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性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附件)【字数:11325】
摘 要 自从汽车产生以来,如何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始终是汽车发展的第一研究方向。但目前车辆的安全性评价很多只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不能够建立一个整体的、合理的汽车安全性能评价体系。本文分别选取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的性能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指标的优劣次序。采用“指标偏好型”主观赋权法中的特征值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给出各指标的评分方法,确定得分公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利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生成可视化界面。最后,运用上述程序界面评价五款汽车的安全性能,验证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 1
目 录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第一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概述 2
1.1 研究背景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国内外现有的评价体系 3
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4
1.4.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4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4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二章 汽车主动安全性 4
2.1 汽车主动安全性概念 4
2.2 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及指标 4
2.2.1 制动距离 4
2.2.2 汽车侧滑 5
2.2.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
2.2.4 主动安全装置 5
2.2.13 其他主动安全技术 7
第三章 汽车被动安全性 7
3.1 汽车被动安全性概念 7
3.2 NCAP对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评价 8
3.3 汽车被动安全性指标 8
第四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建立 10
4.1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指标选择 10
4.2 不同指标对汽车安全性的权重 10
4.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11
4.2.2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11
4.3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评分方法 14
第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章 编写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程序 15
5.1 编写程序使用的语言 15
5.2 制作程序界面的主体外观 16
5.3 制作程序其他界面 16
5.4 制作最终得分界面 18
第六章 检验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 19
6.1 选择车型并查询数据 19
6.1.1 选择车型 19
6.1.2 查询数据 19
6.2 运行程序 20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4
第一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概述
1.1 研究背景
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使得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交通事故等问题也突显出来。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27.3%,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交通事故死亡率是1.3%,而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只有0.9%。用两个规模类似的城市作比较,北京交通事故死亡率是14%,东京只有0.7%。近百万伤亡的绝对数值是上届亚运会主办过卡塔尔人口(2008年最新估算为778000人)的1.2倍以上[3]。
下面表1.1中给出了2011年美、中、日三国汽车保有量及事故死伤人数统计情况。
表1.1 2011年美、日、中汽车保有量及事故死伤人数统计
汽车保有量(万辆)
交通事故(万起)
受伤人数(万人)
死亡人数(人)
美国
24893
161
253
42367
日本
7000
69
85
4611
中国
10578
24
27
62387
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驾驶员的素质;二、道路交通状况;三、汽车的安全性能。这就形成了一个导致事故发生的闭环系统:“驾驶员—环境—车辆”。其中第三个影响因素(汽车的安全性能)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汽车生产制造技术的逐渐进步加上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的行驶速度就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迅速增加。事故现场的惨烈程度和庞大的伤亡数字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使得人们在购买汽车时越来越将目光放在了汽车的安全性上。
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和促进需要从多个途径共同进行:一是需要汽车制造商努力;二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三是需要社会舆论以及第三方的公正评价监督。国际上普遍采用NCAP(新车碰撞测试,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作为第三方的公正评价监督。它通过对新车进行碰撞试验(正面碰撞、侧面碰撞),来评价汽车对驾驶员、乘客和行人的保护性能。NCAP是最能考验汽车安全性的测试。
因此,建立一个包含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各项指标的综合的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从多个方面来评价汽车的安全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这个综合的评价系统可以为消费者在买车时提供汽车安全性方面的依据,是消费者对于所买车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同时它还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汽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所造成的损失,给汽车的保险理赔带来便利。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促使不同的汽车设计者和汽车制造商之间产生竞争,从而加大对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力度,使汽车行业处于优化设计和生产销售竞争的良性循环[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车辆安全技术法规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当时制定了影响至今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完善,目前包括了25项主动安全性标准和大约23项被动安全性标准。
FMVSS体系出台后,欧洲和日本也相继推出了欧洲经济委员会安全法规(ECE)和日本道路运输车辆保安标准(TRIAS)。这些世界重要汽车市场上推出的强制性安全法规,使得汽车生产商之间产生竞争,在研究和开发汽车安全性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是汽车安全性技术的巨大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交通事故的伤亡率。
目 录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第一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概述 2
1.1 研究背景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国内外现有的评价体系 3
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4
1.4.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4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4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二章 汽车主动安全性 4
2.1 汽车主动安全性概念 4
2.2 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及指标 4
2.2.1 制动距离 4
2.2.2 汽车侧滑 5
2.2.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
2.2.4 主动安全装置 5
2.2.13 其他主动安全技术 7
第三章 汽车被动安全性 7
3.1 汽车被动安全性概念 7
3.2 NCAP对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评价 8
3.3 汽车被动安全性指标 8
第四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建立 10
4.1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指标选择 10
4.2 不同指标对汽车安全性的权重 10
4.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11
4.2.2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11
4.3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评分方法 14
第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章 编写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程序 15
5.1 编写程序使用的语言 15
5.2 制作程序界面的主体外观 16
5.3 制作程序其他界面 16
5.4 制作最终得分界面 18
第六章 检验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 19
6.1 选择车型并查询数据 19
6.1.1 选择车型 19
6.1.2 查询数据 19
6.2 运行程序 20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4
第一章 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概述
1.1 研究背景
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使得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交通事故等问题也突显出来。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27.3%,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交通事故死亡率是1.3%,而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只有0.9%。用两个规模类似的城市作比较,北京交通事故死亡率是14%,东京只有0.7%。近百万伤亡的绝对数值是上届亚运会主办过卡塔尔人口(2008年最新估算为778000人)的1.2倍以上[3]。
下面表1.1中给出了2011年美、中、日三国汽车保有量及事故死伤人数统计情况。
表1.1 2011年美、日、中汽车保有量及事故死伤人数统计
汽车保有量(万辆)
交通事故(万起)
受伤人数(万人)
死亡人数(人)
美国
24893
161
253
42367
日本
7000
69
85
4611
中国
10578
24
27
62387
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驾驶员的素质;二、道路交通状况;三、汽车的安全性能。这就形成了一个导致事故发生的闭环系统:“驾驶员—环境—车辆”。其中第三个影响因素(汽车的安全性能)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汽车生产制造技术的逐渐进步加上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的行驶速度就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迅速增加。事故现场的惨烈程度和庞大的伤亡数字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使得人们在购买汽车时越来越将目光放在了汽车的安全性上。
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和促进需要从多个途径共同进行:一是需要汽车制造商努力;二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三是需要社会舆论以及第三方的公正评价监督。国际上普遍采用NCAP(新车碰撞测试,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作为第三方的公正评价监督。它通过对新车进行碰撞试验(正面碰撞、侧面碰撞),来评价汽车对驾驶员、乘客和行人的保护性能。NCAP是最能考验汽车安全性的测试。
因此,建立一个包含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各项指标的综合的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系统,从多个方面来评价汽车的安全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这个综合的评价系统可以为消费者在买车时提供汽车安全性方面的依据,是消费者对于所买车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同时它还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汽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所造成的损失,给汽车的保险理赔带来便利。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促使不同的汽车设计者和汽车制造商之间产生竞争,从而加大对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力度,使汽车行业处于优化设计和生产销售竞争的良性循环[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车辆安全技术法规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当时制定了影响至今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完善,目前包括了25项主动安全性标准和大约23项被动安全性标准。
FMVSS体系出台后,欧洲和日本也相继推出了欧洲经济委员会安全法规(ECE)和日本道路运输车辆保安标准(TRIAS)。这些世界重要汽车市场上推出的强制性安全法规,使得汽车生产商之间产生竞争,在研究和开发汽车安全性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是汽车安全性技术的巨大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交通事故的伤亡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