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文庙历史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 古商业街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延续着城市的传统民俗特色,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人们对商业环境中相关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古商业步行街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却缺乏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商业环境和视觉美感。根据古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的要求,对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等两个方面,提出分项设计要点。古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应该着重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古商业步行街环境达到商业、文化、环境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关键词 古商业街,历史文化,改造,商业,文化,环境目 录
1 引言 1
1.1 项目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1
2 设计背景 2
2.1 城市概况 2
2.2 基地现状 3
3 设计理念 3
4 方案的总体构思4
4.1 规划分析 4
4.2 建筑设计分析 4
4.3 景观小品分析 4
4.4 地面铺砖分析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图1 西区商业街建筑现状 3
1 引言
古商业街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延续着城市的传统民俗特色,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人们对商业环境中相关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古商业步行街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却缺乏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商业环境和视觉美感。根据古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的要求,对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等两个方面,提出分项设计要点。古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应该着重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古商业步行街环境达到商业、文化、环境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1.1 项目概况
淮安清江文庙,始建于明代,早先为清江书院,后为县学,1860年毁于捻军战火。现存大成殿及崇圣殿等核心建筑,建筑体量大而宽敞。该组建筑为苏北地区所存不多的典型文庙建筑遗存。2003年,地方政府开发文庙地块,兴建文庙新天地。该项目总投资1.4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古商业步行街环境达到商业、文化、环境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1.1 项目概况
淮安清江文庙,始建于明代,早先为清江书院,后为县学,1860年毁于捻军战火。现存大成殿及崇圣殿等核心建筑,建筑体量大而宽敞。该组建筑为苏北地区所存不多的典型文庙建筑遗存。2003年,地方政府开发文庙地块,兴建文庙新天地。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于2004年初动工,2007年建成对外开放至今。但由于前期规划建筑设计的盲目性,项目没有很好的结合淮安地域文化,现状与整体风貌及不协调。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及里运河风光带建设的启动,对清江文庙历史街区的重新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文庙新天地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内,是一片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街区,地处淮安市主城,北倚里运河,南、西侧均由城市主要道路——承德南路环绕,滨河有轮埠路,区内有文庙、慈云寺和观音庵等文化遗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总体规划设计将清江文庙历史街区分为文庙核心区、东区商业街及西区商业街三大部分,本设计要求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文庙西区商业街进行规划及建筑设计和仿古建筑的改造。
1.2 设计依据
1.2.1 参考资料
毕业设计任务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
《营造法式注释》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中国古建筑图典》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定
1.2.1 设计原则
充分尊重淮安清江文庙的建筑文化背景及场地精神;重点分析文庙建筑的专业性,与附属建筑的通用性有机结合;满足文庙核心建筑现有要求,考虑未来发展,体现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体现淮安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紧凑布置总体布局和内部布局,合理使用当前的建筑技术,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内注重其经济合理性;遵守规划、建设、消防、人防、节能等方面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体现建筑的合法性。
2 设计背景
2.1 城市概况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淮安也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淮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的古建筑和古商业街,古商业街商业发达,人流量大,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大,是淮安的一个商业亮点,也反应了淮安的历史特色。淮安区内历史遗存非常丰富,文物古迹面广量大,很多仿古建筑需要及时有效的改造。淮安区拥有200余处古建筑,数量和质量均居苏北之首,而淮安文庙历史街区商业街里的仿古建筑有些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审美眼光,需要及时改造,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2.2 基地现状
图1 西区商业街建筑现状
通过对淮安市文庙西区商业街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合理的交通环境;②人性化设计不足;③自然景观严重缺失;④文化内涵体现较少。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总结了人在商业环境中的需求,即:舒适性、安全性、私密性和生态性。 根据古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的要求,对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等两个方面,提出分项设计要点。①植物景观:提出五种设计模式,即树池式、花坛式、花园式、攀附式、移动式;②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在注重安全性和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突出文化性。
3 设计理念
