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坐具造型设计研究(附件)【字数:15229】

坐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最频繁接触的物品,正常工作者每日会在各种坐具上面度过大量时间,坐具还作为具有文化特质的精神载体存在。不同的地域、历史和人文环境会形成不同的坐具特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坐具设计中,造型一直是决定坐具设计的根本因素。对于坐具设计来说,线构成了面,而点亦是缩小形态下的线或面,故而从最基本构成来说,坐具设计归根结底可以解释为线的设计与变化。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坐具造型设计的研究,都可以从线的变化来分析,有助于对坐具造型语意的解读。本文首先对中式坐具进行了基本的描述,从美学意义、设计思路、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解读。而后对北欧经典的坐具设计,从历史意义、设计思想、工艺创新和形态构成上面进行了陈述。从中式坐具简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的角度,对中式坐具设计分由点及线再到面的造型分析;以明式坐具和北欧坐具作为基础样本,对两种典型设计风格特征的相似和异同点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阐述坐具造型的形式与内容——结构、材料、功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坐具造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并以具体的设计实践去验证这些规律。关键词中式坐具,北欧设计,造型,明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研究对象1
1.1.2研究目的2
1.1.3研究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中式坐具造型研究2
1.2.2北欧坐具造型研究3
1.3 研究方法3
1.4 研究思路3
第二章 日用坐具造型概述5
2.1中式经典坐具分析5
2.2北欧经典坐具分析5
2.3小结6
第三章 中式坐具的造型分析7
3.1 点的认知7
3.2 线的认知8
3.3 面的认知9
第四章 北欧坐具的造型分析10
4.1 坐具来源10
4.1 形式和组成11
4.3 制作细节和材质12
4.4 坐姿和尺寸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究背景
自从2002年新中式的概念提出后,近些年大众对于中式设计需求的提升,导致市场上涌现了多种新中式坐具设计,而坐具设计的根本因素在于其造型,造型的要素是线条和形态。能够被实际看到和触到的形态就是所谓的现实形态;还有一种视觉和触觉无法直接感觉的形是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之间存在相互的转化关系,在造型设计过程中,概念形态会具象成为现实形态,例如一种构思、一个想法,表现和制作,进而呈现为可视的实体的形态。概念形态是不能直接被他人理解的的,若要能被理解,便需要通过视觉符号的方法呈现出来,这种不同于自然造型和人造造型的可见形态,我们称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态为纯粹形态,正如几何学,造型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立体,将概念的几何学形态转换为可以观感的可视化的物品。故而作为概念形态的几何形态,虽然与现实形态相对应,但却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基本造型,便是多数造型中共同存在的个体元素或造型基础,通过将这些元素或者单位进行组合、加减、切割、变形、放大、缩小,便可以呈现出各种造型。在专业研究中,这些造型又可归类为曲线和直线的两类线型或以正方形和圆形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变换出多种多样的造型。圆形和正方形是相互对比的形态,在强对比的同时两者还具有规则、构造简单的一致性。以正方形作为直线造型推演的出发点,圆形作为曲线造型推演出发点,而两者推演的交集则增加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诸多造型,这种造型推演能产生丰富多样的形态。几何形态作为造型设计表达语言,对于设计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产生新的物品造型的中间环节,所以从几何形态的曲与直到对现有有坐具造型进行分析,有利于人们从造型的诞生上进行对造型的解读。
在坐具设计中,从古至今几何造型一直是决定坐具造型的重要因素。决定几何造型构成的因素通常有点、线、面等构成,这些要素不仅具有构成的符号学特征的抽象造型,同时也兼具简洁朴实的传承艺术内涵和审美文化。通过简单线条语言提炼和简化生活中日用坐具产品的造型语意,使现代设计更加具有美感和人性化。几何元素是现代工业设计中造型之中的精髓,也能够表现出现代坐具设计的创意形态。在坐具设计中,点的元素弥补了坐具功能结构造型的不足,同时为坐具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装饰部分,主要体现在背靠、扶手手、软体坐具的镶嵌配饰等方面。线条以直线曲线分为两种造型,坐具造型的灵魂是以线条构成进行呈现的,可以说线条是坐具的灵魂所在,不同线条的结合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造型样式和风格特点。面的造型是点造型与线造型的集合,点的扩张或是线的运动会构成面的造型,具有二维空间的属性,在展现形态变化的同时面的造型也是实用性的保障,色彩与肌理的变化也可以依靠面的造型变化来体现[1]。对于坐具设计来说,线的运动形成面,点则是缩小下的线或面,故而从最基本构成来说,坐具造型设计可以归类解释为线的造型和推演。而线涵盖了两种基本的形态,因此进行坐具造型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线条的构造来分析,研究日用坐具的造型与语意,进而从根本上解读坐具设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75.html

好棒文