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液一体化小型自动生产线的结构设计(附件)【字数:7860】
摘 要这篇论文是设计一个机电液一体化的小型自动生产线,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主要对生产线的结构进行设计,在结构上主要分为自动上料系统,水平输送系统,回转机构以及下料装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现状以及一些背景,然后对这次的设计进行一个整体的设计,如此为后面的分块设计打好了基础。第二章开始介绍上料系统的设计,将上料系统的零件数据设计计算出来,最为主要的设计就是隔料器的驱动装置,运用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从而带动隔料器的平移。第三章介绍了水平传送系统的设计,主要对液压马达,减速器,同步带,链轮,链条进行设计以及他们资金的配合连接。同时简单的介绍了加工部分的零部件设计。第四章讲述了回转机构的设计利用电机带动回转台的旋转,实现零件的换向。第五章简单介绍了下料装置,利用液压缸将加工好的工件进行撞击,使之进入下料桶。第六章进行小结,同时对近期的论文设计发出感想。对于纯机械设计,在简单的知道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可靠稳定的设计,严格遵行机械设计手册。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
2.1整体结构分析 2
2.2上料结构 2
2.3输送机构 3
2.4加工系统 3
第三章 上料系统结构设计 5
3.1料仓与输料槽的设计计算 5
3.2 滚动式输料槽与水平面的夹角计算 6
3.3 输料槽转弯处圆弧半径的计算 6
3.4 隔料器的设计计算 6
3.4 上料器的设计计算 7
3.5隔料器的驱动设计计算 7
3.5.1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 7
3.5.2伺服电机的设计计算 8
3.6其他零件的设计计算 9
第四章 输送装置 11
4.1 水平传送的设计计算 11
4.1.1链条托板的设计计算 11
4.1.2链条与链轮的设计计算 11
4.1.3 皮带的选型 13
4.1.4 减速器的设计 14
4.1.5液压马达的设计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2 加工部分结构 16
4.2.1 随行夹具的设计计算 16
4.2.2 动力滑台的设计计算 17
第五章 回转机构 18
5.1回转机构整体设计计算 18
5.2电机的设计计算 18
结束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当今人工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工程中制造业的污染以及对人健康的伤害,自动化生产线就显得十分重要。自动化技术是新技术革命、自动化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直接人工干预,根据目标的测量、信息处理的操作和过程控制。现代工业革命是的计算机计算快速发展,从而使机械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科技的的发展,纯手工的机械制造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是将人的参与在制造加工输送的场合中大幅度的减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精度。
一个自动生产线就是一个完美的控制系统,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如今的科技革命中具有这重大意义。
意义:促进信息产业化,让机械与控制完美结合,使计算机控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解放了当今的生产力,让人工不那么辛苦,并且让技术人员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了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的生产速度的到广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投放的效率更高,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得到提升。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整体结构分析
课题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线的结构设计,完成工件的上料、水平输送、回转、下料。
图一:机电液生产线结构框图
在设计主要研究机电液一体化生产线的结构设计,所以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分析小型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方案和系统组成,研究并设计系统的机械结构、输送方式、加工步骤和各工件的加工位置,完成整体布局。
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料装置、输送装置、贮料装置。由于加工工件是棒料毛坯,输送装置应包括重力输送式或强制输送式的料槽和料道、转位和分配装置等。在各种机械加工工序间的送料,如果相对有合适的输送基面,就可以采用直接输送方式,其输送装备有各种步进式输送装置和转位装置等。看来对于棒料毛坯这种外形较规则但无法找到合适的输送基面的工样,通常装在随行夹具上定位和输送,这种情况下要增设随行夹具的返回装置
小型自动生产线的结构布局:动力滑台、回转机构、上下料装置、加紧机构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工件传送系统中的各种装置的平面和空间布局形式。如果根据加工工艺的顺序,输送装置按环形分布,回转机构设置在输送装置中间。这种布局形式的上下料装置及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装卸工件辅助时间短,自动生产线占用的面积较小。上下两装置设置在钻孔工序的动力滑台之前,目的是减少输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2.2上料结构
自动上料装置试生产线不可缺少的,由于生产线中首先必须解决联系各个工序之间的上料问题,才能实现自动生产。
上料装置工作必须稳定可靠,运转的噪音小,不会损伤工件,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维修成本要低廉。
在上料装置的结构中,需要将工件成批存放,并将工件按顺序的放置在上料机构中,所以我们必须设置一个料仓。料仓中的工件经过输料槽,落入上料器中,为了简化结构,适当的打常输料槽,使之还有储料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在料仓中形成堵塞,从而影响向外输送工件,所以应设计搅拌器。在输送槽与上料器之间还还需要设置一个隔离器。
