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实验楼工程(附件)

本工程名称为宿迁市金锁镇中心小学实验楼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整体四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基本风压0.40 ,基本雪压0.40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又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和剖面设计。建筑设计中根据实验楼的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造型及建筑艺术和室内布置等各方面要求进行了平面布置和空间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构造要求、施工图的绘制等内容。关键词 实验楼,建筑设计,框架结构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2 设计说明部分 2
2.1 本工程的概况 2
2.2 本工程的相关设计资料 2
2.3 平面设计 3
2.4 立面设计 4
2.5 剖面设计 4
2.6 建筑构造措施 5
3 确定计算见图 7
3.1 计算简图 7
3.2 梁柱截面尺寸 7
3.3 材料的强度等级 8
3.4 荷载计算 8
4 框架内力计算 18
4.1 在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8
4.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6
4.3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31
4.4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37
5 内力组合 49
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57
7 楼梯结构的设计 73
8 现浇楼面设计 77
8.1 跨中最大弯矩 77
8.2 求支座中点的最大弯矩 77
8.3 A区格的计算 78
8.4 E区格的计算 79
9 基础设计 81
9.1 荷载计算 82
9.2 确定基础的面积 83
9.3 地基的变形验算 87
9.4 基础结构设计 89
10 电算 93
结论 154
致谢 155
参考文献 156
1 引 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四年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9 基础设计 81
9.1 荷载计算 82
9.2 确定基础的面积 83
9.3 地基的变形验算 87
9.4 基础结构设计 89
10 电算 93
结论 154
致谢 155
参考文献 156
1 引 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他对我们来说极其的重要,它是对我们多年学习的总结和检验。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就慢慢的产生了一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经济建设会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建设。因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面积很广,带动了全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在毕业设计中碰到的许多难题是我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所学习不到的。因此毕业设计是极为重要的。
此次我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是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小学实验楼工程,此次设计的要求包含了建筑设计以及结构计算2个部分。运用所学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各学科的知识,将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运用。整个毕业设计几乎囊括了大学4年所学的所有专业知识。
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像以前不怎么熟悉的cad,变得熟练起来,尤其是在做内力计算的过程中,对word文档以及表格的使用熟练度更进了一步,在计算的过程中,也在把以前课上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虽然以前也做过课程设计,但却是设计单一的结构,不像这次的毕业设计,设计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建筑设计,涉及到的知识以及细节远非以前的课程设计可比。在这里十分感谢我的老师的悉心指导。 2 设计说明部分
2.1本工程概况
此次的毕业设计为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实验楼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泗洪县金锁镇,建筑面积大约为2500平方米,为四层的框架结构,其中首层层高为4.2m左右,其余各层层高为3.9m左右。整体结构设计为内廊式,由于屋面设置为了不上人的屋面,故在本设计中不设置女儿墙。
2.2 .本工程的设计资料
2.2.1 地质条件
该场地土属于Ⅱ类场地土,见下 表2-1
序号
岩石名称
厚度(m)
fak(kPa)

1
素填土
1.5
0

2
粉土
3.5
150

3
粘土
0.5
240

4
粉土
3.8
200

 注释: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2.7m处
2.2.2 气象条件
1、基本风压:0.40KN/m2;
2、基本雪压:0.40 KN/m2;
2.2.3 抗震设防烈度
7度(0.15g)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2.4 工程的材料选择
a. 框架的梁板柱以及基础均采用C30的混凝土
b 梁以及柱的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的钢筋,箍筋为HPB300
楼梯部位:梯板的钢筋采用HPB300,梯梁的钢筋为HRB400的钢筋
基础部位:基础的底板全部采用了HPB300以及HRB400的钢筋
c 墙体的材料:采用M5混合的砌筑砂浆(重度为3.6KN/m2)
2.3 平面设计
此次设计为小学实验楼,实验楼是一个学校重要形象的代表。该建筑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场所,实用性较高。设计时采用了内廊式的设计方法,房间形状为矩形。按照规范,窗的朝向以及窗墙比都满足规范的要求,故采光以及通风均良好。
2.3.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a 大门的设计
作为整幢建筑的主要出口,大门的人流量是极高的。因此大门的设计极其重要。此实验楼的大门尺寸为4200×3000,因大门左侧为传达室,且门厅较大,为了便于采光和通风,大门采用了玻璃门。考虑到上课下课高峰期人流量较大,大楼的东丶西两侧各设置了2400×3000的侧门,以应变紧急情况。
b 实验室的设计
作为实验楼,实验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室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氛围。所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11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