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灰渣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1(附件)

城市的发展,代价就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而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灰渣,随意堆放也会影响城市环境。而当今社会,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替代一部分水泥,制成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因此此篇文章重在研究与讨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再生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分析,以及利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底灰灰渣,替代一部分水泥,与砂、石子,水及外加剂、掺和剂制成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验及配合比设计优化。最后经实验得出结论当水灰比为0.57,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替代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为25.00%,细度为12000-13000????????2/????时,为最优化的配合比设计,详细的最优配合比在后文中。关键字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再生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优化
目 录
1 引言 1
2 生活垃圾 1
2.1面临问题 1
2.2处理方式 2
3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 3
3.1含义 3
3.2面临问题 3
3.3处理手段 4
3.4中外处理方法 5
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
4.1概述 7
4.2表示方法 8
4.3基本要求 9
4.4基本参数 10
4.5设计方法 11
5 再生混凝土 16
5.1诞生背景 16
5.2含义 17
5.3特点 17
5.4研究和发展 19
6 设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灰渣再生混凝土试件实验 20
6.1实验综述 20
6.2材料概述 20
6.3实验原理 21
6.4实验途径及方法 23
6.5实验步骤 24
6.6试件制作 27
6.7养护方法 28
6.8抗压强度实验方法 29
6.9抗折强度实验方法 31
7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灰渣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实验 34
7.1实验材料详述 34
7.2配合比设计计算 34
7.3配合比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优化 37
7.4结论总结 39
结 论 40
致 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1 引言
本篇文章主要从生活垃圾焚烧现状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积极利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配制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并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灰渣配制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而本篇文章的目的,也就在于找到本实验研究方案中,最优配合比。本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通过找到最优配合比,可以找到使配制的混凝土试件既能达到我们实验的强度要求,也能达到经济适用,最大化的利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
2 生活垃圾
2.1面临问题
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重要城市越来越发达,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人口也呈现指数般增长。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社会带来很多严峻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呈指数般增长,尤其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及其密度的华中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选择用来填埋生活垃圾的填埋场地也越来越困难。垃圾焚烧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距离城市人口稠密的居住区也愈来愈远。运输生活垃圾、焚烧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的费用也愈来愈高,处理垃圾的成本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随着城市的发展持续上升。生活垃圾的问题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全国各地都不得不面对面临垃圾围城的问题。据中国环境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十亿吨左右的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四亿吨,建设垃圾五亿吨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生活垃圾,以占全球生活垃圾总量百分之八点四二的增长百分比增加;而中国的生活垃圾,以占中国生活垃圾总量百分之十的增长百分比增加。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并且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左右的速度递增。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七十亿吨。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和人民敲响了警钟,处理生活垃圾,俨然以及已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今社会,人们的发展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认为垃圾是无用的,是毫无价值的。而恰恰相反,垃圾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这种改变,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与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2.2处理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大体分为三类:填埋、堆肥和焚烧。现阶段中国处理生活垃圾,最普及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集中送去相关的垃圾焚烧厂或者是相关的环保部门,或者是环保行业相关公司的垃圾焚烧炉内进行垃圾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了垃圾的体积。具有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小,焚烧生活垃圾场地选择容易,处理生活垃圾时间短暂,减量化十分显著(减重化一般达百分之七十,减容量一般达百分之九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比较彻底。并且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仍然可以回收加以利用,也能提供一部分热能源。这种生活垃圾焚烧余热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解决生活垃圾,供给能源的重要方案。
是否应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在多年内,都是社会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反对焚烧生活垃圾的阵营(人民群众与部分环境专家组成)与赞同焚烧生活垃圾阵营(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城市土地投资商与政府主管官员组成),双边阵营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双方阵营争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离城市居民生活区多远才算安全
(2)选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路线是否科学
(3)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选择是否与利益挂钩
过去的几年,全国多个城市,都因为处理生活垃圾的问题,发生了群众性事件,包括游行抗议,城市生活居民联名写信上访有关部门,并且愈演愈烈的趋势。与城市拆迁、非法占地、司法纠纷等引起的群众性事件对比,生活垃圾焚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具有波及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城镇居民宣传动员力强、容易升级与扩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毕竟这是与城镇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群众性事件。生活垃圾焚烧对社会稳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针对这一系列群众性事件,我国政府对症下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都是支持生活垃圾焚烧这种处理方式。特别是在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重新确立了生活垃圾焚烧政策,并且肯定了现行法规中所确定的技术路线,支持了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表明了政府支持生活垃圾焚烧的态度。生活垃圾焚烧的现实情况、双方阵营的激烈争辩、频繁上演的群众性事件,都表明在中国,生活垃圾焚烧问题,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路线问题、环境处理问题和城市垃圾管理问题,都是非常敏感棘手的社会问题。当下,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找出符合中国生活垃圾处理之路便显得尤其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9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