从交通环境、节点景观、人文景观及植物景观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造设计方案,根据古商业步行街商业功能弱化,名胜古迹功能增强的实际,在整体改造设计上做“加法与减法”的思路。“加法”是增加绿地面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仿古物件,“减法”去除部分损坏的物件,将释放的街道作为人们的活动空间或文化展示空间。
充分开发淮安清江文庙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充分体现淮安地域文化和建筑特色。新文庙西区商业街要求充分尊重原文庙新天地已经相对成熟的商业业态,主要以分为花鸟鱼虫商业街区、文玩字画商业街区、名医名家商业街区及旅游服务商业街区四大部分。
合理安排人、车流线,充分考虑盲道及无障碍设计,处理好道路、停车、基地出入口间的关系。
4 方案的总体构思
4.1 规划分析
文庙西区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内
1 引言 1
1.1 项目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1
2 设计背景 2
2.1 城市概况 2
2.2 基地现状 3
3 设计理念 3
4 方案的总体构思4
4.1 规划分析 4
4.2 建筑设计分析 4
4.3 景观小品分析 4
4.4 地面铺砖分析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图1 西区商业街建筑现状 3
1 引言
古商业街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延续着城市的传统民俗特色,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人们对商业环境中相关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古商业步行街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却缺乏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商业环境和视觉美感。根据古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的要求,对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等两个方面,提出分项设计要点。古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应该着重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古商业步行街环境达到商业、文化、环境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1.1 项目概况
淮安清江文庙,始建于明代,早先为清江书院,后为县学,1860年毁于捻军战火。现存大成殿及崇圣殿等核心建筑,建筑体量大而宽敞。该组建筑为苏北地区所存不多的典型文庙建筑遗存。2003年,地方政府开发文庙地块,兴建文庙新天地。该项目总投资1.4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古商业步行街环境达到商业、文化、环境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1.1 项目概况
淮安清江文庙,始建于明代,早先为清江书院,后为县学,1860年毁于捻军战火。现存大成殿及崇圣殿等核心建筑,建筑体量大而宽敞。该组建筑为苏北地区所存不多的典型文庙建筑遗存。2003年,地方政府开发文庙地块,兴建文庙新天地。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于2004年初动工,2007年建成对外开放至今。但由于前期规划建筑设计的盲目性,项目没有很好的结合淮安地域文化,现状与整体风貌及不协调。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及里运河风光带建设的启动,对清江文庙历史街区的重新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文庙新天地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内,是一片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街区,地处淮安市主城,北倚里运河,南、西侧均由城市主要道路——承德南路环绕,滨河有轮埠路,区内有文庙、慈云寺和观音庵等文化遗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总体规划设计将清江文庙历史街区分为文庙核心区、东区商业街及西区商业街三大部分,本设计要求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文庙西区商业街进行规划及建筑设计和仿古建筑的改造。
1.2 设计依据
1.2.1 参考资料
毕业设计任务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
《营造法式注释》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中国古建筑图典》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定
1.2.1 设计原则
充分尊重淮安清江文庙的建筑文化背景及场地精神;重点分析文庙建筑的专业性,与附属建筑的通用性有机结合;满足文庙核心建筑现有要求,考虑未来发展,体现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体现淮安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紧凑布置总体布局和内部布局,合理使用当前的建筑技术,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内注重其经济合理性;遵守规划、建设、消防、人防、节能等方面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体现建筑的合法性。
2 设计背景
2.1 城市概况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淮安也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淮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的古建筑和古商业街,古商业街商业发达,人流量大,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大,是淮安的一个商业亮点,也反应了淮安的历史特色。淮安区内历史遗存非常丰富,文物古迹面广量大,很多仿古建筑需要及时有效的改造。淮安区拥有200余处古建筑,数量和质量均居苏北之首,而淮安文庙历史街区商业街里的仿古建筑有些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审美眼光,需要及时改造,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2.2 基地现状
图1 西区商业街建筑现状
通过对淮安市文庙西区商业街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合理的交通环境;②人性化设计不足;③自然景观严重缺失;④文化内涵体现较少。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总结了人在商业环境中的需求,即:舒适性、安全性、私密性和生态性。 根据古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的要求,对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等两个方面,提出分项设计要点。①植物景观:提出五种设计模式,即树池式、花坛式、花园式、攀附式、移动式;②环境配套设施与小品:在注重安全性和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突出文化性。
3 设计理念
从交通环境、节点景观、人文景观及植物景观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造设计方案,根据古商业步行街商业功能弱化,名胜古迹功能增强的实际,在整体改造设计上做“加法与减法”的思路。“加法”是增加绿地面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仿古物件,“减法”去除部分损坏的物件,将释放的街道作为人们的活动空间或文化展示空间。
充分开发淮安清江文庙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充分体现淮安地域文化和建筑特色。新文庙西区商业街要求充分尊重原文庙新天地已经相对成熟的商业业态,主要以分为花鸟鱼虫商业街区、文玩字画商业街区、名医名家商业街区及旅游服务商业街区四大部分。
合理安排人、车流线,充分考虑盲道及无障碍设计,处理好道路、停车、基地出入口间的关系。
4 方案的总体构思
4.1 规划分析
文庙西区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