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新建(附件)【字数:30015】
本工程是金湖县实验小学新建综合楼,建筑层数为五层。结构形式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第三组,;基本雪压为0.4KN/㎡。室内设计标高为 0.000,室内;外高差750mm。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第一部分是建筑设计,这部分主要在说明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构造要求的设计根据、具体内容、具体措施以及图纸。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确定梁、板、柱的截面尺寸。计算各楼层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柱的抗测刚度,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并与水平力进行内力组合;由内力组合得出的结构各构件的最不利内力,对结构各构件进行截面和配筋设计。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确定梁、板、柱的截面尺寸。计算各楼层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柱的抗侧刚度,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并与水平力进行内力组合;由内力组合得出的结构各构件的最不利内力,对结构各构件进行截面和配筋设计。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框架,设计,建筑,结构
目录
1引言(或绪论) 1
2确定计算简图 1
2.1基本理论 1
2.2设计计算 8
2.2.1确定计算简图 8
2.2.2梁、柱截面尺寸 8
2.2.3材料强度等级 8
2.2.4荷载计算 8
3框架内力计算 15
3.1计算方法 15
3.1.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5
3.1.2框架活荷载不利布置 18
3.1.3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8
3.2计算 21
3.2.1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1
3.2.2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30
3.2.4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4
4.框架内力组合 45
4.1荷载组合 46
4.2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 47
4.2.1 控制截面 47
4.2.2最不利内力组合 47
4.3弯矩调幅 4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4计算 49
5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1
5.1理论基础 61
5.2弯矩剪力计算 64
6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88
6.1基本理论 88
6.1.1 板式楼梯 88
6.1.2 梁式楼梯 90
6.2工程设计 92
6.2.1梯段板计算 92
6.2.2休息平台板计算 93
6.2.3梯段梁TL1计算 94
7 现浇楼面板设计 95
7.1计算方法 95
7.1.1 单向板肋形楼盖 95
7.1.2 双向板肋形楼盖 98
7.2工程楼盖计算 98
7.2.1跨中最大弯矩 98
7.2.2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101
7.2.3 A区格 101
7.2.4 E区格 104
8基础设计 106
8.1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06
8.1.1按持力层强度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106
8.1.2抗震承载力验算 109
8.1.2地基软卧层强度验算 109
8.1.3地基变形验算 110
8.1.4确定基础高度 110
8.1.5基础底板配筋 112
8.2基础设计 113
8.2.1荷载计算 113
8.2.2确定基础底面积 114
8.2.3基础结构设计(混凝土选用C20) 117
9 电算 121
9.1 系统总信息 121
9.2 楼层信息 127
9.2.1 各层等效尺寸 128
9.2.2 层塔属性 128
9.4 工况和组合 128
9.4.1 工况设定 129
9.4.2 构件内力基本组合系数 129
9.5 质量信息 129
9.5.1 结构质量分布 130
9.5.2 各层刚心、偏心率信息 132
9.6 立面规则性 132
9.6.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 132
9.6.2 [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刚度 133
9.6.3 各楼层受剪承载力 134
9.6.4 楼层薄弱层调整系数 135
9.7 抗震分析及调整 136
9.7.1.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136
9.7.2 各地震方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137
9.7.3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及其调整 137
结论 140
致谢 141
参考文献: 142
1引言(或绪论)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金湖县实验小学新建综合楼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查阅了《结构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子排版整理,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两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使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各种建筑制图软件,以及多种结构设计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
2确定计算简图
2.1基本理论
实际建筑结构是三维空间结构,且结构材料和结构荷载都具有随机性,使结构精确分析十分困难。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情况下,当结构布置规则、荷载分布均匀时,我们通常将空间框架简化为平面框架采用手算进行分析,其中计算模型和受力分析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简化。
要计算出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必须首先确定框架结构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即需确定框架的计算单元、框架的跨度、层高、构件截面、框架承受荷载等。
目录
1引言(或绪论) 1
2确定计算简图 1
2.1基本理论 1
2.2设计计算 8
2.2.1确定计算简图 8
2.2.2梁、柱截面尺寸 8
2.2.3材料强度等级 8
2.2.4荷载计算 8
3框架内力计算 15
3.1计算方法 15
3.1.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5
3.1.2框架活荷载不利布置 18
3.1.3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8
3.2计算 21
3.2.1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1
3.2.2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30
3.2.4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4
4.框架内力组合 45
4.1荷载组合 46
4.2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 47
4.2.1 控制截面 47
4.2.2最不利内力组合 47
4.3弯矩调幅 4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4计算 49
5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1
5.1理论基础 61
5.2弯矩剪力计算 64
6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88
6.1基本理论 88
6.1.1 板式楼梯 88
6.1.2 梁式楼梯 90
6.2工程设计 92
6.2.1梯段板计算 92
6.2.2休息平台板计算 93
6.2.3梯段梁TL1计算 94
7 现浇楼面板设计 95
7.1计算方法 95
7.1.1 单向板肋形楼盖 95
7.1.2 双向板肋形楼盖 98
7.2工程楼盖计算 98
7.2.1跨中最大弯矩 98
7.2.2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101
7.2.3 A区格 101
7.2.4 E区格 104
8基础设计 106
8.1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06
8.1.1按持力层强度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106
8.1.2抗震承载力验算 109
8.1.2地基软卧层强度验算 109
8.1.3地基变形验算 110
8.1.4确定基础高度 110
8.1.5基础底板配筋 112
8.2基础设计 113
8.2.1荷载计算 113
8.2.2确定基础底面积 114
8.2.3基础结构设计(混凝土选用C20) 117
9 电算 121
9.1 系统总信息 121
9.2 楼层信息 127
9.2.1 各层等效尺寸 128
9.2.2 层塔属性 128
9.4 工况和组合 128
9.4.1 工况设定 129
9.4.2 构件内力基本组合系数 129
9.5 质量信息 129
9.5.1 结构质量分布 130
9.5.2 各层刚心、偏心率信息 132
9.6 立面规则性 132
9.6.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 132
9.6.2 [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刚度 133
9.6.3 各楼层受剪承载力 134
9.6.4 楼层薄弱层调整系数 135
9.7 抗震分析及调整 136
9.7.1.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136
9.7.2 各地震方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137
9.7.3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及其调整 137
结论 140
致谢 141
参考文献: 142
1引言(或绪论)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金湖县实验小学新建综合楼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查阅了《结构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子排版整理,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两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使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各种建筑制图软件,以及多种结构设计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
2确定计算简图
2.1基本理论
实际建筑结构是三维空间结构,且结构材料和结构荷载都具有随机性,使结构精确分析十分困难。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情况下,当结构布置规则、荷载分布均匀时,我们通常将空间框架简化为平面框架采用手算进行分析,其中计算模型和受力分析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简化。
要计算出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必须首先确定框架结构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即需确定框架的计算单元、框架的跨度、层高、构件截面、框架承受荷载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