综合法、访谈调查法、亲身实践法。
2.论述的手段
本次论文以查阅名著典籍为主,以对舞者的问卷调查为辅。结合指导老师给的专业性意见以及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二度创作的含义、本质和种类
(一)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含义
何为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顾名思义,便是舞蹈演员将编导作品所需的舞蹈动作,技术技巧以及内心情感在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及理解,使舞蹈情感更加丰富,舞蹈形象更加鲜明。每个人对相同的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会和原本编导所设定的动作、情感加以自己的调整改动以便更好的去表达人物形象和作品情感。
(二)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
对于舞蹈作品而言,主要经历两个创作阶段。一是编导有好的想法和主题来进行一度创作;二是演员在表达这个作品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是单纯对一度创作的复制和传递。一度创作是以编导为中心,而二度创作是以演员为出发点。
一个相同的舞蹈作品,不同的演员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舞蹈动作都是相同的,但有的舞蹈演员可以让观众的情绪跟自己的情绪产生共鸣,悲喜与共。有的舞蹈演员塑造的角色却是让观众无动于衷。其本质就是舞蹈演员是否将作品情感和人物形象有机的统一起来,通过二度创作让舞蹈语言情感饱满,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自成经典。舞蹈演员是编导作品传达给观众的第一媒介。人体作为媒介不同其他物体,人是有灵魂的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因此“优秀的舞蹈演员往往能在客观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人体机能的潜力和舞蹈演员个人的艺术表现力,在限制中求自由,在有限中求无限,创造出奇妙生动、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来。”就像舞剧《风筝》第四幕“永别”中,身处其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完成动作,更要带着义愤填膺以及痛恨战争的心情去将动作以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只有感染了自己让自己相信剧情的真实才可以让观众去相信。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本质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肩负着传达编导的思维情感及动作语言;另一方面需要演员在排练表演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身的东西。
(三)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种类
1.排练中的二度创作
作为舞蹈演员不仅能够准确的理解编导的用意及思想,并运用肢体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还能够在排练中运用一定的表现技巧,熟练地将自我内心的想法以及头脑中的形象用舞蹈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演员在排练中的二度创作可能会激发编导的想象力,促使编导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高潮。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是编导的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想法就能完成的,它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协作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也许编导仅仅提出一个想法,舞蹈演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延展到舞蹈语言上,这样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去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所以说二度创作在作品交流排练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2.演出中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尤其是在演出中,不知不觉浑然天成。也许是某个点的情感爆发,也许是环境的突然转换,也许是音乐的跌宕起伏,都会促成二度创作。例如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五四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汇演中,编导仅仅是将动作教给我们演员,而动作的呈现、舞台的呈现、表情情感这些则是需要演员自身的表现。当我们作为一名演员站在舞台上当灯光音响都到位后,我们将作为新一代新青年的朝气去感染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同时也感染自我。日常生活中,有些影视作品,演员可能由于感情的投入,演到不能自已,虽然脱离剧本,也不失为经典之作。舞蹈亦是如此,正如梅兰芳老师在一次演出《断桥》时,因为情绪太过投入一下戳的俞老差点真的摔倒,他就顺势一拉然后一推,虽超出了原来剧本,却已成为一段经典。当然此类二度创作需要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和极高的心理素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