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影像设备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措施
摘要:医疗设备仪器的技术层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医院的整体水平,定期维护保养影像医疗设备对降低故障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针对影像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现作一说明如下.关键字:医疗设备维护;医疗设备保养;影像医疗仪器设备;各级医疗单位发展过程中医疗影像仪器技术的先进程度是关键,但影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像医疗设备的成本支出过高,操作步骤繁琐,对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影像仪器的运作情况对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及经济获益情况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影像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在一定成本支出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步骤[1].1.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刘健[2]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影像医疗仪器设备领域因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处于较低水平,无法保障设备持续正常使用,而改善该情况的最佳手段为定期对影像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属于主动维修,作用为对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预防性维修.李爱军[3]研究后指出,维护保养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持续正常运行,同时可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相应的延长,以此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维护保养时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进而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对医疗仪器设备的保养需落实在医院各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加强医护人员对仪器相关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规范性及掌握程度,以此降低设备因操作失误发生故障的几率.2.影像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措施通常情况下,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是实施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的主要操作者.吕海霞[4]研究后表明,医疗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需要每天进行一次,另外以完善.系统的制度进行管理,可明显提高维护工作的质量水平,该学者还指出定期培训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可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其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并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汪洁等[5]学者表明选取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人员负责医疗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可明显提升仪器维护的质量,同时可降低仪器故障的发生率.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定期清洁仪器及机房环境,调控仪器设备环境的温度及湿度;(2)定期检查螺母.机械以及机械转动情况,严密监测仪器设备的运转状态,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3)定时检查指示灯.开关以及显示参数等多项仪器表面部分的运转状态;(4)使用仪器设备前通过仪器自带检查程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发生参数错误时及时咨询专业工程师快速解决;(5)观察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图像质量,发现异常时及时反馈;(6)考核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并对错误操作及时进行纠正.3.影像医疗仪器设备定期保养措施由于技师对仪器的各种故障现象了解程度较高,因此在多数医疗单位,其影像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工作是由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操作技师配合完成的,可快速确定仪器的维护重点.周斌[6]研究发现定期保养是具有持续循环性.组织性.计划性特点的过程,经定期保养后操作人员对仪器运转的了解程度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使其在面对突发的仪器故障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同的仪器设备具有不同的保养措施及时间,共包括一保.二保.三保3种.具体内容如下.3.1.一保一保每隔1~3个月进行1次,在保证完成日常维护工作的基础上拆开机壳,清洁内部各部位的异物及污垢,重新固定松动的螺丝并涂抹润滑剂.检查仪器元件.元器件的磨损.老化.变形.击穿等故障情况,检测各组器件纹波.电源电压情况以及各部位的运转状态.3.2.二保二保时间间隔为0.5~1年,二保是在完成一保工作的基础上对仪器控制台的仪表参数进行计量检定.测试校正,同时需检测操作控制系统的精密度.灵敏度,更换过期或即将到期的高压发生器绝缘垫等损耗品,对电路中各个测试点的电压.波形进行系统性的检测[7].3.3.三保进行三保的时间间隔为3年左右,在完成以上保养工作的基础之上,将整机完全拆卸并进行全面清洗.检修,修复或更换过期的元件及元器件,并重新调试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张哲斌等[8]学者研究提出三保后可使仪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进而提升仪器的工作精度,将其性能程度升至最大化.完善的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学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简化医生的工作流程,由此可知,为提升医疗影像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需加强医院对医学影像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使用率以及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魏振鹏.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的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1(4):46-47.[2]刘健.JCI标准实施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2):193-194.[3]李爱军.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4):156-158.[4]吕海霞.口腔科医疗设备与仪器的维护方法与技巧[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1):147-148.[5]汪洁,曹立发.浅谈当代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5):133-134.[6]周斌.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3(22):95-97.[7]曹建军,王国栋,韩富强.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维修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9-10.[8]张哲斌,周大伟.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医疗装备,2019,32(1):133-134.
像医疗设备的成本支出过高,操作步骤繁琐,对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影像仪器的运作情况对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及经济获益情况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影像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在一定成本支出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步骤[1].1.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刘健[2]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影像医疗仪器设备领域因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处于较低水平,无法保障设备持续正常使用,而改善该情况的最佳手段为定期对影像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属于主动维修,作用为对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预防性维修.李爱军[3]研究后指出,维护保养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持续正常运行,同时可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相应的延长,以此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维护保养时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进而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对医疗仪器设备的保养需落实在医院各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加强医护人员对仪器相关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规范性及掌握程度,以此降低设备因操作失误发生故障的几率.2.影像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措施通常情况下,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是实施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的主要操作者.吕海霞[4]研究后表明,医疗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需要每天进行一次,另外以完善.系统的制度进行管理,可明显提高维护工作的质量水平,该学者还指出定期培训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可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其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并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汪洁等[5]学者表明选取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人员负责医疗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可明显提升仪器维护的质量,同时可降低仪器故障的发生率.医疗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定期清洁仪器及机房环境,调控仪器设备环境的温度及湿度;(2)定期检查螺母.机械以及机械转动情况,严密监测仪器设备的运转状态,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3)定时检查指示灯.开关以及显示参数等多项仪器表面部分的运转状态;(4)使用仪器设备前通过仪器自带检查程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发生参数错误时及时咨询专业工程师快速解决;(5)观察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图像质量,发现异常时及时反馈;(6)考核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并对错误操作及时进行纠正.3.影像医疗仪器设备定期保养措施由于技师对仪器的各种故障现象了解程度较高,因此在多数医疗单位,其影像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工作是由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操作技师配合完成的,可快速确定仪器的维护重点.周斌[6]研究发现定期保养是具有持续循环性.组织性.计划性特点的过程,经定期保养后操作人员对仪器运转的了解程度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使其在面对突发的仪器故障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同的仪器设备具有不同的保养措施及时间,共包括一保.二保.三保3种.具体内容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