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科研综合楼设计(附件)【字数:8342】
摘 要本毕业设计为南京市某办公科研综合楼设计。结合任务书,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去设计计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工程主体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楼层总高16.05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三类,基础是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基准期为50年。重点取一榀框架来设计计算,分析其在地震、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再进行内力组合,然后由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此外又进行了楼梯设计、基础设计。最后完成盈建科的电算,以此验证手算结果的可靠性。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做法 1
第二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确定 2
2.1结构选型 2
2.2结构布置 2
2.3材料选择 2
2.4柱截面尺寸确定 2
2.5梁板截面尺寸确定 3
2.6基础布置及初步尺寸确定 3
2.7框架计算简图 4
第三章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5
3.1恒载计算 5
3.2活荷载和雪荷载 6
3.3重力荷载代表值 6
第四章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9
4.1横梁线刚度计算 9
4.2柱线刚度计算 9
4.3 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9
第五章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11
5.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11
5.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1
5.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12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
第六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6
6.1计算单元 16
6.2荷载计算 16
6.3内力计算 20
第七章 内力组合 30
7.1框架梁柱荷载组合和控制截面 30
第八章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37
8.1框架梁 37
8.2框架柱 39
第九章 楼板设计 42
9.1楼面板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第十章 楼梯设计 47
10.1梯段板设计 48
10.2平台板设计 49
10.3平台梁设计 50
第十一章 地基基础设计 52
11.1设计资料 52
11.2基础埋深的确定 53
11.3基顶荷载的确定 53
11.4初步估计基低面积 53
11.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53
11.6基础冲切验算 54
11.7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54
11.8底板钢筋配筋计算 55
结束语 56
致 谢 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1梁端配筋表 59
附录2梁跨中配筋表 61
附录3地震下梁斜截面配筋表 62
附表4非震下里梁斜截面配筋表 64
附录5柱正截面配筋表 66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名为南京市某办公科研综合楼,框架结构,地上四层,总建筑3782m2,建筑总高度为16.05m。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三类,地震分组是第一组。基本雪压为0.65kN/m2,室内外高差为0.45m。地质资料详见表11。
表11地质资料
层次
土类
平均厚度(m)
承载力特征值(kpa)
重度(kN/m3)
液性指数IL
塑性指数IP
孔隙比
压缩模量(Mpa)
剪切波速(m/s)
1
杂填土
0.8
80
16.5
2
素填土
0.7
105
16.0
3
粉土混砂
6.2
165
19.2
1.03
7.6
0.87
9.2
200
4
淤质粉质粘土
5.7
90
18.8
1.15
12.3
0.97
4.2
100
5
粉质粘土
7.9
225
19.4
0.78
7.9
0.82
8.9
350
另:场地覆盖层厚度66m,地下水位距地表2.1m。
1.2工程做法
屋面做法:屋面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详见苏J01—200521+A/7,选用聚苯板作为屋面保温材料。
内外墙作法:内外墙均选用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
内墙作法详见苏J01—200595,外墙作法详见苏J01—200522/6
楼面作法:水磨石楼面,作法详见苏J01—200553
第二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确定
2.1结构选型
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层高均为3.9m,总高为16.05m。
2.2结构布置
横向柱网以房屋进深为依据布置,分别为6.00m,3.00m,6.00m,总轴线尺寸15.00m;纵向柱网以房屋开间为依据布置,取为5.00m,5.00m,5.00m,5.00m,5.00m,4.00m,4.00m,5.00m,5.00m,5.00m,5.00m,4.00m,3.50m,总轴线尺寸60.50m。框架柱延伸至女儿墙底。
本框架的承重方案采用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做法 1
第二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确定 2
2.1结构选型 2
2.2结构布置 2
2.3材料选择 2
2.4柱截面尺寸确定 2
2.5梁板截面尺寸确定 3
2.6基础布置及初步尺寸确定 3
2.7框架计算简图 4
第三章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5
3.1恒载计算 5
3.2活荷载和雪荷载 6
3.3重力荷载代表值 6
第四章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9
4.1横梁线刚度计算 9
4.2柱线刚度计算 9
4.3 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9
第五章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11
5.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11
5.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1
5.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12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
第六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6
6.1计算单元 16
6.2荷载计算 16
6.3内力计算 20
第七章 内力组合 30
7.1框架梁柱荷载组合和控制截面 30
第八章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37
8.1框架梁 37
8.2框架柱 39
第九章 楼板设计 42
9.1楼面板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第十章 楼梯设计 47
10.1梯段板设计 48
10.2平台板设计 49
10.3平台梁设计 50
第十一章 地基基础设计 52
11.1设计资料 52
11.2基础埋深的确定 53
11.3基顶荷载的确定 53
11.4初步估计基低面积 53
11.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53
11.6基础冲切验算 54
11.7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54
11.8底板钢筋配筋计算 55
结束语 56
致 谢 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1梁端配筋表 59
附录2梁跨中配筋表 61
附录3地震下梁斜截面配筋表 62
附表4非震下里梁斜截面配筋表 64
附录5柱正截面配筋表 66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名为南京市某办公科研综合楼,框架结构,地上四层,总建筑3782m2,建筑总高度为16.05m。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三类,地震分组是第一组。基本雪压为0.65kN/m2,室内外高差为0.45m。地质资料详见表11。
表11地质资料
层次
土类
平均厚度(m)
承载力特征值(kpa)
重度(kN/m3)
液性指数IL
塑性指数IP
孔隙比
压缩模量(Mpa)
剪切波速(m/s)
1
杂填土
0.8
80
16.5
2
素填土
0.7
105
16.0
3
粉土混砂
6.2
165
19.2
1.03
7.6
0.87
9.2
200
4
淤质粉质粘土
5.7
90
18.8
1.15
12.3
0.97
4.2
100
5
粉质粘土
7.9
225
19.4
0.78
7.9
0.82
8.9
350
另:场地覆盖层厚度66m,地下水位距地表2.1m。
1.2工程做法
屋面做法:屋面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详见苏J01—200521+A/7,选用聚苯板作为屋面保温材料。
内外墙作法:内外墙均选用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
内墙作法详见苏J01—200595,外墙作法详见苏J01—200522/6
楼面作法:水磨石楼面,作法详见苏J01—200553
第二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确定
2.1结构选型
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层高均为3.9m,总高为16.05m。
2.2结构布置
横向柱网以房屋进深为依据布置,分别为6.00m,3.00m,6.00m,总轴线尺寸15.00m;纵向柱网以房屋开间为依据布置,取为5.00m,5.00m,5.00m,5.00m,5.00m,4.00m,4.00m,5.00m,5.00m,5.00m,5.00m,4.00m,3.50m,总轴线尺寸60.50m。框架柱延伸至女儿墙底。
本框架的承重方案采用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