上料器是将工件有节奏地送到工作位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与隔离器一起工作,才能使工件及时准确的到达指定的位置。
1. 料仓的结构设计:考虑到工件的方便上料,料仓采用自重式储存方式,使工件可以靠自重自动的向下滚动。因为毛坯形状,外形可采用长方体。
2. 搅拌器功能及结构:搅拌机可以避免工件在料仓中形成堵塞影响向外输送。搅拌器可以设计在输料槽和料仓的交界处,发挥其作用。结构设计可采用简易的杠杆原理,使其可以更方便对毛坯进行梳理。
3. 隔离器功能:使工件可以一个一个的落入上料器中,改变工件的定向,控制工件进入工作位置的数量。结构上根据输料槽与下方的上料器设计,应可以平滑的左右移动,使毛坯顺利经过。
2.3输送机构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
2.1整体结构分析 2
2.2上料结构 2
2.3输送机构 3
2.4加工系统 3
第三章 上料系统结构设计 5
3.1料仓与输料槽的设计计算 5
3.2 滚动式输料槽与水平面的夹角计算 6
3.3 输料槽转弯处圆弧半径的计算 6
3.4 隔料器的设计计算 6
3.4 上料器的设计计算 7
3.5隔料器的驱动设计计算 7
3.5.1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 7
3.5.2伺服电机的设计计算 8
3.6其他零件的设计计算 9
第四章 输送装置 11
4.1 水平传送的设计计算 11
4.1.1链条托板的设计计算 11
4.1.2链条与链轮的设计计算 11
4.1.3 皮带的选型 13
4.1.4 减速器的设计 14
4.1.5液压马达的设计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2 加工部分结构 16
4.2.1 随行夹具的设计计算 16
4.2.2 动力滑台的设计计算 17
第五章 回转机构 18
5.1回转机构整体设计计算 18
5.2电机的设计计算 18
结束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当今人工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工程中制造业的污染以及对人健康的伤害,自动化生产线就显得十分重要。自动化技术是新技术革命、自动化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直接人工干预,根据目标的测量、信息处理的操作和过程控制。现代工业革命是的计算机计算快速发展,从而使机械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科技的的发展,纯手工的机械制造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是将人的参与在制造加工输送的场合中大幅度的减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精度。
一个自动生产线就是一个完美的控制系统,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如今的科技革命中具有这重大意义。
意义:促进信息产业化,让机械与控制完美结合,使计算机控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解放了当今的生产力,让人工不那么辛苦,并且让技术人员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了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的生产速度的到广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投放的效率更高,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得到提升。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整体结构分析
课题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线的结构设计,完成工件的上料、水平输送、回转、下料。
图一:机电液生产线结构框图
在设计主要研究机电液一体化生产线的结构设计,所以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分析小型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方案和系统组成,研究并设计系统的机械结构、输送方式、加工步骤和各工件的加工位置,完成整体布局。
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料装置、输送装置、贮料装置。由于加工工件是棒料毛坯,输送装置应包括重力输送式或强制输送式的料槽和料道、转位和分配装置等。在各种机械加工工序间的送料,如果相对有合适的输送基面,就可以采用直接输送方式,其输送装备有各种步进式输送装置和转位装置等。看来对于棒料毛坯这种外形较规则但无法找到合适的输送基面的工样,通常装在随行夹具上定位和输送,这种情况下要增设随行夹具的返回装置
小型自动生产线的结构布局:动力滑台、回转机构、上下料装置、加紧机构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工件传送系统中的各种装置的平面和空间布局形式。如果根据加工工艺的顺序,输送装置按环形分布,回转机构设置在输送装置中间。这种布局形式的上下料装置及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装卸工件辅助时间短,自动生产线占用的面积较小。上下两装置设置在钻孔工序的动力滑台之前,目的是减少输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2.2上料结构
自动上料装置试生产线不可缺少的,由于生产线中首先必须解决联系各个工序之间的上料问题,才能实现自动生产。
上料装置工作必须稳定可靠,运转的噪音小,不会损伤工件,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维修成本要低廉。
在上料装置的结构中,需要将工件成批存放,并将工件按顺序的放置在上料机构中,所以我们必须设置一个料仓。料仓中的工件经过输料槽,落入上料器中,为了简化结构,适当的打常输料槽,使之还有储料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在料仓中形成堵塞,从而影响向外输送工件,所以应设计搅拌器。在输送槽与上料器之间还还需要设置一个隔离器。
上料器是将工件有节奏地送到工作位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与隔离器一起工作,才能使工件及时准确的到达指定的位置。
1. 料仓的结构设计:考虑到工件的方便上料,料仓采用自重式储存方式,使工件可以靠自重自动的向下滚动。因为毛坯形状,外形可采用长方体。
2. 搅拌器功能及结构:搅拌机可以避免工件在料仓中形成堵塞影响向外输送。搅拌器可以设计在输料槽和料仓的交界处,发挥其作用。结构设计可采用简易的杠杆原理,使其可以更方便对毛坯进行梳理。
3. 隔离器功能:使工件可以一个一个的落入上料器中,改变工件的定向,控制工件进入工作位置的数量。结构上根据输料槽与下方的上料器设计,应可以平滑的左右移动,使毛坯顺利经过。
2.3输送机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